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辅导资料第一章机械电气安全技术1.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伤害。
2.机床上常见的转动机构机构有齿轮啮合机构、皮带传动机构、连轴器。
3.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轮开始啮合的地方最危险。
4.皮带传动机构中,皮带开始进入皮带轮的部位最危险,联轴器上裸露的突出部位有可能钩住工人的衣服,给工人造成伤害。
5.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可分为直接、间接和指导性三类。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在设计机器时,考虑机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在机器设备上采用和安装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克服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指导性安全措施是制定机器安装、使用、维修的安全规定及设置标志,以提示或指导操作程序,从而保证作业安全。
6.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全封闭的防护装置。
没有防护罩不得使用。
防护罩内壁应涂成红色,最好电器连锁,壳体本身不应有尖角和锐利部分,并尽量使之既不影响机器的美观,又起到安全作用。
7.皮带传动机构平稳、噪声小、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由于皮带摩后易产生静电放电现象,故不适用于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场所。
8.皮带传动机构的危险部分是皮带接头处、皮带进入皮带轮的地方。
9.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小于50mm,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2 m以下,要设防护罩。
但在下列3种情况下,即使在2 m以上也应加以防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在3 m以上;皮带宽度在15 cm以上;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 m/min以上。
10.联轴器上突出的螺钉、销、键均可能给人们带来伤害。
根本的办法就是加防护罩,最常见的型防护罩。
11.机械装置在正常的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乃至非工作状态都存在危险性。
12.预防机械伤害包括两方面的对策。
①实现机械本质安全(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或消除接触去、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
)②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使危险部位更加醒目或者使用警示标志、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能力、采用必要的行动争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13.设置安全装置,应考虑4个方面因素(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对机器的可靠性的影响、可视性、对其他危险控制。
)14.机器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安全防护装置应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不得有锐利的边缘和突缘、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以确保安全)15.本质安全是通过机器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隐患的一种实现机械安全的方法:1)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包括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确定有关物理量的限值,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2)限制机械应力。
3)提交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4)履行按群人机工程原则。
5)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
6)防止气动和液压系统的危险。
7)预防电气危害。
16.设计者应该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
17.定位安全把机器得部件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地点、通过定位达到安全。
19.机器布置,布置应考虑以下因素:1)空间2)照明3)管线布置4)维护时的出入安全(五)机器安全防护装置1.固定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安全防护装置是防止操作人员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固定的安全装置2.连锁安全装置连锁安全装置的基本原理:只有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而只有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运动时,安全装置才能开启。
5.隔离安全装置隔离安全装置是一种阻止身体任何部分靠近危险区域的设施。
五、机械生产动力设施危险点安全技术管理为机械生产过程提供动力的设施简称动力站房,主要有锅炉房、煤气站、制氧站、空压站、乙炔站、变配电站等。
(一)煤气站安全技术管理由于煤气属于有毒和易燃、易爆气体,所以易导致中毒事故及火灾爆炸事故。
1.煤气站及煤气发生炉1)带有水套的煤气发生炉用水水质应满足规定要求。
2)煤气发生炉空气进口管道上必须设控制阀和逆止阀,且灵活可靠;管道末端应设防爆阀和发散阀。
3)煤气发生炉各级水封(最大发散阀、双联竖管、炉底等水封)均应保持有效水位飞、高度,且溢流正常。
4)水煤气、半水煤气的含氧量达到1%时必须停炉。
2.仪表信号及安全装置1)发生炉出口处应设置声光报警装置:派送机与鼓风机应连锁。
3.电气装置2)鼓风机与排风机安装在同一房间内时,电气均应满足防爆要求。
3)煤气站应具有双路电源供电,双路电源供电有困难时,应采取防止停电的安全措施,并设置事故照明。
4.放散管煤气站的生产、输送系统均应按规定设置放散管,且放散管至少高出厂房4米以上并具备防雨和可靠的防倾倒措施。
(二)制氧站安全技术管理(三)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跃,能助燃。
其强烈的氧化性有能促进一些物资自燃,是构成物质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1.站房建筑的布局(1)空分设备的吸气口应超过制氧(站)屋檐1米以上且离地面垂直高度必须大于10米。
