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组合体课件
例1:一般零件
32 14 90°
8
高度方向辅助基准
3 14 60
1 2
高度方向主要基准 宽度方向尺寸基准
1 2 6 2
45
长度方向尺寸基准
3
0
2- 8
例2:回转类零件
轴向以端面为尺寸基准 径向以轴线为尺寸基准
30 14 10 4- 8
18
25
36
第五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怎样才能使所标 的尺寸不遗漏不 重复呢?
读图是一个反复的思维过程——分析、判断、想象, 再分析、再判断、再想象,直到读懂为止的全过程。 例:下面物体的一面或两面投影均相同但对应的物体却不同
例1
一面投影相同
例2
两面投影相同
2.读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弄清视图中“线” 的含义
视图中的每一条线可能是 面的积聚投影、也可能是面与 面的交线的投影、也可能是曲 面转向轮廓线的投影。
4. 画轴承座三视图的过程
(1) 布图 大致确定各投影的位置,画作 图基准线. (2) 画出各组成部分的投影
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体; 先画各形体的主要部分,后画细部特 征;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
虚线
4.画轴承座三视图的过程
虚线
(1) 布图 大致确定各投影的位置,画作 图基准线. (2) 画出各组成部分的投影
方向的定位尺寸,但当某一个方向的位置很明确时不必标注。 如下图立板的定位尺寸
位置均不明确
长度方向明确
长宽方向明确
长宽高均明确
3 . 总体尺寸
直接确定组合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ф18 R 17 12
如图中73为 总长 , 33 为总宽 , 总高标注了 24和R17后 不必在标。
33
73
4-ф9
55
改为虚线
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体; 先画各形体的主要部分,后画细部特 擦去轮廓线 征;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
(3) 检查并加粗图线
(4)完成
注意:为提高绘图速度,应
尽可能把三个视图联系起来作 图,并依次完成各组成部分的 三面投影,不要孤立地先完成 一个视图,再画令一个视图。
例:绘出轴承座的三面投影
( a) 清 晰 ( a) 清 晰 ( a) 清 晰 清晰
( a) 清 晰
( b) 清 晰 ( b) 清 晰 ( b) 清 晰 清晰
( b) 清 晰
不清晰
不清晰
不清晰
4 同轴的圆柱、圆锥的径向尺寸,一般注在非圆视 图上,圆弧半径应标注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上。
不允许这种注法
(a)清晰
(b)不清晰
尺寸清晰性总结
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体; 先画各形体的主要部分,后画细部特 征;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
无轮廓线
m`
(切点) m‘’
画连接板
4. 画轴承座三视图的过程
(1) 布图 大致确定各投影的位置,画作 图基准线. (2) 画出各组成部分的投影 无轮廓线
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体; 先画各形体的主要部分,后画细部特 征;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
面与面交线 的投影
平面1 平面2
圆面的积 聚投影
轮廓 素线 的投 影
2.读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视图中线框的含义
视图中每个封闭的线框可以是物体上一个表面(平面、曲面或它们 相切形成的组合面)的投影,也可以是一个孔(空心结构)的投影。
(3)视图中两线框的相对位置分析
a 视图中相邻两线框表示相邻两个面或位置不同的两个面的投影
⒈ 叠加型
2、切割型
动画演示
3、综合型
二 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
⒈ 两形体叠加时表面平齐、不平齐
不平齐有分界线 平齐无分界 线
平面1 平面1
平面2
平面2
(a)不平齐,有分界线
(b) 平齐,无分界线
2、 两形体相交时,相交处应画出交线——截交线或相贯线
3、两形体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无线。
相切处不画切线
第五章.组 合 体
二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了解线 面分析法; 2. 掌握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 3. 具备用形体分析法绘图,识读组合体的 三视图及标注尺寸的能力。
返回
第一节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组合体 :由若干基本体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形状
比较复杂的类似机器零件的形体。 一、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14
ф40
78
55
38
12
4
12
68 24
40
