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大纲及教学计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大纲及教学计划

深圳市全民素质提升计划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管理类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

因为有关企业的人、财、物等各种职能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成了这类专业的基本内容,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职能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和特殊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

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就是针对企业中人力这一特殊资源的规划和设计、选拔和获取、保持和激励、控制和协调以及培训和开发等内容展开。

本课程全面介绍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岗位分析、招聘与流动、培训、绩效考评、薪酬与福利、劳动关系管理等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树立现代人力资源观念;制定与实施招聘计划的程序和方法;
二、教学要求
本课程9学分,学期总课时为54学时,开设周期为2个月。

《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事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所必须掌握理论和技能要求中的核心部分之一。

本专业学生应在对人的行政管理方面,学习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技术,在招聘、录用、培训、激励、考核、薪酬、企业文化等环节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能进行基本的操作和监管,并具备接人待物,激励自我和
他人的基本素质。

本课程试图从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树立人力资源的理念;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活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不同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差异,让学习者在以后工作当中能熟练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教学辅导:教学辅导以远距离辅导为主,面授辅导为辅。

并提供网上、电话教学指导,对本课程的课程进度、重点和难点进行全方位指导,为学生提供答疑、讨论和进行课程学习交流。

2、面授辅导:主要依靠各教学单位的辅导教师,紧紧抓住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辅导讲解。

面授辅导应逐步摆脱以重复讲解课程内容为主的状况,要向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自我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为目标。

3、学生自学:自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教师的辅导课,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更应重视自学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变革,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学习。

4、教学研讨:为保证本课程教学活动正常有效开展,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对本课程进行认真教学研究,并参加本课程的各种教研活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教研室及责任教师联系,协商解决。

第二部分教学实施方案
本课程教学以面授教学为主要形式。

文字教材使用的是由秦志华编写的,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网上辅导是文字教材的配套教材,主要讲授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以强化学员所学知识为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学学时分配
章序号章节名称课内学时数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6
第一章人员招聘与配置7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13
第四章绩效管理12
第五章薪酬管理 6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6
复习 2
合计54 第三部分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
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
第二单元工作岗位设计
第二节企业劳动定员管理
第一单元企业定员人数的核算方法第二单元定员标准编写格式和要求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
第四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
第一单元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
第二单元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控制
教学目标:
1、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理论。

2、掌握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内容、作用与程序,以及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掌握企业定员的概念、作用、原则和方法,以及定员标准的编写。

4、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特点与构成。

5、掌握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则、要求和步骤。

6、掌握人力资源费用审核的概念、要求方法与程序,费用控制的作用与程序。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
第一单元招聘渠道的选择和人员招募的方法
第二单元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
第三单元面试的组织与实施
第四单元其他选拔方法
第五单元员工录用决策
第二节员工招聘活动的评估
第三节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一单元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
第四节劳务外派与引进
教学要求:
1、掌握员工招聘渠道的分类与选择;各种员工招聘方法的程序和要求;
对应聘者初步筛选的方法;员工录用的三种策略;员工招聘活动的评
估方法。

2、掌握人力资源空间配置的方法。

3、掌握人力资源时间配置一级劳务外派与引进的管理程序和方法。

第三章培
训与开发
第一节培训管理
第一单元培训需求的分析
第二单元培训规划的制定
第三单元培训组织与实施
第四单元培训效果的评估
第二节培训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推行
教学要求:
1、掌握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作用、内容、基本工作程序和方法;
培训需求分析信息的收集方法、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培训规划的内
容;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步骤与方法。

2、掌握员工培训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工作程序和方法;
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准备工作。

3、掌握培训效果的信息种类,收集渠道及评估指标;
收集培训效果信息的方法及培训效果跟踪与监督的基本工作程序和方法。

4、掌握选择培训方法的基本工作程序,一级各类培训方法的内容和优缺点,
员工培训基本原则、培训制度的内容。

第四章绩效管理
第一节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与开发
第一单元绩效管理的设计
第二单元计算管理的运行
第三单元绩效管理的开发
第二节绩效管理的考评方法与应用
第一单元行为导向型主管考评方法
第二单元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方法
第三单元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企业绩效管理的五个阶段的具体程序、步骤和方法,以及实施的具体要求。

2、了解如何保证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3、掌握绩效考评的具体方法和应用。

第五章薪酬管理
第一节薪酬制度的设计
第一单元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
第二单元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程序
第三单元工资奖金制度的调整第二节工作岗位评价
第一单元工作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
第二单元工作岗位评价指标与标准
第三单元工作岗位评价方法与应用
第三节人工成本核算
第四节员工福利管理
第一单元福利总额预算计划
第二单元各类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核算
教学要求:
1、了解薪酬管理的原则和基本内容。

2、掌握各项薪酬制度的起草方法,如何对岗位信息做出计算和评价等。

3、了解人工成本的概念、构成和影响因素;
掌握合理人工成本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企业福利总额预算计划的编制方法。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第二节集体合同制
第三节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
第四节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第五节工作时间与最低工资标准第一单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教学要求:
1、了解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集体合同制度的内容和订立额程序。

2、掌握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和制定;
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3、了解工作时间和最低工资标准的管理。

4、了解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与工伤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二、教学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