空气应洁净,其烃类杂质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独立站(房)灌瓶间、实瓶间储气囊间应有隔热措施和防止阳光直射库内的措施。
(3)储瓶间应为单层建筑,地面应平整、防滑耐磨和不产生撞击火花。
2.设备设施空分系统中应无积灰,并定期检查;空分装置中的乙炔、碳氢化合物以及油含量应定期检测分析,并做好记录;凡与纯氧接触的工具、物质严禁黏附油脂;气体排放应引到室外安全地点,并有警示标记;氧气排放管应避开热源和采取防雷措施;氮气排放管应有防止人员窒息的措施。
3.瓶库(1)实瓶库存量不应超过2400只(2)空、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
其间距至少应为1.5m以上且有明显标记和可靠地防倾倒措施。
(三)空压站安全技术管理在空压站内,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储存到储气罐中,这时储气罐就成了一个具有爆炸危险的容器。
1.技术资料2.安全阀、压力表的年检饭拳法、压力表灵敏可靠,并定期校验。
储气罐上的安全阀和压力表很容易锈蚀,失去其可靠性。
因此要求每年检验一次并铅封,还应做好记录和签名。
3.安全防护(1)空压机皮带轮防护罩可靠。
(2)储气间噪声低于85dB(A),应有噪声监测部门的检测报告。
4.储气罐(1)储气罐无严重锈蚀。
每年应对储气罐进行一次除锈刷漆保养,进行测厚并记录。
(2储气罐支撑平稳,焊接处无裂缝、运行中无剧烈晃动。
(四)乙炔发生站安全技术由于乙炔气体具有爆炸极限范围宽、爆炸下限低、点火能量小等危险特性,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1.总体要求(1)乙炔站(房)的设计符合要求。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出、入站(房)必须登记,交出火种,穿戴必须符合规定;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记录齐全可靠。
(3)应建立各种相应的安全技术资料档案。
2.管道系统(1)管道、阀门应严密可靠,与乙炔长期接触的部件其材质应为含铜量不高于70%的铜合金。
(2)管道应有良好的导出静电的措施,应有定期测试记录。
(3)管道系统必须合理设置回火防止器,并保证可靠有效。
3.电石库房及破碎系统(1)库房应符合规定,通风良好,博阿证干燥,严禁积水,漏雨及潮湿。
(2)电石桶应保证严密,不允许空气与桶内电石长期接触。
(3)人力破碎电石时,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机械破碎电石时,应采用除尘装置,并及时清除粉末状电石,且按规定采用电石入水法4.安全措施(1)乙炔发生系统检修前必须采用惰性介质进行彻底置换,采样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
5.消防设施(3)严禁使用水、泡沫灭火器扑救着火电石,严禁四氯化碳等卤族类物质进入站房。
六机械制造场所的安全生产技术(一)采光对厂房一般照明的光窗设置要求:厂房跨度大于12米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窗户的宽度不应小于开间长度的一半。
多跨厂房相连,相连各跨应有天窗,跨域跨之间不得有墙封死。
车间通道照明灯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90%的车间安全通道长度。
(二)通道通道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
(1)厂区干道的路面要求。
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带部小于5米,有单向行驶标志的主干道不小于3米。
进入厂区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速限高牌、指示牌和警示牌。
(2)车间安全通道的路面要求。
通行汽车的宽度大于3米,通行电瓶车的德宽度大于1.8米,通行手推车、三轮车的宽度大于1.5米,一般人行通道的宽度大于1米。
(三)设备布局车间生产设备分为大、中、小型三类。
最大外形尺寸长度大于12米者为大型设备,6-12米者为中型设备,小于6米为小型设备。
(1)设备间距,大型设备大于等于2米,中型设备大于等于1米,小型设备大于等于0.7米。
大、小设备间距按最大的尺寸要求计算。
若大小设备同时存在时,大小设备间距按大的尺寸计算。
(2)设备与墙、柱距离,大型设备大于等于0.9米,中型设备大于等于0.8米,小型设备大于等于0.7米,(3)高于2米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护罩网,网格大小应能防止所运送物件坠落至地面,对低于2米高的运输线的起落段两侧应加设防护栏,栏高不低于1.05米。
(四)物件堆放(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入,白班存放量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量为加工量的2.5倍,但大件不得超过当班定额。
(4)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在跺底与垛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米,砂箱堆垛不超过3.5米(五)地面状态为生产而设置的深大于0.2米、宽大于0.1吗的坑、壕、池应有可靠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
第二节通用机械的安全技术通用机械式各行业加工的基础设备,主要有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冲剪压机械起重机械、铸造机械、焊接设备等。
1.机床危害因素有以下5类:1)静止部件的危害因素2)旋转部件的危害因素3)内旋转咬合4)往复运动或滑动的危害5)飞出物机床的常见事故:(1)设备接地不良、漏电,照明没采用安全电压,可发生触电事故。
(2)旋转部位楔子、销子突出,没加防护罩,易绞缠人体。
(3)清除铁屑元专用工具,操作者未戴护目镜,可发生刺割事故及崩伤眼球。
(4)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元防弯装置或托架,导致长料甩击伤人。
(5)零部件装卡不牢,可飞出击伤人体。
(6)防护保险装置、防护栏、保护盖不全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绞伤、碾伤。
(7)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符合规定,发生砂轮碎片伤人事故。
((四)金属切削机床常见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1)设备可靠接地,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2)模子、销子不能突出表面。
(3)用专用工具。
(4)尾部安防弯装置及设料架。
(5)零部件装卡牢固。
(6)及时维修安全防护、保护装置。
(7)选用合格砂轮,装卡合理。
(8)加强检查,杜绝违章现象,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二锻压与冲剪机械(一)锻压机械1.锻造车间里的主要设备有锻锤、压力机、加热炉等。
操作人员经常处在振动、噪声、高温灼热、烟尘,以及料头、毛坯堆放等不利工作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