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图审查要点—景观

施工图审查要点—景观

景观专业施工图审查要点(住宅类)(满足打“√”不满足打“X”)项目名称设计单位分项序号审核项目设计单位审查情况城市公司设计管理部审查情况集团设计研发中心审查情况备注设计管控要求1 设计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2设计满足设计任务书及正弘X线产品配置及标准文件要求。

(详见附件)项目信息 3 建设单位、项目名称等信息准确无误,与公司确定的名称一致。

设计管控总说明4 图纸图签图号准确无误5 详图做法材质与总图表达一致6 建筑底层标高与建筑专业图纸一致7 地库顶板标高与建筑专业图纸一致8红线位置与建筑专业图纸一致,满足设计要求范围及退界要求。

9 地库范围线处遇硬质铺装景墙等节点需做加固处理10地库出入口、通风采光井、上人口与建筑图纸衔接做法合理无误。

11与建筑管网图纸核对井盖应避开地下构筑物,尽量放在绿化隐蔽位置,或路面做装饰井盖,禁止出现阴阳井盖。

总平面图12 施工图纸与方案设计表达一致13详细表达建筑正负零标高、一层所有室内地坪标高、所有建筑出口标高,车库坡道及旁边剪力墙标高,人行出口平台标高,通风口完成面标高,地库顶板标高,室外楼梯最下口标高(需与园林场地标高接平),结构柱下口标高(需低于园林场地标高)14 放线基准点以建筑点为准满足准确指导施工放线要求15放线图做到所有直线端点有坐标点,所有弧线段有圆心坐标及端点坐标。

竖向16车行道路纵坡≤8%;非机动车专用道路纵坡≤5%;人行道纵坡≤2.5%,消防登高面纵坡≤3%17 水景深度、防护墙体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18 覆土厚度满足地库荷载要求。

19 景观排水满方式满足景观面层无积水20 无交叉点道路每10米标注控制点标高。

21台阶的踏步高度(h)和宽度(b)两者的关系如下:2h+b=60-150px为宜,一般室外踏步高度设计为300px-400px,踏步宽度750px-875px。

低于250px的高差,不宜设置台阶,可以考虑做成坡道。

22所标注的标高要统一,禁止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同时出现。

23 场地标高与排水坡度无矛盾。

24 所有场地标高无漏标。

25 与景观标高关系满足无倒灌不影响视线及通风采光要求设计单位城市公司设计管理部集团设计研发中心26 标注所有标高点之间的排水横坡、纵坡坡度及坡向(横坡≥1%,纵坡≥5‰)。

27 主体周边排水需与建筑专业结合,确保楼周无积水渗水现象。

(设置散水或截水沟时由建筑图纸深化。

)材质28 重点区域选择高档材质,次要区域需考虑对成本的控制29车行区域铺装材质的厚度需强化,可采用50mm厚石材;人行区域可采用30mm厚石材;压顶区域可采用50-100mm 厚石材。

30 室外无采用无防滑措施的光面石材、地砖、玻璃等。

31以本地材料为主,广场等处要给出做法或图案大样,如图案中有异型的面层材料,要给出异型的面层材料的大样图(要标明详细尺寸)。

32减少对铁艺、木材的使用。

铁艺采用成熟工业产品,剩余部分铁艺必须严格按规范的防锈处理工艺流程来进行防锈处理。

33儿童区、老人区的铺地采用选用塑胶地垫等质地较软的材料,塑胶地垫厚度≥13mm。

(国标:用于比赛的塑胶跑道的厚度不小于13mm)34其他详见《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路面分类及适用场地。

入口、围墙35 设计满足正弘住宅大门围墙标准化文件,详见附件。

消防36满足消防规范,考虑与规划消防线路的衔接,满足消防验收要求。

37消防车道行车路线遇通过装饰构筑物、架空层等,其净高、宽≥4m。

38 消防车道跨地库边界时,结构需做加固设计39消防车道、扑救面应满足重型消防车道满足消防车的荷载要求。

40 路宽、转弯半径、回车场尺寸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道路41车行道车行出入口设置减速带42与整体道路系统的衔接,充分考虑人车分流的设置。

