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技术进展
恒定容积法: 当血管受到外部压力时等于血管内的压强,血管的直径不随血压的波动 变
化,而处于恒定的容积状态,检测外加压力信号,就可以得到动态的血压
数 值,这种血管容积的测定似乎通过光电描记实现,可获得连续的血压动态 变
血压计.听诊法
血压计.震荡法
1973年上市的第一台血壓計 "壓力表手動電子血壓計"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19(12):1101-1115
血压测量方法.诊室血压测量
临床意义: 诊室血压是目前评估血压水平、临床诊疗及对高血压 进行分级的常用方法和主要依据。
适应症: 诊室血压测量可适用于各种人群,
仪器选择: 水银柱血压计,电子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家庭血压测量
临床意义: 家庭血压测量已成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方法之 一。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观察血压的长期变异或降压治疗效应。
1905年俄罗斯医师N.科罗特科夫,利用放 在肱动脉上的听诊器,听到肱动脉血压血流冲 过被压扁动脉时产生的湍流引起的振动声确定 血压读数(科氏音)。
血压测量历史
科氏音听诊法成为血压测量的“金标准” 示波法: 动脉搏动波由压力传感器接收,压力传感器将压力高低转换为电压的大 小,经过电子线路放大和滤波后,检测到动脉搏动的幅度,作为平均压, 收 缩压和舒张压是经过计算获得
顾桂香许宁兰.血压测量读数末位数字偏好的分析.当代护士.2010;10:68-69
门诊血压自动测量平台
家庭血压遥测平台
向科学技术要效率是 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的 必由之路!
动态血压临床应用
白大衣性高血压: 在轻型高血压约占20%~35%,在人群中约占10%。多见 于女性、年轻人、体形瘦小以及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患者。
隐蔽性高血压: 约占所谓正常血压者的15%左右,隐蔽性高血压多见于 男性、老年人、糖尿病、代谢综合症、诊室血压在正常 高值者。如果临床上有难以解释的明显靶器官损害,如 鼻出血、眼底出血、心力衰竭,应怀疑隐蔽性高血压。 血压晨峰: 起床后2小时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 最低值(1小时的平均值),≥35mmHg为晨峰血压增高。
血压测量中的影响因素
放置正确的听诊位子
血压测量中的影响因素
测量时不要说话
血压值的确定
收缩压: Korotkoff第一音 时的水银柱水平
舒张压: Korotkoff第五音/第四 音时的水银柱水平
规范的血压测量是 高血压正确诊断与治疗 的基本保证!
上海市社区高血压管理率和控制率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调查报告.2012年
<130/80(24h)或<135/85(白天) ≥130/80(24h)或≥135/85(白天)
(Parati G. J Hypertens,2008,28:1505)
高血压治疗评估程序
诊室血压升高
靶器官损害 无 <125/76 继续监测 家庭血压测量 >125/76<135/85 动态血压监测 ≥135/85 开始治疗
家庭自测血压(HBPM)的频率
1.初始阶段或评价疗效的连续家庭血压测量7d, 每天早(6:00~9:00)和晚(18:00~21:00) 各1次,每次测量 2~3遍;计算后6d血压平均 值。 2.长期随访中,如血压稳定且达标,建议每周 HBPM1d;如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则增加家庭 血压测量频率。
(Pickering TG.Hypertension,2008,52:1-9)
血压测量的频率
血压未达标 或不稳定 高血压易患人群 6个月1次 血压达标 且稳定
1级高血压患者 2级高血压患者
3级高血压患者
每3周1次 每2周1次
每1周1次
每3月1次 每2月1次
每1月1次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编撰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11-30
血压测量技术进展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钱岳晟
血压测量历史
1733年,英国生理学家S.海耶 斯直接测量血压
血压测量历史
1823年法国生理物理学家J.-L.-M. 泊肃叶在改用水银测压计接上动脉插管进行测定。 1935年,尤利乌斯·埃里松发明了一个血压计,它把脉搏的搏动传递给一个狭窄的 水银柱,第一次能在不切开动脉的情况下测量脉搏和血压。 1896年意大利科学家希皮奥内· 里瓦---罗奇用一个能充气的袖带,用一个听诊器听脉 搏的跳动,在刻度表上读出血压数。
血压计和测量技术发展
混合式血压计 借用电子的数字显示系统,沿用听诊方法,在皮囊放气钮旁设置按钮,将听到的 柯氏音,用按钮锁定,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 电子计算机利用压力感受器检测袖带的压强在充气和放气过程中的振幅波动获得 血压信息,滤除干扰信号,再经过数字化处理,输出收缩压和舒张压
脉搏波传导时间法 采用脉搏波速测定法及利用脉搏波特征参数连续测量血压的方法
血压值的确定
3种血压测量方法诊断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 高血压的阈值(mmHg) 诊室血压 家庭血压 正常范围血压 <140/90 <135/85 ≥140/90 ≥135/85 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 ≥140/90 <135/85 隐蔽性高血压 <140/90 ≥135/85 动态血压
<130/80(24h)或135/85(白天) ≥130/80(24h)或≥135/85(白天)
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中国血压测量指南.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2):1101-1115
血压测量中的影响因素
保持环境适宜 测压前要休息
血压测量中的影响因素
保持正确的体位, 充分暴露上臂
血压测量中的影响因素
袖带位子、宽松适度
血压测量中的影响因素
应用合适的袖带
血压测量中的影响因素
保持测量时位置
适应症: 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白大衣性高血压诊断,检测隐蔽性高血压, 评估难治性高血压,评估血压晨峰、昼夜节律 仪器选择: 目前公认有ESH、BSH、AAMI3个国际标 准用于验证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正常值: 1. 24小时<130/80mmHg,白昼<135/85mmHg, 夜间 <120/70mmHg。 2. 夜间血压下降大于10%。
血压值的确定
3缩压和舒张压的末位数字频数分布 "0"结尾的读数占收缩压的71.9%,占舒张压的64.8% "1"结尾的读数占收缩压的 1.2%,占舒张压的 1.4% "2"结尾的读数占收缩压的 2.1%,占舒张压的 3.4% "3"结尾的读数占收缩压的 1.0%,占舒张压的 1.1% "4"结尾的读数占收缩压的 2.0%,占舒张压的 1.8% "5"结尾的读数占收缩压的 15.8%,占舒张压的 21.7% "6"结尾的读数占收缩压的 1.2%,占舒张压的 1.9% "7"结尾的读数占收缩压的 1.8%,占舒张压的 0.8% "8"结尾的读数占收缩压的 1.9%,占舒张压的 2.8% "9"结尾的读数占收缩压的 1.0%,占舒张压的 0.9%
非适应症: 某些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频发早搏患者,精 神焦虑、抑郁及紊乱或擅自改变治疗方案患者。 仪器选择: 目前公认有ESH、BSH、AAMI3个国际标准用 于验证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血压计认证查询:
血压测量方法.动态血压测量
临床意义: 能较客观地反映24小时血压的实际水平与波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