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阶段测试试题(一)(无答案)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阶段测试试题(一)(无答案)

重庆南开(融侨)中学初2020届九年级(下)阶段测试(一)物理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1.0×103kg/m3。

4.全卷取g=10N/kg,ρ水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教室里黑板的长度约为4m B.你现在考试时所在教室的气温约50℃C.一名初中生午餐大约吃4kg米饭D.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2A2.以下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中,会吸热的是()A.冬季早上房屋上的霜B.初春,冰河解冻C.深夜时河边水面泛起雾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3.珍爱生命是现代人的基本理念,如图四幅生活情景图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做法是()A B C DA.使用三孔插座可以让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B.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C.在电线上晾湿衣服,很方便D.使用干木棒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4.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如图所示,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D.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对,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则()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灯L2短路D.开关S断路6.对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A.鞋底上都要刻上深深的花纹是为了节约材料B.跳远运动员奋力助跑是为了增大自己的惯性C.“头球”改变足球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D.双杠运动员上杠前手涂抹镁粉是为了减小手和杠间的摩擦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A.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C.甲对地面压强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D.甲对地面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8.小明利用“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性质,设计了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流表、定值电阻和压敏电阻由导线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可活动的绝,小车运动状态变化会引起电流表示数变化。

缘球,压敏电阻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为I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小车向右作直线运动时电流随时间变化图象。

如图丙中有关该次小车运动速度变化的图象描述最符合实际的是()A B C D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6个小题,第14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9.法国科学家________,被称为“电学中的牛顿”,在电磁学领域贡献卓越,以他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电流强度”的单位。

用他发现的规律可以简易地判断图中开关闭合时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其________极。

10.乘客面向车前进方向站在汽车里。

当汽车突然起动时,乘客会倒向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这说明物体具有________。

11.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大木箱,其质量为150kg。

张明同学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想把大木箱推走,先用100N的力推2s,没推动,再用300N的力推2s,使其加速前进,最后用200N的力推2s,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木箱所受支持力为________N,木箱在2至4秒过程中所受摩擦大小为________N。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12.如图,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器的阻值为R从A点移到B点,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变阻器在A、B两点时消耗的功率恰好相等,而滑片P在A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刚好等于5R,则滑片P在B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等于________R13.根据提供的材料,找出一条物理信息,并写出一条相关的物理知识:电磁灶是一种用来加热的厨房电器。

在电磁灶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6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感线通过金属器皿(导磁又导电材料)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

物理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作出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2)标出右图中小磁针的N和S 极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5题5分,第16小题8分,第17小题9分,共22分)15.下面是小明完成的探究“探究水的沸腾”和“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5题图甲乙(1)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从烧杯口冒出的缕缕“白气”是烧杯中的水先汽化后______形成的。

(2)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但温度______ (选填“不断升高”或“保持不变”)。

另一个小组为了使冰更快受热熔化,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

16.小楠同学想测出一个塑料球的密度,但是他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小楠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A 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B.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C.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示数的为V3;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按正确的操作过程帮他重新排列实验步骤序号______ (只填字母序号)(2)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______ (“平衡螺母”或“游码”)向______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3)在测量塑料球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当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指向分度盘右侧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接下去应完成的操作是:(4)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______g,塑料球的体积V=______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ρ=______kg/m3。

(5)小明测出另一个由同种材料做成的塑料球质量为62.4g,体积为120cm3,则这个塑料球的空心体积至少为______cm3。

17.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他选用了标有“2.5V0.3A”的小灯泡L,电压恒为6V的电源,两个电压表V1、V2,电流表A,手边有两个变阻器,分别标有“10Ω 1A”、“20Ω 0.5A”。

(1)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电路中应接入标有“____________”的变阻器;(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乙中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灯的亮度变亮;(3)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过程中应该让开关保持为______ (“闭合”或“断开”)状态;电路形成通路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最______端(选填“左”、“右”);(4)移动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A,电压表V1的示数______2.5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为使灯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以实物图为准)此时V2的示数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移动滑片过程中,灯L的功率P、V1的示数U1、V2的示数U2、电流表的示数I的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乙图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假设灯丝电阻不变)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6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1:4。

只闭合S1时,规格为“4V2W”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只闭合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设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求:(1)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2)R1的电阻值。

19.图甲是某型号电子秤,其原理结构如图乙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R是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改写电压表(量程为3V)的表盘数值后可直接读出所称物体的质量.设踏板的质量为5Kg,电源电压保持9V不变,g取10N/kg.(1)S1闭合,S2接a,空载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求R1的阻值;(2)S1闭合,S2接a,求此时该电子秤的量程;(3)S1闭合,S2接b,如果保持电压表量程不变,电子秤的量程为110kg,求满载时R2消耗的功率。

20.如图所示,A为长L=20cm横截面积为SA的铁棒,深h=23cm的B容器盛有h1=20cm深的水,横截面积为SB,SA:SB=1:4,C容器与B容器底部由一细软管连通,SB :SC=4:1,A开始的时候与水面刚好接触。

当铁棒以v=1cm/s的速度向下匀速运动直至铁棒与容器底接触。

求:(1)铁棒没有浸入前,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2)铁棒运动16秒时,水对容器c底部的压力变化量∆F的表达式;(3)试写出铁棒运动t时间,容器B所受压强变化量∆p的表达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