43路沿石设置应注意其体量控制,净高度8-12cm。

靠园路一侧做倒角处理。

44路宽、转弯半径等需满足车行的需求。

单行道4m,双行道6m,转弯半径≥6m45人行道园区内人行道的宽度以及与底层住户门窗之间的距离。

46道路交叉口的处理需人性化,以免给后期带来不必要的破坏。

47单元入口面层及基础做法表达完整。

(出建筑门厅外平台景观图纸均需显示做法及基础)48 主要节点需考虑残疾人通行道49 园路应每隔4-6m 留伸缩缝。

水景50以点式水景为主,当体量较大时需考虑枯水期效果(水资源优势项目除外)51 水深小于等于50cm,超过此深度时加设栏杆。

52 水景体量需与地库结构相结合。

设计单位城市公司设计管理部集团设计研发中心53 泵坑大小需结合水景形式及流量进行合理计算54 泵坑位置需隐藏或美化处理活动场地55儿童活动场地面积单户占比≥0.25㎡,服务半径50-100m (参照建业标准)56活动场地距离水景、配电箱、人防及采光井等应≥2m,且有植物或安全隔离设置57 场地地面坡度应≤5%58 场地内避免设置台阶59 活动设施摆放保证安全距离60 出入口禁止与车行道衔接。

61 活动场地距建筑应≥6m,当无法满足时考虑消噪措施。

62冬至日上午10点至下午16点期间,活动场地内建筑阴影面积小于该场地面积的40%,夏季通过植物配置遮阴面积达到70%。

(参照建业标准)63老人活动场地面积单户占比≥0.25㎡,服务半径200m(参照建业标准)64 慢跑道总长度不宜小于200m65 近人尺度硬质材料需做倒角处理。

66跑道地面需设计刻度,且与园路材质或形式做区分,周边需设置休息热身区构筑物67充分考虑与一二层住户之间关系,避免造成视线采光影响。

68 墙面采用干挂方式时需出示干挂节点详图69构筑物高度建议2.4-3.m,宽度宜在2.4-3.6m,立柱间距宜在3m左右(设计有特殊需要的除外)70亭的高度宜在2.4-3m,宽度宜在2.4-3.6m,立柱间距宜在3m左右(设计有特殊需要的除外)71地库及上人口顶棚考虑结构稳固,挑檐需伸出地库入口排水沟,72(非钢结构)装饰材料需控制立面饰材与压顶的对缝处理,转角需出大样和技术、效果要求,压顶与立面饰材有凹槽的需出C型槽大样或勾缝的尺寸。

水73给水绿化取水口设置要求取水方便,辐射半径≤20m74拖布池结合单元垃圾桶位置设置,净尺寸为300*300mm深度约400mm75 硬质和绿地的汇水流向一致76泵坑大小及水泵参数根据水景形式进行计算,并考虑地库荷载要求。

77排水景观排水图纸与室外雨污水图纸交接关系协调一致,标高及走向一致、与其他官网无冲突。

78景观水池的放空管及溢水管设置合理,并接入雨水管网。

79存在明显高差的场地边界处需设置排水沟,如地下车库出入口、台阶低处、下沉广场周边等。

80排水沟需表达沟底最浅和最深的高度,排水沟总图需有沟底控制点标高,并标注排水坡度及坡向,其结果需满足对沟深度的控制。

81雨水口设置位置与铺装形式结合,数量需满足排水需求。

设计单位城市公司设计管理部集团设计研发中心82 路面排水方向与路面标高无矛盾,道路面层标高满足向雨水口方向找坡1-2%坡,无雨水口高于路面。

83 车行道和消防车道上的雨水口、沟盖板需考虑承重,满足荷载需要。

84 各类管井、雨水井详图,管道过道路埋深不足时包固详图,管材、管井选型等说明完善、图纸表达清晰。

85 各类管井盖板详图与景观其他图纸相匹配。

86 排水管径需≥160mm电87符合电力设计规范及《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第12条找,照明要求88计量配电总箱满足当地供电局要求,位置选取合理,建议布置于隐蔽或绿化遮挡区域。

