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
第二编 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
第四章 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述 第二节 抽象行政行为 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述
一、行政行为的含义
1.广义的行政行为 2.较广义的行政行为
3.狭义的行政行为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行为 羁束行为与自由裁量行为 依职权的行为与依申请的行为 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 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多方行为
1.行政强制的概念 总结各种观点之所长,可将行政强制表述为:
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依法对拒 不履行法定义务或拒不执行行政处理的行政 相对人采取的强制行为。它包括行政强制措 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包括所谓即时强制。
2、行政强制的特征: (1)行政强制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 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行政强制的对象是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 的行政相对人,或对社会秩序及他人人身健康 和安全可能构成危害或其本身正处在或将处在 某种危险状态下的行政相对人。 (3)行政强制行为的法律性质是可诉性的具 体行政行为。 (4)行政强制的目的是保证法定义务的彻底 实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免受侵害。
1.目的不同 2.法律效果的不同
(三)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分类
1.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
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
确 认
认 可
证 明
登 记
批 准
鉴 证
行 政 鉴 定
2、基本分类
(1)按行为的动因不同来划分 (2)按行政确认对他种行为 ①依申请的行政确认 ②依职权的行政确认 ①独立的行政确认 ②附属性的行政确认
(二)行政立法权的性质与来源
1.行政立法权的性质 是行政权还是立法权? 2.关于行政立法权的来源
一是行政组织法的规定,二是单行法
律、法规的特别授权。
(三)行政立法的分类
1.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 2.执行性立法与创制性立法 3.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自主性
立法和试验性立法 4.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从检查主体来看,执行行政检查的具体行为者只能 是行政主体; 从检查对象来看,被检查的是行政管理相对人; 从检查内容来看,包括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 是否执行行政决定、命令以及行政规划、行政计划 的执行情况等等; 从检查程序来看,检查者实施行政检查必须依法进 行。
2、行政检查的特征
(1)是一种外部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对行 政相对人的权利产生影响的行政行为;
(2)目的主要在于保障法律、法规、 规章的实施和行政目标的实现;
(3)行政检查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所 以行政检查要遵循一定的行政程序。
(二)行政检查的分类
从目前理论界比较认同的分类方法看,行政
检查可包括以下几种:
1、根据行政检查对象是否确定和具体,可分
(1)一般行政检查
(2)特定行政检查
二、行政检查的分类
(1)依职权的行政检查
2、根据行政检查权的来源,可分 (2)依授权的行政检查
(3)依委托的行政检查
(1)事前行政检查 3、根据行政检查实施的时间区段不同,可分 (2)事中行政检查 (3)事后行政检查 4、根据行政主体是否亲自到行政相对人的活动场所进行检查为标准,
(一)行政确认的概念与特征 1.行政确认的概念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 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 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 政行为。可见,有时行政确认和作出处理是 行政行为的两个不同阶段或两个组成部分。
(1)行政确认是要 式的行政行为;
2、行政确认的特征
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
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政管理 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 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与合法要件
(2)行政确认是羁束的行政行为; (3)其外在表现形式往往以技术鉴定 书等形式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技术 规范的制约。
(二)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的关系 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具有紧密联系:许可与确认总是联结 在同一过程中的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行 政确认是行政许可的前提。 行政确认和行政许可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不同:
行政 主体 的角 度
(1)发布行政指令的行为
其他 规范 性文 件表 现形 式的 角度
(2)发布行政命令的行为 (3)发布行政决定、决议的行为 (4)发布行政规定、办法的行为;等等
(三)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实践问题 和完善路径
1.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完善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路径选择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行政行为的拘束力
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主体合法
不超越权限
(三)行政行为 生 效的一般要 件 内容合法
行为、意识真实一致
行为程序合法
行为形式合法
(四)行政行为生效的起始时间 1.原则上应当以当事人知晓或理应知晓
该行政行为为前提。 2.可以分为即时生效和延时生效。 3.推定受领只能运用于两种情况. 4.有的行政行为规定了生效日期或生效 的特定条件。 5.行政行为效力的开始,需对相对方和 行政机关加以区别。
对行政许可的监督管理
行政 检查
宣布许 可证失 效
行政许 可的中 止
对行 政许 可持 有监 督
(2)关于法律责任制度。
其一,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 其二,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 其三,实施许可后不履行监督职责的法律责任; 其四,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及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
四、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确认
行政立法权限冲突的解决机制
(四)行政立法制度的完善问题 l.行政立法过程中存在着片面强调和保护部 门利益或地方利益的本位主义倾向。 2.立法程序不完善,立法过程缺乏透明度, 立法中的随意性较大。 3.尚未形成监督行政立法行为的正常机制, 特别是外部监督机制。 4.没有形成正常的行政立法清理制度,行政 立法适用上混乱。
(二)行政立法机关的范围
(1)国务院;
享有 行政 立法 权的 机关 (2)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4)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三)行政立法的权限分工
国务院与国务院各部委的行政立法权限 地方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权限
1.听证程序适用范围应逐步扩大,不应设置过多例 外;
2.行政听证的参加人的范围应适当扩大;
3.行政听证中的司法性成分应调控在合理限度;
4.要充分注意听证制度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 的衔接与协调。
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
三、行政处罚的程序
八、
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强制
(一)行政强制的概念及其特征
的关系来划分
(3)按行政确认的对象不同来划分
①对身份的确认 ②对能力的确认
③对事实的确认
④对法律关系的确认 ⑤对权利归属的确认
五、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检查
(一)行政检查的概念及特征
1、行政检查的概念 所谓行政检查,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 依法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遵守法律、 法规及规章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解的行为。行 政检查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 行政主体作出了 行政决定 (2) 行政决定已送达 行政相对人 (1) 职权合法 (2) 意思表示正确、真实 成 立 要 件 合 法 要 件 (3) 依据合法 (4) 内容合法 (3) 行政决定文书已 为行政相对人受领 (5) 程序合法
三、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
(一)行政许可概念及特征和功能
3.行政许可制度的功能。
(二)行政许可法的概念、立法背景和立法目 的
1.行政许可法的概念 2.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背景 3.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目的
(三)我国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四)我国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制度
1. 行政许可的设定制度 2.行政许可的实施制度
3.行政许可的监督与责任制度
(1)关于监督检查制度
(1)书面检查 可分 (2)实地检查
六、 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及其特征
行政处罚的概念
对于行政处罚的概念的界定,目前理论界分歧不大,
比较一致的表述是: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 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 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处罚的特征
(1)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 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 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制裁性 具体表现在对违法的行政相对人的权益进行 限制、剥夺,或对其科以新的义务。
三、
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和 形式
(一)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
其他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施 法律、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内制定除法规、 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规定、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其他抽象 行政行为具有普遍性,所针对的是不特定的 人或事,在其效力所及的范围内,对于任何 组织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
(2)行政行为不合理,有失公正; (3)行政行为不再适应变化了的情势。
第二节 抽象行政行为
一、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二、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
三、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