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期末复习指导1.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功能?答:社区是指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进行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活动区域。
社会的功能:1,政治功能;2,教育功能;3,服务功能;4,娱乐功能;5,凝聚功能。
2.社区有哪些构成要素?答:1,地域要素;2,人口要素;3,区位要素;4,结构要素;5,社会心理要素;6,约束要素;7,物质要素。
3.什么叫社区管理?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社区管理是指在街道范围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组织管理;2,社区党建管理;3,社区服务管理;4,社区文化、教育管理;5,社区环境管理;6,社区治安管理。
4.社区管理的原则是什么?答:社会管理的主要原则有:1,全体利益原则;2,自治和自助原则;3,组织和教育原则;4,协调性原则;5,前瞻性原则。
5.社区管理的体制是什么?答:社区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同个方面:1,管理重心下移,社区的功能增强;2,“条包块管,以块为主”的管理格局;3,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4,建立行政、经济、法律三大手段并举的运作机制。
6.社区规划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答:在社区规划中,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第一,一切为了人的需要的满足。
第二,社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三,社区应该做到塑造人、陶冶人、提升人。
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如为论述则加以下内容。
在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思想指导下,为了满足居民(村民)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规划设计的时候,使社区“多功能化”。
今天的社区不能只具备单一的居住功能,而应当集居住、休闲、娱乐、审美、卫生保健、科学生活、环境美化、净化心灵等多种功能,以满足居民在安全、方便、舒适、自我价值等多方面的需要。
7.如何在社区管理中做到“小政府、大社会”?答:为了做到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最关键的是机构要精简、管理要统一、效能要高。
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按照下面的总体思路去规划社区的管理机构:第一,纯粹的行业行为由企业承担;第二,半行政化的服务行为由中介组织承担;第三,政府直接办的经济实行政企分开;第四,社会职能转交给社会组织。
8.社区景观包括哪此内容?什么是社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答:社区景观是指社区的外在景色,是一个社区的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的结合,是人类精神和理想在社区领域的具体体现,包括活动景观和实质景观两大类。
活动景观,主要包含的是市民的日常生活、公共活动、节日集会等反映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艺术传统、风俗习惯等浓厚生活气氛的内容,它表现为动态的“物”。
实质景观指的是社区和自然环境、文化古迹、建筑群以及道路等社区各项功能设施的总体,它表现为静态的“物”。
自然景观指的是自然界中原有的山川、河流、地形、地貌、植被及一切生物所构成的地域空间景观。
人工景观主要包括有社区空间结构(街道、广场)、建筑形态以及社区街廊设施(社区街具、雕塑等)。
9.目前社区中有哪些主要管理机构?答:社区内具体的组织机构包括街道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居民自治性组织及中介组织等。
10.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物业管理涉及的领域广泛,其基本内容按服务的性质和提供的方式可分为常规性的公共服务、针对性的专项服务和委托性的特约服务三大类。
11.街道委员会的职能是什么?答:1)街道办事处主持城市社区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履行了行政职能。
2)街道主持社区工作的规划与操作,履行了事业职能。
3)街道主持社区工作的资源开发,履行了经济组织的职能。
12.居委会的功能趋向。
答:居委会的功能趋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社会治安的维护者;2)居民安居乐业的服务者;3)居民意愿的传递者;4)居民自我管理的组织者。
13.高度的法律意识对社区管理者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答:第一,它为社区管理行为提供法律监控;第二,它能为社区管理的合法行为提供法律保护的依据,减轻或减少社区管理的损失;第三,它还有助于调解社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各种纠纷;第四,它有助于社区管理者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
14.社区从业人员应具备哪些道德修养?答:1)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革命情操,诚实严谨,恪尽职守的态度,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的作风。
2)在代表党和政府有效地进行各种关系的协调中,不牟私利,不循私情,为人正直,处事公道,讲究信用,遵纪守法。
3)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责,恪尽职守,能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
4)勤奋学习,钻研业务,积极进取。
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岗位职业。
5)积极主动地联系群众,认真、耐心地听取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5.社区管理者为什么要注意个人形象?答:作为社区管理者,其与各类公众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很多,他们的个人形象往往会极大地影响着管理目标的实现。
因此,社区管理者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形象。
社区管理工作对其从业人员要有体形、长相、仪表、风度等素质的要求。
社区管理是一种塑造形象的行为,社区管理人员的形象应该首先塑造好,个人形象不佳的人固然不宜当社区管理者,但“奶油小生”、打扮妖艳的女郎也不会讨人喜欢。
社区管理者应该衣冠整洁、举止大方,一言一行都表现出积极、认真、向上的精神风貌。
社会管理者应无人为的个人形象缺陷,是其做好社区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
16.什么是文明社区?创建和管理文明社区的措施有哪些?答:文明社区是以行政区划的街道(镇)为载体,以地域内的所有单位和居民的共同参与为主体,以提高社区成员素质为目标,以环境优美、生活安定、服务完善、风气优良、组织健全、治安良好、教育全面、文化丰富为特征,广大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创建和管理文明社区的措施:1)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强化社区管理职能;2)开展社区同创共建,实现社区资源共享;3)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努力提高创建实效;4)充分依靠社区群众,发挥党员模范作用;5)加强分类指导,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17.文明社区的内容体系是什么?答:文明社区的内容体系按照内容特征可细化为以下八个方面:1)社区意识。
