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刑法学、民法学》命题预测试题(十四)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刑法学、民法学》命题预测试题(十四)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刑法学、民法学》命题预测试题(十四)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的选项的字母涂黑。

每题1分,共40分)第1题甲是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甲唆使配偶乙向自己所在的保险公司投保,乙于是以虚假身份给自己的“私家车”投了全险(事后查明乙根本就没有“私家车”),甲利用自己职务的便利,在不审查手续的情况下办理了此项业务。

事后半年,乙伪造了交通事故文件,向保险公司索要赔偿,甲再次利用职务便利办理了赔付业务。

甲的行为构成( C )。

A. 保险诈骗罪B.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C. 贪污罪D. 保险诈骗罪和贪污罪数罪并罚第2题王某是某县公安局民警,在一次酒后不慎将装有警务配枪的手提包忘在酒楼而丢失。

由于害怕受处分,王某未向单位报告枪支丢失一事,而是自己托朋友寻找。

该枪支其实被无业青年陈某拾得,其在一次向朋友炫耀时,被派出所发现收缴。

王某的行为构成( D )。

A.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 丢失枪支不报罪D. 无罪第3题下列合同中既属于无偿合同,又属于诺成合同的是( B )。

A. 保管合同B. 赠与合同C. 保证合同D. 借款合同第4题下列哪些人可以成为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主体?( B )A. 中外合资企业的董事、经理B. 国有公司的董事C. 集体企业的经理D. 私营公司的董事第5题下列属于惩罚性赔偿的是( B )。

A. 返还财产B.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中规定的双倍返还制度C. 恢复原状D. 修理、重作、更换第6题强某于2003年10月15日早8:10左右,骑着摩托行驶在312国道的瓜市桥上,与他同向的一辆绿色混凝土搅拌卡车突然将他撞倒,并把他甩出约十米,肇事司机见状后,立即加快油门逃逸。

强某放在轻骑摩托车后箱的4.8万元现金因后箱破损而洒了一地。

被告人张某与朋友李某驾驶一辆载满乘客的中巴车经过,李某发现倒在地上的强某和满地的钱,便叫张某停了下来,鼓动乘客纷纷下车“捡”钱,一些过路群众也加入进来。

5分钟后地上已经分文未剩。

捡完钱后,乘客上车,张某驾车逃走。

张某与李某构成何罪?( A )A. 聚众哄抢罪B. 抢劫罪C. 抢夺罪D. 盗窃罪第7题某乙因其妻与其离婚而怀恨在心,意图报复。

于一日晚,向其妻一人所居住的一个独立院落扔掷一枚自制炸弹,导致其妻因脚动脉被炸伤,失血过多而死亡。

对某乙应定( A )。

A. 故意杀人罪B. 过失致人死亡罪C. 爆炸罪D. 投放危险物质罪第8题某甲原为一公安机关民警,因为严重违反纪律规范被依法清除出警察队伍,领导找其谈话要求其将此前依法配备的枪支、子弹上缴,但某甲欺骗说不小心丢失,就是不依法上缴,对某甲的行为应定性为( C )。

A. 非法储存枪支罪B. 非法持有枪支罪C. 非法私藏枪支罪D. 非法运输枪支罪第9题下列关于贪污贿赂罪的主体表述正确的是( C )。

A. 本类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B. 本类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C. 本类罪的主体主要是特殊主体,少数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D. 本类罪的主体不包括单位第10题下列关于主合同与从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主合同无效,则从合同无效B. 从合同无效,则主合同不一定元效C. 主合同转让,从合同一齐转让D. 从合同也可以独立存在第11题下列关于合同债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合同债权是绝对权B. 合同债权是支配权C. 合同债权具有平等性D. 合同的请求力、执行力、依法自力实现、处分权能和保持力等效力同时存在第12题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

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代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

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B )。

A. 34000元B. 30000元C. 19000元D. 15000元第13题甲与同事乙结有仇恨。

一日,甲准备报复乙,持手榴弹一枚前往乙家,欲将乙炸死。

结果,乙刚好到外地出差,不在家中。

甲见乙不在家,便没有向乙家投掷手榴弹。

甲的行为属于( B )。

A. 犯意表示B. 犯罪预备C. 犯罪未遂D. 犯罪中止第14题下列关于债权让与效力论述不正确的是( C )。

A. 从权利随同债权一齐转让B. 抗辩权不受债权转让的影响C. 债权让与通知发出后,债务人对债权人的给付无效D. 债权转让后,受让人得行使债务人的抵销权第15题甲参加了一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未来得及实施其他犯罪活动前,甲就被公安机关抓获。

甲的行为属于( B )。

A. 预备犯B. 实行犯C. 帮助犯D. 未遂犯第16题根据民事权利的成立要件是否已经全部具备,可以将其区分为( C )。

A. 原权与救济权B. 主权利与从权利C. 既得权与期待权D. 绝对权与相对权第17题著作权属于何种权利?( D )A. 人格权B. 财产权C. 社员权D. 知识产权第18题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的关键是( C )。

A. 是否涉及巨额资金B. 是否涉及众多被害人C. 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D. 是否由单位组织实施第19题老人王某80岁,亲笔写下遗嘱:“我所遗房屋两间,全部归小儿子王三继承。

