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工程多项选择习题-练习

土方工程多项选择习题-练习

1.建筑施工中造成边坡塌方的原因有()。

A 挖土速度过快B 边坡太陡C 开挖深度太大D 土质变软E 雨水渗入边坡。

2.防止流砂现象的方法有()。

A打板桩法 B 水下挖土法 C 土层锚杆法 D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E 地下连续墙法3.土方边坡坡度的大小主要与()等因素有关。

A 土质B人员素质 C 开挖深度 D 开挖方法 E 开挖速度4.土方边坡坡度的大小主要与()等因素有关。

A机械种类 B 开挖方法 C 边坡留置时间的长短 D 边坡附近的各种荷载状况及排水情况 E 地下水位高度5.土的物理性质包括()。

A 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B 土的天然含水量C 土的孔隙率和孔隙比D 土的可松性E 土的粘聚性6.填土压实的影响因素有()。

A 压实功B 土的含水量C 压实机具D 每层铺土的厚度 D 压实遍数7.填土压实的方法有()。

A 机械压实B 碾压C 夯实D 振动压实E 人工压实8.以下关于锤击沉桩(打桩)正确的叙述有()。

A当桩的中心距小于或等于4倍桩边长或桩径时,应考虑打桩顺序;B 打桩顺序有中心向两侧对称施打、由中间向四周施打和分区段施打;C 打桩时宜用重锤低击;D 打桩时宜用重锤高击;E 锤击沉桩结摩擦桩不适宜。

9.造成边坡塌方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他们是()。

A 挖土速度过快B 边坡太陡C 开挖深度太大D 土体的剪应力增加E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的内摩阻力和内聚力)降低。

10.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时,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有()。

A 当土体含水量大且不稳定时,应采取加固措施B 深基坑一般采用“分层开挖,先撑后挖”的原则C 开挖时断面、标高大体应准确D 严禁过度超挖E 若开挖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上,应采取降水措施后开挖。

11.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时,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有()。

A 当土体含水量不大且稳定时,应采取加固措施B 深基坑一般采用“分层开挖,先挖后撑”的原则C 开挖时断面、标高应准确D 严禁超挖E 若开挖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下,应采取降水措施后开挖。

12.土的按几何特征可以分为以下类()。

A 场地平整土:厚度≤300mm的就地挖填找平土。

B 挖地槽土:长度≥3m,长度≥3宽度的土。

C 挖土方土:挖方量在50000m3以上。

D 挖地坑土:坑底面积≤20m2, 长度<3宽度的土。

E 挖基坑土:坑底面积≥20m2, 长度>3宽度的土。

13.土的最佳含水量指()。

A 相同夯击能下,土能获得最大密实度的含水量B 相同夯击能下,土能获得最小密实度的含水量C 土能获得相同密实度,而所需夯击能最小的含水量D 土能获得相同密实度,而所需夯击能最大的含水量E 都不准确14.场地标高的确定原则有()。

A 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B 充分利用地形(如分区或分台阶布置),减少挖填方工程量C 场地内的挖、填土方量力求平衡,使土方运输费用最少D 要有一定泄水坡度(≥2.00%),满足排水要求E 要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

15.初步确定的场地设计标高(H O)仅为理论值。

实际上,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对其进行调整()。

A 土的压实度B 土的含水量C 土的可松性影响D 取土或弃土的影响E 考虑泄水坡度对设计标高的影响16.地面水的排除一般采用()等措施。

A 排水沟B 降水井C 集水井D 截水沟E 挡水土坝17.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但深度不宜超过下列规定():A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B 硬塑、可塑的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C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D 坚硬的粘土2.0mE 都不是18.开挖较窄的沟槽多用横撑式支撑。

根据施工时的具体情况,横撑式支撑可按()方式选择A 湿度小的粘性土挖土深度小于3m时,可用断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B湿度小的粘性土挖土深度小于2m时,可用断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C 松散、湿度大的土可用连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挖土深度可达5m;D 松散、湿度大的土可用连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挖土深度可达6m;E 对松散和湿度很大的土可用垂直挡土板式支撑,挖土深度不限。

19.根据土质情况及坑(槽)深度,在坑边堆土,如下说法正确的有()。

A 在坑顶两边一定距离(一般为1.2m)内不得堆放弃土;B 在坑顶两边一定距离(一般为1.0m)内不得堆放弃土;C 在安全距离外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D 在安全距离外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8m;E 超过堆土的安全距离和安全高度,则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性。

20.深基坑一般采用()的开挖原则。

A 分层开挖B 先撑后挖C先挖后撑 D 无序开挖 E 爆破作业21.地基验槽工作由施工单位组织,参加单位有()等。

A 建设单位B 监理单位C设计单位 D 地勘单位E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22.地基验槽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等。

A 对基坑(槽)地质、土质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B 观察地质、土质是否与地勘资料相吻合;C 借助钎探,检查有无软卧层存在;D 全面检查基坑(槽)底面标高、平面尺寸;E 检查相关单位的资质和参加人员的资格。

