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考研之法理、法制史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29题,每小题1分,共29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种学说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是以制裁为后盾的行为规则?( )A.神意论B.规范论C.民族精神论D.社会控制论2.最具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是下列哪个?( )A.法律规范B.道德规范C.宗教规范D.政治规范3.下列哪个不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的出现的情形?( )A.商法的兴起B.罗马法的复兴C.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出现D.教会法的编撰4.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法律体系是跨越历史和国界的B.法律体系是以一个主权国家的现行法为限C.法律体系只反映一国目前正在生效的法律状况D.法律体系不包括具有完整意义的国际法范畴5.下列哪项法律条文表述的是法律规则?(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C.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D.委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应当转交给委托人6.《法官法》第14条规定:“对于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任命法官的,一经发现,做出该项任命的机关应当撤销该项任命;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法官的任命有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的,应当建议下级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该项任命,或者建议下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销该项任命。
”该条文表述的法律规则属于( )。
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禁止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7.在我国,下列哪个属于地方性法规? )A.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程序规定》B.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行政复议程序暂行规定》C.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D.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办法》8.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为标准对法进行分类,法可以划分为(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C.根本法和普通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9.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
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
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常委会、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
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 )。
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10.《民法通则》第61条第2款规定: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民通意见》第74条规定:《民法通则》第61条第2款中的“双方取得的财产”,应当包括双方当事人已取得和约定取得的财产。
据此,《民通意见》第74条关于“双方取得的财产”的解释属于( )。
A.文义解释B.逻辑解释C.系统解释D.目的解释11.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相同属性,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存在相同点的推理,将它运用到法律适用中,就是( )。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推推理D.辩证推理12.常某革新了一项技术,申请了专利以后,常某签订合同将该专利技术转让给长城公司。
在常某与长城公司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中,常某所革新的技术属于( )。
A.客体B.主体C.对象D.法律事实13.新世纪商城由于销售冒牌产品,被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3万元的罚款。
新世纪商城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A.平权型法律关系B.隶属型法律关系C.绝对法律关系D.诉讼法律关系14.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15.下列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事实属于行为的是哪个?( )A.空难导致保险理赔B.超过诉讼时效导致丧失胜诉权C.因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导致丧失继承权D.因为年满18周岁而开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6.下列哪一个是明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A.明德慎罚B.德主刑辅C.德本刑用D.明刑弼教17.在中国古代,“律”是在什么时期首次作为法律形式的?(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8.在秦代主要的法律形式中,类似于后世“律疏”的法律形式是( )。
A.令B.廷行事C.式D.法律答问19.上请原则在什么时期成为普遍特权?( )A.西汉B.东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20.“亲亲得相首匿”正式确立于( )。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宣帝D.汉献帝21.“准五服以制罪”正式确立于( )。
A.曹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开皇律22.根据“准五服以制罪”原则,下面哪个情形处罚最重?( )A.父杀子B.子杀父C.侄杀伯D.伯杀侄23.唐律“自首”适用于下列哪个犯罪?( )A.窃盗他人牛羊B.奸C.损坏官印D.折伤人24.《唐律疏议·名例》规定“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构成“不孝”,“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构成“恶逆”,那么下列关于打伤父亲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唐律没有规定,因此不属于“十恶”行为B.属于恶逆C.属于不孝D.既属于恶逆,也属于不孝25.在唐朝,陈某犯窃盗罪处刑徒二年,犯和奸罪处刑徒二年,应并处( )。
A.流二千里B.徒四年C.徒三年D.徒二年26.在唐朝,赌博依律应处杖八十。
陈某(年82岁)赌博,应当如何处理?( )A.杖八十B.上请C.收赎D.勿论27.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 )。
A.《法经》B.《钦定宪法大纲》C.《十九信条》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8.《训政纲领》规定的经常行使“政权”的主体是( )。
A.国民大会B.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C.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D.国民政府2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的权力机关是( )。
A.工农兵代表大会B.参议会C.人民代表会议D.人民代表大会二、多项选择题:30~39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30.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唯一方式B.法的物质制约性和阶级意志性是法的不同层次的本质属性C.片面强调法的阶级意志性可能导致法律的“唯意志论”D.法的调整对象是人的交互行为31.下列哪些属于法的效力对象广泛性的含义?( )A.在一国范围内,任何人的合法或者违法行为均受到法律的调整B.法律不能为某一特殊事项或者行为而制定,也不能因为一次适用而终止生效C.法律不是为保护个别人的利益而特别制定,也不是为约束个别人的行为而特别设立的D.法律在同样的情况下可以反复适用,而不仅适用一次32.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国家强制力可以超越法律,不受法律约束B.法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C.法的实施的全过程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介入D.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33.在原始社会中( )。
A.没有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B.没有习惯法C.有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则D.没有保证生产与生活秩序的公共权力机关34.下列哪些规范性法律文件所规定的法律规范在我国当代法律体系之内?( )A .1987年民法通则B. 1979年刑法C. 2001年刑法修正案(二) D.行政许可法(2004年7月1日施行)35.下列哪些属于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 )A.军事法规B.地方政府规章C.我国签订或加入的国际条约D.判例法36.下列关于《法经》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B.它的《具法》作为法典的总则而置于篇首C.它的《杂法》主要规定了“六禁”D.它的《盗法》是关于侵犯财产的犯罪规定37.采用名例、吏、户、礼、兵、刑、工等七篇格局的律典有( )。
A.唐玄宗《开元律》B.宋太祖《宋刑统》C.洪武三十年《大明律》D.乾隆五年《大清律例》38.下列关于唐律公、私罪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缘公事致罪”就是公罪B.公罪从重处罚C.私罪从重处罚D.“不缘公事私自犯者”属于私罪39.下列有关革命根据地土地立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1946年“五四指示”决定改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现阶段禁止土地出租与转让C.《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土地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政策40~41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0.简述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
41.简述《大清新刑律》的特点。
四、分析题:42~43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42.某公务员甲因情感纠葛与同事乙发生争执,将乙打伤。
事后,甲所在的国家机关对其作出开除公职的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法院认为,甲的行为构成犯罪,判处甲有期徒刑一年,并赔偿乙的医药费。
甲在狱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后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并且希望他人从中汲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请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涉及哪几类法律责任?(2)上述材料涉及法律的哪些规范作用?43.“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恶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
”——《春秋繁露·精华》“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
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盐铁论·刑德》试就此分析之。
五、论述题:44小题,共15分。
44.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法律监督的现实意义。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考研法硕法理、法制史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9题,每小题1分,共29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神意论认为法是神的意志的体现,民族精神论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社会控制论认为法是社会控制的工具。
2.A。
因为法律规范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所以是最具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3.D。
教会法不属于资本主义因素的法,而是完全的封建制的法。
4.A。
法律体系是以一个主权国家的现行法为限的,而非跨越历史和国界的。
5.D。
选项A属于法律原则,选项B属于法律概念,选项C属于技术性规定。
选项D规定了义务,因此该表述属于法律规则。
6.B。
本条规定了违法任命法官的情形下有关机关应当履行的义务,因此属于义务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均属于强行性规则,不是任意性规则。
7.D。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机关是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因此选项D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