两个女儿都已经嫁人,不再给她们留财产。

”老人亲笔签名,记明年月日,不久老人去世。

这份遗嘱( C )。

A. 违反男女继承权平等的原则B. 无见证人见证,无效C. 符合法律规定,有效D. 未经公证,无效第20题我国继承法上的继承指( C )。

A. 身份继承B. 祭祀继承C. 财产继承D. 身份和财产继承第21题甲欲搭乘乙公司的长途汽车,因为时间紧迫,甲没有买票即登上了汽车,甲表示上车后补票,汽车司机也同意了甲的做法。

后由于司机驾驶失误,发生车祸,甲受伤,此时甲还没有补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乙公司无须向甲承担赔偿责任B. 甲有权要求乙公司承担责任C. 甲的损失由其自己承担D. 甲的损失应该由司机承担第22题合伙经营不善,退伙人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 D )。

A. 负有限责任B. 负无限责任C. 与其无关D. 负连带责任第23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D )。

A. 年满10周岁B. 年满18周岁C. 受孕D. 出生第24题下列不属于物权客体的有( A )。

A. 金星B. 专利权C. 水D. 尸体第25题被告人苏某早上七八点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将自己的小孩送到学校后回家,沿着京保公路良乡段由北向南骑自行车行驶,行至村路口附近,准备从西向东横穿公路进入村中,当苏某的自行车前轮已经越过路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道线时,适逢臧某驾驶摩托车由南向北行驶,因躲闪不及,摩托车的前轮撞在苏某自行车中部,两车均翻倒在地,摩托车倒地滑行六七米,苏某被撞入路东排水沟里,腰椎骨粉碎性骨折,并造成下身瘫痪。

而臧某头部着地,造成重度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关于该案的处理正确的是( A )。

A. 苏某构成交通肇事罪B. 苏某属于交通违规行为,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C. 臧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D. 臧某的行为属于交通违规,但不构成犯罪第26题我国刑法对胁从犯的刑事责任的规定是( A )。

A. 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B. 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C. 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D. 应当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第27题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C )A. 在行使职权时超越权限B. 不正确地行使职权C. 不正确履行职表或者在履行职责时粗心大意D. 在行使职权时超越权限或者不正确地行使职权第28题甲欲与乙订立一份保管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只有甲将要保管的物品交给乙,保管合同才成立B. 甲和乙达成一致,保管合同就告成立C. 乙将保管凭证交付给甲保管合同才告成立D. 甲乙只有以书面方式订立,保管合同才能成立第29题行为人以某种犯罪为常业,以犯罪所得为其主要生活来源或者生活腐化的来源,在较长时问内反复多次实施某种犯罪。

这在罪数理论上被称为( C )。

A. 继续犯B. 连续犯C. 惯犯D. 吸收犯第30题在“非典,,疫情肆虐期间,某甲因全身高烧,表现出非典症状,被确定为非典疑似病例而被强制隔离观察治疗,但其不愿接受隔离而于某日晚逃出隔离处。

在回家途中,乘坐公共汽车,导致车上数人感染其所携带“非典”病毒。

对甲应定( B )。

A.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 妨害公务罪D. 不构成任何犯罪第31题乙公司欠甲公司货款没有偿还,后甲公司经股东协商分立为丙、丁两个公司,丙公司承担甲公司的全部债权债务,并将该分立情况公告。

一个月后,丙、丁两个公司达成协议,由丁公司享有债权,丁公司于是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公司归还货款,那么( C )。

A. 丙、丁之间协议有效,乙应向丁交付货款B. 丙、丁之间协议无效,丁无权要求乙交付货款C. 丙、丁之间协}义有效,但丁不得向乙要求交付货款D. 丙、丁之间协议有效,乙可以向丁交付货款第32题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

A. 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B. 抛弃所有物是双方法律行为C. 发现埋藏物是单方法律行为D. 拾得遗失物是单方法律行为第33题下列甲、乙承担双方责任的是( D )。

A. 甲、乙共同打伤了丙,甲乙承担的责任B. 甲、乙共同买下丙的房屋,并约定各欠4万元房款C. 甲、乙合伙开了一个运输公司,乙在开车途中撞上了丙D. 甲的羊群冲进了乙的麦田,乙不管不问造成损失扩大第34题被告人甲(男,1985年8月13日出生)于2001年6月7日,为“找点零用钱用”,将邻居王某1岁的儿子乙偷出,然后打电话向王某勒索8万元,在要求迟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杀害了乙。

后因恐惧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对甲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 C )A. 甲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B. 定绑架罪C. 定故意杀人罪D. 定敲诈勒索罪第35题王某户籍所在地为吉林省,因病到北京医治已经2年,根据我国民事法律的规定( A )。

A. 吉林为王某的住所B. 北京为王某的住所C. 吉林为王某的住所,北京视为王某的住所D. 北京为王某的住所,吉林视为王某的住所第36题按照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之一是追诉期限内( B )。

第37题继承开始的时间应当是( B )。

A. 继承人表示接受继承的时间B. 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C. 遗产被确定的时间D. 遗产分割的时间第38题我国刑法对牵连犯的刑事责任方式的规定是( C )。

A. 按照数罪论处B. 按照一罪从重处罚C. 有的规定按照数罪论处,有的规定按照一罪从重处罚D. 没有规定第39题受约人拒绝要约后,在承诺有效期内又表示同意的应视为( D )。

A. 要约引诱B. 变更承诺C. 承诺有效D. 发生新的要约第40题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