23.地下水降排水方法有()两类。

A 明沟排水法B 降水井法C 集水井法D 轻型井点法E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24.关于设置明沟排除地下水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A 排水沟距基础边缘0.5~0.8m;距坡脚0.3~0.5mB 排水沟底宽≥0.3mC 集水井每隔20~40m设置一个D 集水井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1.0~1.2mE 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井底应低于坑底l~2m,并铺设0.3m碎石滤水层。

25.关于土方回填,下述正确的说法有()。

A 尽量用粘性土填筑。

B 尽量采用同类土(原槽土)填筑。

C 如采用不同土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

D 如采用不同土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

E如采用不同土填筑时,应将各种土混匀在一起使用,以免填方内形成水囊。

26.填方和柱基、基坑、基槽、管沟的回填,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A 取样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

B 取样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8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

C 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

D 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12g/cm3。

E 不合格的点位不应集中。

27.土方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时应具备并检查的技术资料有()。

A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B 地基验槽记录。

C 土方回填干土质量密度测试报告。

D图纸会审记录。

E 土方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8.土方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有()等。

A 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

B 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l0m。

C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

D 起吊设备距坑边一般不得少于1.5m,坑内人员应戴安全帽;坑(槽)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1m 以外堆土,其高度不宜超过1.8m。

E 坑(槽)、沟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l.5m,危险时必须加固。

29.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的原则。

A地放坡开槽 B 开槽支撑 C 先撑后挖 D 分层开挖 E 严禁超挖30.桩基础的质量检验有两种基本方法,它们是()。

A 无破损静载试验法B 破损静载试验法C 无破损动测法D 破损动测法E A+B和C+D31.桩基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时应具备并检查的技术资料有()。

A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B 建筑施工图C 图纸会审纪要D 设计变更E 材料代用通知单32.桩基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时应具备并检查的技术资料有()。

A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执行中的变更情况。

B 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桩位复核签证单。

C 制作桩的材料试验记录,成桩质量检查报告。

D 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E 群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33.桩基础可分为()。

A 摩擦型桩B 端承摩擦桩。

C 端承型桩D 摩擦端承桩E 送桩34.在高层建筑施工时,为保护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不受破坏,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

A 降水B 排水C 监测D 支护E 加固35.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泥浆的作用为()。

A 防渗B 固壁C 携砂D 冷却E 润滑固壁、携砂、冷却和润滑,其中以固壁作用为最重要。

36.地下连续墙施工用泥浆中的掺合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其作用是调整泥浆的比重、粘度、凝胶化倾向、失水量、钙离子含量,防止渗漏等。

A加重剂 B 减水剂 C 增粘剂 D 分散剂 E 堵漏剂37.以下关于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施工叙述正确的有()。

A 成槽后,要将槽底残渣清除干净,才可下放钢筋笼。

B 钢筋笼尽量按单元槽段组成一个整体。

C 为了保证保护层达到规定厚度,可在钢筋笼外侧焊接上用带钢弯成的定位块。

D 为了不使钢筋卡住导管,应将竖向主筋放在内侧,横向副筋放在外侧。

E 为了不使钢筋卡住导管,应将横向副筋放在内侧,竖向主筋放在外侧。

38.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产生的()对周围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管线有很大的影响。

A 噪音B 土体位移C 土体隆起D 土体沉降E 振动39.在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措施,以保护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不受破坏,防止土壁塌方。

A 监测B 巡视C 旁站D 支护E 加固40.深基坑土钉墙支护的构造要求有()。

A 土钉墙的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2。

B 土钉水平间距和竖向间距宜为1m~2m。

C 土钉倾角宜为50~200。

D 土钉长度为开挖深度的0.5-1.2倍。

E 土钉墙的厚度不小于120mm。

41.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的构造应符合的要求有()。

A 成孔直径宜取70mm~120mm;B 土钉钢筋宜采用HRB400、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宜取16mm~32mm;C 应沿土钉全长设置对中定位支架,其间距宜取1.5m~2.5m;D 土钉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0mm;E 土钉孔注浆材料可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不宜低于30MPa。

42.钢管土钉的构造应符合的要求有()。

A 钢管的外径不宜小于48mm,壁厚不宜小于3mm;B 钢管的注浆孔应设置在钢管里端1/2~2/3L范围内(L为钢管土钉的总长度);C 每个注浆截面的注浆孔宜取2个,且应对称布置;D 注浆孔的孔径宜取8mm~12mm,注浆孔外应设置保护倒刺;E 钢管土钉的连接采用焊接时,可采用数量不少于3根、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沿截面均布拼焊,双面焊接时钢筋长度不应小于钢管直径的2倍。

43.土钉墙高度不大于12m时,下面关于喷射混凝土面层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 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宜取80mm~100mm,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B 喷射混凝土面层中应配置钢筋网和通长的加强钢筋,钢筋网宜采用HPB235级钢筋,钢筋直径宜取6mm~12mm,钢筋网间距宜取200mm~250mm;C 上下段钢筋网间的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D 加强钢筋的直径宜取12mm~16mm;E 加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土钉杆体截面面积的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