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的谋篇布局技巧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的谋篇布局技巧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的谋篇布局技巧谋篇布局对工作,对生活,甚至对自己的人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整理的作文的谋篇布局技巧,欢迎大家参考!【作文的谋篇布局技巧】一、几种常用的结构方法1、一线串珠法在作文的谋篇布局阶段,如能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那么众多的材料就能很快串连成章。

这叫一线串珠法。

线索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一是以时空为线索。

就是按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和空间转移次序,或以时间、空间交错转换作为线索。

二是以问题为线索。

指按事物的不同内容或问题的不同性质为顺序来安排线索。

三是以因果为线索。

按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安排线索,按作者对人物事件的情感走向或认识发展为线索来组织叙述写人。

如何选择这条线索呢?一要能联系文章各部分,即线索能完满地表达主旨,忠实地传达作者意图,把组织材料和表达主题统一起来。

二要选用使用起来顺手,不牵强的线索,能把不易联结的材料勾联起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三要选择能贯一拯乱的线索,贯一为拯乱之药,线索贯一是指有始有终。

2、镜头组合法审题立意以后,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头组合法。

运用镜头组合法构思文章时,主要有两种组合法:一是横向排列组合,横向组合一般以空间的变化为主,例如以屋子为题,可以写家乡的老屋,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农村里的低矮木屋等等;二是纵向排列组合。

一般以时间的变化为主。

仍然以屋子为题,可以选择如下镜头来写:远古时期的洞穴,奴隶社会的木屋,封建社会的宫廷,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大会堂等等。

这是一种易于操作而又行之有效的快速作文构思法,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形式简洁,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联想、想象能力,又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

镜头组合法在结构形式上一般有两种方式,或者用一二三将文章分为三到五个部分,或者给各部分加上一个简明醒目的小标题,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3、悬念解疑法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悬念使兴趣不断的向前延伸和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地读下去的艺术效果。

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一是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读者,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悬念解疑法的基本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一个悬念的提出、破译、完成,往往是一个独立事件的完满收结,是对主题的一次较为完整的表现。

此类悬念,不但是一种叙事方法,也是一种构思方法。

因此,这类悬念从设置到完成,要有一定长度。

就一篇作文来说,悬念不宜设置过多,一般有一两个就行了。

第二种: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叙事本身追求一种悬念迭出、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

第三种:我们不妨把它称作是悬而未决的悬念,它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使文章意味无穷。

这种手法在时下的一些小小说中最常用。

二、高考作文布局谋篇几点技巧要义解读布局谋篇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

布局谋篇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文章结构言之有序。

安排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四个字:不板不乱。

具体要求有四:一是纲目清楚,思路贯通;二是层次清晰,段落完整;三是衔接紧密,符合逻辑;四是开头明快,结尾有力。

技巧点拨考场作文布局谋篇的三个方法一、串点所谓串点,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然后在那个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比如下面一道以关注家园为话题的作文题:[例文]永远的家园家是我们能找到舒适、安全、记忆、友谊、亲切以及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幸福的地方,它是我们付出责任和忠诚的地方。

--约翰霍华德佩恩家园,是人类依恋的地方,是人类用爱编织的幸福,它是人类用心铸造的辉煌,它伴随着历史的河流流淌,演奏着无奈与激情的旋律我是一只在时代隧道里穿梭的蜜蜂,跟我到历史中遨游吧!(一)飞到那个奸臣当道贤人哭泣的南宋王朝,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炽热悲壮的豪迈,壮怀激烈的渴盼,登高望远--山河破碎,仰天长啸,抗金英雄在演奏着一曲精忠报国的壮烈之歌。

金人的长驱直下,铮铮铁蹄,踏遍万千山河,风雨飘摇中的大宋王朝,成为他心中誓死坚定保卫的对象,纵然生命已远远逝去,但高昂的号角依然在风中回荡,士可杀不可辱心系国家的忠臣形象永驻人间;风波亭边,伫立着这位刚正不阿的英雄,千百年来,他似乎目眦尽裂,怒斥敌人,还我河山!家园--万岁!(二)远远的。

一方墓碑,埋没在连天衰草之间,我飞到那上面小憩,似乎觉得墓碑在风雨里默默地沉寂冥想,英吉利的钢铁炮车和法兰西雪亮的皮靴在他身躯上无情地碾过,美轮美奂的圆明园,让天朝大国里君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美梦击得粉碎。

刻骨铭心的耻辱已深深地烙印在残垣断壁的国家的躯体上,曾经的锦绣,曾经的殿宇,而如今,却是一个情结,系着古老华夏的兴衰荣辱,系着国破家亡的那一刻,饱经孤独与伤痕。

(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热血的青年,执著的理想!一声声愤恨而坚定的呐喊回响在大江南北,啊!谁说我们没有后继力量,飞到游行的队伍的上空,那是1919年5月4日,历史在这一刻按了一下快门。

懦弱的北洋军阀,误尽苍生,而早就对支那垂涎三尺的列强更是得寸进尺,魔爪不断地蹂躏美丽的家园。

还我青岛,青年们在奔走呼号,用自己的行动唤醒国民麻木的魂灵,点燃他们反抗的种子,英雄并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他们,是乱世时代最可爱的一族。

