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改病句|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修改病句呢?我们有什么方法呢?下面看看精品学习网编辑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希望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
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考试大纲》对病句的考查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明确规定语病的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这一考点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
命题以辨析病句为主。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
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修改病句的基础。
只有正确地辨识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修改病句,是就语病的动手修改而言的,它是语言表达较高层级的能力要求。
因此,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常见考法
从试题特点看,辨析病句一般在第Ⅰ卷的单选题中考查,修改病句一般在第Ⅱ卷中考查;从病句设计看,试题中所选的病句,一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语病的句子;从试题结构看,每一道试题均从不同角度考查病句的辨识与修改能力,同一种语病在同一个试题中一般不出现两次;从语言材料看,本考点中的语料多与国内外新闻时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试题难度看,本考点中的试题难度适中,不会太难。
一、四种辨析病句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
2.主干枝叶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3.造句类比法
如果对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平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病句从语法上不好辨析,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看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二、修改病句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成分赘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的),简(重复啰唆的),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原意。
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要增删,能改一处解决问题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洁、高效。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练习|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摘要:在高三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语文知识”关。
复习时,把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的要点内容熟练运用,相信可以提高语文成绩!
基础知识专题重组
一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鏖(áo)战跛(bǒ)脚鞭笞(chī) 三年五载(zǎi)
B.濒(bīn)临骷(gū)髅呜咽(yè)觥(gōng)筹交错
C.不啻(dì) 皈(guī)依枕藉(jí)怙恶不悛(quān)
D.桎梏(kù) 船舷(xián) 星宿(xiù) 同仇敌忾(kà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磨炼门可罗鹊怡然毅然决然
B.寒喧立竿见影报怨以德报怨
C.切磋食不果腹慌乱兵荒马乱
D.针灸心悦臣服相亲文人相轻
3、使用标点符合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
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
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须设问的。
B.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C.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指示邓清波总领事要尽一切力量,尽快中国遇难者身份。
[2]深圳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员工实行内部退养。
[3]美国白宫10日反驳了民主党领导人布什在越南战争时期曾“擅离职守”的指责。
A.核实富余有关
B.核定富余关于
C.核实富裕关于
D.核定富裕有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
C.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了。
D.老张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一眼小李,然后淡淡一笑,话语中带着一种扪心自问的悔意。
总结: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帮助同学们复习高三语文重要的知识点,请大家认真阅读上面的文章备战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