89电缆电线型号规格,联结方式;配电箱数量、形式规格符合用电要求90 线井中各回路应表明用途,方便后期检修。

91草坪灯、路灯、庭院灯、水景灯、泛光灯、围墙灯应分为不同回路,可单独控制,并设时控开关。

92在无隔离、易于接近或者参与性较强的水景,设置灯具时必须复核图纸确定采用安全电压。

93 水下灯、潜水泵的电源管路已做好等电位。

94 接地系统与小区系统保持一致,相应接地极做法明确。

95 各路回电设置漏电保护。

96灯具形式需考虑美观实用性,照度需达到夜间照明需求。

庭院灯建议50-70w节能灯,间距约15-25m。

97灯具位置需与智能化标识等相关图纸结合,满足指引,视线距离要求。

98台阶附近应设照明装置,人员集中的场所可在台阶踏步上暗装地灯。

99 草坪灯布置需与灌木结合布置,尽量做到见光不见灯100路灯、射灯,泛光灯不可设置于低层住户靠窗位置造成光污染。

101 所有回路编号明确,且无重复。

102 核定超长距离回路的电压损失103 灯座基础需做到不外露智能化104提供背景音乐点位图,尽量布置于不影响声线的隐蔽位置。

105与智能化专业图纸核对保证智能化系统图纸与景观图纸相协调软景106总体要求绿地率需达到经济技术指标要求107除特殊要求,植物配置以自然种植为主,层次要满足大乔、小乔、花灌木、球类、地被、草坪五个层次。

108 乔灌比例约为1:3109植物种植位置选择要求不影响业主室内采光通风及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

110 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需结合搭配种植设计单位城市公司设计管理部集团设计研发中心111 品种要求以本土植物为主的前提下尽量多样化,着重选择成活率高、耐修剪或易修剪类植物。

112 道路边禁止使用栾树等容易发生病虫害树种113 未选用有毒有刺有难闻气体挥发及飞絮等含不利因素的植物114 人流集中区及儿童活动区附近不可设计有刺及结果类植物。

115 园区内禁止使用松、柏、柳类植物116 1.2m以下球类植物不可超过总球量的三分之一117 种植位置不影响行人、符合行走习惯,符合植物生长习性。

118 乔木群植应考虑树下满植麦冬,禁止大面积露土。

119 植物与地下管线的距离要求满足《城市道路绿化》规范要求120 核对综合管网的走向及标高,有乔木栽植的地方,控制最浅埋深的管标高不低于70cm。

121 大乔种植位置与建筑图纸符合满足地库荷载要求122 是否有对顶板产生破坏作用的植物123 核对建筑图纸有无设置排水层,排水是否顺畅124 草地与硬质交接处标高需比硬质低4-5cm或沿路边设置收水槽,避免道路被园土污染125苗木表景观施工图中“绿化种植设计”中的平面图须与苗木表对应126 乔木规格注明:高度、冠幅、胸径,行道树分支点(备注:修剪后尺度要求)127 灌木规格注明:高度、冠幅、地径128 地被规格注明:高度、冠幅、单平米数量、修剪要求129 蔓生植物要求注明枝长,丛生植物要求注明最少枝条数及冠幅、高度。

130乔灌木底图是否为最终平面图131 主要节点乔木规格需达到约25-30cm胸径,高度10以上132 行道树分枝点需保持一致,树高需大于4米,间距根据冠幅控制在3-5米。

133 小环境内生态特性是否适合植物种类生长习性(如广玉兰避免栽植与风口处)134 规格是否满足消防等规范要求135 植物种类、规格、数量表达完整一致136 覆土厚土满足栽植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