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围绕“科学技术”这个主题编排了《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向蓝天的恐龙》《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这四篇课文,展现了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些有趣的发现,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体会科学工作者奉献、执着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之情。

文章内容浅显生动,结构完整,语言风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我们今天依然可以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

《电脑住宅》让我们充分感受了电脑住宅带给我们的神奇,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同时从课文中我们更是学会了如何去介绍事物的方法,以及在介绍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按照一定的方法来介绍。

《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的发现过程,最后表达了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

从中我们还体会到了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则以拟人的角度,运用多个例子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太空蔬菜的形成、变化和作用。

是激起探索科学领域的兴趣和热情的好文章。

《语文园地八》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与本单元主题密切相关。

“口语交际”要求学生通过大胆想象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表达出来;“习作”要求学生基于口语交际的训练或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所学的写作手法写作想象作文;“我的发现”要求细心观察生活中的语言文字,养成时刻正确书写、使用成语的习惯;“日积月累”则让学生积累了一些关于想象的名人名言,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知识与能力1.会认2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

2.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

3.在学习中,不断感受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感悟科技迅速发展的意义,体会科学工作者的艰辛付出。

4.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积极主动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勤于动脑,勤于练笔。

过程与方法1.借助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2.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小组内学习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和便利,体会科学工作者的艰辛和奉献。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事物的想象热情。

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2.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和便利,体会科学工作者的艰辛和奉献。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事物的热情。

1.突出重点,简化程序。

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重视沟通课本内外的联系,联系实际生活,拓宽学习渠道。

3.分层次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培优辅差,整体提高。

《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时《电脑住宅》1课时《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飞船上的特殊乘客》1课时《语文园地八》3课时29呼风唤雨的世纪知识与能力1.学会12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正确读写“依赖”“农耕”“潜入”“船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通过朗读,启发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

引导学生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你是否能想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曾进入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

注意指导“呼风唤雨”“获得”“依赖”“潜入”“百亿”“探索”“船舶”“物质”“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等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可以利用图片、声音等对生字词进行形象记忆;同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改”字左边最后一笔为题,右边上半部分较紧凑,下方撇捺舒展。

“程”字左边“禾”撇捺都短,右边“口”与“王”字前两横等宽。

“赖”字整体瘦长,左右大小相近。

右边“负”字最后一笔为点。

“耕”字左边最后两横和右边“井”字的两横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驾”字上面较扁“马”字的下半部分较宽。

“幻”字左边偏上,右边偏下。

“核”字左窄右宽,右边横较长,第一笔“丿”较长,第二笔撇较短。

“控”字左窄右宽,“扌”中提比横稍宽,“空”字“宀”下左右两点和“工”字第一横等宽。

“哲”字为上下结构,上大下小;上边的“折”左大右小,较扁。

“归”字第一笔为短“丨”,第二笔为长“丿”。

易错提示:“改”字右边是四画,第二笔和第三笔不要连笔。

“耕”字左边三横,右边两横。

“幻”字左边不要忘记“丶”,不是“纟”,右边不要多加一撇。

(3)形近字。

⎩⎪⎨⎪⎧改(改变)玫(玫瑰) ⎩⎪⎨⎪⎧ 幻(幻觉)约(约定)⎩⎪⎨⎪⎧ 赖(依赖)懒(偷懒)辣(辣椒) ⎩⎪⎨⎪⎧ 驾(驾驶)架(衣架)贺(祝贺)⎩⎪⎨⎪⎧ 潜(潜入)替(代替) ⎩⎪⎨⎪⎧联(联系)耿(耿直)(4)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亥:核(核对)——孩(孩子)——骇(惊骇)——骸(骸骨)——咳(咳嗽)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分节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同时想一想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明确:(学生自由发言)如:科技发展太迅猛;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既没有电灯,也没有电视……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都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2.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然后分享给大家,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经知道,作者所说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就是20世纪,那他为什么这么说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我们下节课再来分享。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改变程度依赖农耕腾云驾雾幻想潜入原子核控制联系哲学归根到底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能够得到作者这样的称赞呢?今天我们将继续阅读,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寻答案。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能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吗?明确:第1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说人类在20世纪靠什么呼风唤雨?你怎么理解“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明确: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在20世纪的100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许多发现和发明,改变了人类生活世界。

“发现”是找到了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东西或规律,是一种认识性活动;“发明”则是利用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某种规律,做出了某件东西,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在靠科学技术改变自己的生活之前,人类的生活是怎样的?明确:依赖自然;慢吞吞、静悄悄、一入夜就黑暗无光的世界。

人们只能通过神话中的东西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4.如何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明确:此句原意为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在这里是以一夜之间满树花开的夸张,来生动地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神奇和美好。

5.阅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科技在20世纪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在今天我们是否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变化?说说你的想法。

明确:20世纪,科技让人们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宇宙天体,探索原子核奥秘;20世纪,科技也为人类带来了电视、程控电话、互联网、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等。

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出行、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的工具,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使得“地球村”渐渐形成。

今天的我们也在享受着科技给予我们的便利,例如教室里正在使用的多媒体展示,例如我们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等等。

6.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最后一段以伯特兰·罗素的话对前文做了一个总结,说明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这个时代,呼应题目。

同时回望历史(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展望未来(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科技世界的美好期望。

7.回顾全文,你是怎么理解作者用“呼风唤雨”来形容20世纪的?明确:20世纪是一个无论在个体上还是在总体上都大大改变了人类生活的世纪,这里的“呼风唤雨”首先是从古时候对于“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的期盼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登上月球、飞机上天、电话传声等的现实的转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发现和创造发明,人类真正在慢慢达成自己曾经的幻想愿望;其次就是人类经历了20世纪的巨大变化,在整个世界系统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尽管我们并未生活在20世纪,没有切身感受到科技所带来的变化,但我们今天依然可以体会到科技的强大力量。

21世纪是属于我们的,也许某一天,我们也能成为利用科学改善生活的一分子。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幻想⎩⎪⎨⎪⎧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现代科学技术⎩⎪⎨⎪⎧ 现实望远镜、视频、电话、手机登上月球、潜入深海30* 电脑住宅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按照类似的方式介绍自己心中的电脑住宅。

3.通过交流探究,想象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和事物,了解电脑的神奇,感受现代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利。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合作自主学习、交流探究,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了解电脑住宅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科技的神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