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折号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1)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2)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1)“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2)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
(1)“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2)“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3)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破折号作用主要有:
1、表示解释说明。
例句: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例句: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例句:“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表示意思的递进。
例句: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例句: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表示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表示分项列举。
7、用于副标题前。
●【提示】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一般逗号强调的是前面的内容,而破折号强调的是后面的内容。
例句: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
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折号。
破折号前可用点号以示强调突出。
如: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
1,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2,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象觉得她是美的。
3,我立刻快乐得有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也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4,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
①语意的跃进; ②话题的转换;③解释说明; 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统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