2)社区共建。
3)社区教育。
4)社区文化。
5)社区服务。
6)社区环境。
7)社区安全。
8)社区风尚。
18.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区的“两个文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社区意识。
答:物质文明主要指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况,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而来而产生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富裕,标志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精神文明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主观世界的改造,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所取的成果。
“两个文明”主要指社区内物质财富的增长与富裕,及以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为内容的社区物质文明建设,和以社区内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为内容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局面。
社区意识是指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文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体现。
19.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居委会主任?等老师提示再做。
20.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街道办主任?等老师提示再做。
21.社区文化包括哪些内容?答:社区文化应当包括以下10个基本方面的内容:1)公益活动;2)演出文化;3)娱乐文化;4)民俗文化;5)群体文化;6)科普文化;7)专题文化;8)休闲文化;9)企业文化;10)观念文化。
22.论述城市社区文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答:城市社区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思想认识不统一。
一是在属性上把社区文化与群众文化或群众文艺等同起来;二是在功能上把社区文化仅看作是丰富社区成员文化生活,或者说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三是在形式上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就是开展各项活动;四是在操作上认为社区文化只是群众文化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无关;五是在方法上忽视不同社区成员的不同精神文化需求。
第二,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不强。
一是参与社区生活的面不够。
二是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下降。
第三,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第四,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第五,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不足。
第六,社区文化人才匮乏。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的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正处理困境之中。
随着社区文化在社区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必须在社区管理中更加重视对社区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把社区文化当作社区建设的首要目标。
为此,必须努力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对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要有深刻的认识。
第二,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意识。
为了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度,应当努力做到:1)加强社区文化服务,他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切实解决社区成员最关注的问题。
2)针对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
3)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形成社区文化特色。
第三,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第四,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投入的力度,完善有关的文化管理政策。
第五,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应重视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做到力量互补。
23.论述农村社区文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答:农村社区文化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农村文化机构的滑坡。
第二,社区的观念文化落后。
第三,以社区文化的监管不力。
第四,各种落后的丑恶现象孳生蔓延。
第五,不良生活习惯继续存在。
第六,与城市社区的差距较大。
总而言之,农村社区和小城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落后局面是相当令人担忧的,它成了一个很大的盲区。
我国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社区和小城镇社区,如果这些社区的文化管理不跟上去,会大大地影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第一,首先必须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和小城镇社区的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战略意义。
第二,农村社区的文化发展应当以小集镇为辐射中心,把小城镇的社区文化发展放在优先位置。
第三,应当大力借鉴城市社区中心文化发展的经验。
第四,现代农村社区和小城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农村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社区和小城镇社区文化基地设施的投入,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文化基础设施落到实处。
第六,农村社区和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重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