R10
四 尺寸标注的清晰性
3 . 尽量避免 在虚线上标注 尺寸 ; 4 . 尺寸尽量 标注在投影图 的外面 , 与两 投影有关的尺 寸宜标注在两 投影图之间 ;
58 ф20
ф40
14
78 40 4-ф8.5 24
55
38
12
4
12
68
42 R10
四 尺寸标注的清晰性 5.还应避免尺 寸线与尺寸线 或尺寸界限相 交;
1 . 进行形体分析 分析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形状 和相对位置。
2 . 选择尺寸基准。 3 . 标注定形尺寸。 4 . 标注定位尺寸。 5 . 调整总体尺寸。
宽基准 高基准 长基准
1、对轴承座进行形体分析
40 80
4- 18
2、选择尺寸基准
底面
右面平齐
前后对称
3、从基准出发,确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 位置尺寸 宽度方向尺寸基准
73 4-ф9
33
如图中底板 长、宽、高 孔径、圆角 半径等。
55
2 . 定位尺寸
确定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
ф18
R 17 12
73
4-ф9
33
如图中底板 孔在长、宽 方向的定位 尺寸及立板 上的孔在高 度方向的定 位尺寸。
定位尺寸应从
基准出发标注
55
注意:定位尺寸的标注,一般情况需考虑长、宽、高三个
相交处有交线
切点
交点
三、 形体分析法
假想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体或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各 基本体或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方式及连接关系 , 从而达到了解整体的目的 , 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水平圆筒
穿孔 底板
肋板
形体分析方法是贯穿于一切工程图绘制、阅读及尺寸标注全 过程的基本思维方法,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准确地理解组合体的 形状及结构。
1) 绘出底板的三面投影
1)、绘出底板的三面投影
2)、绘出圆台的三面投影
3)、绘出底板槽的三面投影
4)、绘出圆柱孔的三面投影
5)、检查并且描深图线
例 切割类组合体的画法
[例] 画出图示立体的三视图
1:布图画基准线 2:画方体
3:画左上方和右前上 方切口 4:画后方竖板 5:检查加深图线
80 φ40 φ80
20
130 120 高度方向尺寸基准 68 长度方向尺寸基准 4-φ18 55 45
110
50 18
18
第四节
一
读组合体视图
根据投影图运用投影规律想象出空间形体结 构形状的过程称之为读图。
读图的基本知识
1 读图的基本准则
读图时 , 应根据投影规律 , 从正面投影入手 , 将各投影联系起来看 , 不能孤立地只看一面或 两面投影就下结论,这是读图的基本准则 。
ф40
58
ф20
6.尺寸线与轮 廓线或尺寸线 之间留有适当 4-ф8.5 距离 ,且排列 整齐 。
42
R10
14
78 40 24
55
38
12
4
12
68
四 尺寸标注的清晰性
7.相同结构只 需标注一个尺 寸, 但必须注 明个数 ;但圆 角不标个数。
8.某一方向为 圆弧时总体尺 寸只标到圆心 处。
14 58 ф20
三、组合体上的交线——截交线或相贯线应 认真分析按形状和位置正确画出。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1) 标注正确 即尺寸标注时应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同时尺寸的数值及单位也必须正确。 (2) 尺寸完整 即要求标注出能完全确定形体各部分形状大小 及相对位置的尺寸,不得遗漏,也不得重复。 (3) 布置清晰 即尺寸应标注在最能反映物体特征的位置上, 且排布整齐、便于读图和理解。 (4) 标注合理 就工程图样而言,尺寸标注应满足工程设计要 求和制造工艺要求。而对于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合理性主要 体现在尺寸标注基准的选择及运用上。
Wang-chenggang
12/95
3 组合体一般画图步骤:
1 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解 — 分块 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 2 选择主视图及投射方向 3 确定比例、图幅并布置视图。 4 按照各块的主次大小和相对位置关系,逐 个画出它们的投影。 5 分析及正确表示各部分形体之间的表面过 渡关系。 6 检查、加深。
m
画肋板
4. 画轴承座三视图的过程
(1) 布图 大致确定各投影的位置,画作 图基准线. (2) 画出各组成部分的投影
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体; 先画各形体的主要部分,后画细部特 征;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
擦去轮廓线
补画交线
4. 画轴承座三视图的过程
(1) 布图 大致确定各投影的位置,画作 图基准线. (2) 画出各组成部分的投影
形体分析
例 轴承座三视图的绘制过程
a 布置视图画基准线 b 画底板 c 画圆筒 d 画连接板 e 画肋板及截交线 f 检查纠错加深图线
k’
k ”(切点 )
k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