里尔克说:我们的任务是把这暂时的、颓败的大地改铸得深刻、充满痛苦和热情,从而使它的本质在我们心中无形地复活,我们是这无形之物的蜜蜂。

我的心却被感动着,崇拜那些冲锋在前的英雄,更爱富饶的家园,因为深知:为了她,愿做蜜蜂,献出一切不言悔。

本文在布局谋篇时,选出三个点(三个片段),以一只蜜蜂为载体,横穿时空,连缀三点--岳飞、圆明园、五四运动,揭示家园万岁,表达自己的爱之深,恨之切,有较强的感染力。

通过对上面习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采用串点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在作文上谋篇布局的水准。

当然,文无定法,就是采用串点法,方法也多种多样,比如最常见的日记体和一些短小精悍的以小剧本形式构成的一幕幕情景,都是很好的方式。

另外,在采取这一方法时,也要注意两个问题:1.选点的数量。

一般以三个为宜,或多或少都会或单调,或繁琐。

而三个点既符合人们的阅读、欣赏、审美习惯,也比较容易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

2.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及代表性。

虽然说通过选点来写,比较易于操作,但要注意到,点和点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所选点应能代表一个面。

二、起兴所谓起兴,就是借鉴古典诗歌中兴的表现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

具体来讲,就是在阐述事理前,先说一件事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发开去,从而把相关道理阐述透彻。

比如下面这篇文章:从纵身入水联想到的人们在冷天游泳时,大约有三种适应冷水的方法:有些人先蹲在池边,将水撩到身上,使自己能适应之后,再进入池子游;有些人则可能先站在浅水边,再试着步步向深水走,或逐渐蹲身进入水中;还有一些人,做完热身运动,便由池边一跃而下。

据说最安全的方法,是置身池外,先行试探;其次则是置身池内,渐次深入;至于第三种方法可能造成抽筋甚至引发心脏病。

但是相反的,最感觉冷水刺激的也是第一种,因为置身较冷的空气中,每撩一次水,就造成一次沁骨的寒冷。

倒是一跃入池的人,由于马上要应付眼前游水的问题,反倒能忘记了周身的寒冷。

与游泳一样,当人们要进入陌生而困苦的环境时,有些人先小心地探测,以作万全的准备,但许多人就因为知道困难重重,而再三延迟行程,甚至取消原来的计划。

又有些人,先一脚踏入那个环境,但仍留许多后路,看着情况不妙,就抽身而返。

当然还有些人,心存破釜沉舟之想,打定主意,便全身投入,由于急着应付眼前重重的险阻,反倒能忘记许多痛苦。

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做什么事都过于小心翼翼,十拿九稳才付诸行动,那往往也就失去了机遇。

现在人们都说,庸者丧失机遇,强者抓住机遇,智者创造机遇。

而要创造机遇,就必须有一跃入水的冒险精神,否则将很难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展身手。

如果是年轻力壮的人,我鼓励他做第三种人。

虽然可能有些危险,但是你会发现,当别人还犹豫在池边,或半身蹲在池边喊冷时,那敢于一跃入池的人,早已浪里白条地来来往往,把这周遭的冷,忘得一干二净了。

在陌生的环境,也就由于这种人比别人快,较别人狠,而且敢于冒险,所以往往是成功者。

这篇文章,由入水的三种方法作为引子,然后分析各自的利和弊。

在此基础上,联系到社会现实生活,最后导出规劝。

整篇文章,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这样的结构方式,易于操作,且所说的道理,也便于人们接受。

需要强调的是,在前面所说的故事,一定要能起到起兴的作用,后面的延伸内容跟前面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不能油水分离,互不沾边。

另外,一定要能做到由此及彼,在彼上大做文章,作为重点来写。

三、追问所谓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在说理文中特别有作用。

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展开分析;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可以展开分析;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呢?可以展开分析;怎样去把握它呢?也可以展开分析。

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议论思路。

另外正面可以设问,反面也可以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

比如说机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来设问展开:1.机遇是什么?2.古今中外有抓住机遇取得成功的人和事吗?3.机遇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吗?4.为什么要抓住机遇?5.抓不住机遇会怎样?6.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即自身要具备什么素质?)这样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地分析,就较容易把问题讲透。

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设置问题来展开分析,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文章结构也不觉单薄。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宜明显以设问修辞格的形式出现,在每一小段的前面设一问题,然后作答。

像上文,问在暗处,答在明处,行文自然流畅。

范文引航高考回眸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

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思路点拨在立意时,可以采用追问法,通过追问什么是好奇心?为什么需要好奇心?怎样对待好奇心?等问题,在诸多答案中任选一个作为文章的立意。

立意时,对好奇心可以肯定,也可否定,还可以既肯定又否定。

因为好奇心本身没有良莠之分,但是,好奇心带来的结果却有好坏之别。

如可从下列几个角度立意:(1)如果你真心希望你的人生能不断成长,那么就得有像孩童般的好奇心;(2)让好奇占据孩童的心灵;(3)如果你不希望人生过得那么乏味,那就在生活中多带些好奇;(4)好奇心会让你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奥妙;(5)好奇心能让你更好地发挥潜能;(6)发挥你的好奇心,人生就会体验发现神奇的喜悦;(7)好奇心是把双刃剑在文体的选择上,可以说本题适合于各种文体,而不是侧重于某种文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