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雕塑
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杨昕学号:201313010153 本学期的公选课我有幸选修了《中国古代雕塑赏析》这一门课程,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让我收获颇多。
除了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还知道欣赏一件雕塑作品需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并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课堂上,老师以权威的美术史论为基本线索,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和雕塑的基本全貌。
同时侧重于鉴赏,以图为载体,重在通过美术史的分析体会各时代以及种类雕塑的特点。
我们通过雕塑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感受雕塑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我认为中国古代雕塑不但具有装饰性、绘画性、意象性与柔和厚重性等特点,而且其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
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
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
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
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
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对中国古代雕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雕塑与绘画的不同,同时还体会了雕塑的艺术魅力,从而了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增加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