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二 元素和化合物

专题二 元素和化合物

专题二元素和化合物一、选择题1.[2012·黄石]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能去除油污,可做炉具的清洁剂B.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C.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2.[2012·苏州]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D) A.CO2B.HClC.NaCl D.CaO【解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Ca(OH)2。

3.[2011·德州]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A.某同学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pH试纸上,测定其pHB.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C.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D.为使农作物高产,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解析】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生活污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水污染;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应适量施用。

4.[2011·临沂]下列各组物质中,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D) A.铁与硫酸铜溶液B.氢氧化镁与稀盐酸C.碳酸钠与稀硫酸D.氮气和氧气【解析】氮气和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相互之间不反应。

5.[2011·无锡]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C) A.H2O2→O2B.CO2→COC.S →H2SO4D.P →P2O5【解析】硫被氧化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6.[2012·广州]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B) A.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解析】盐酸能与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但是无明显现象;把二氧化锰加入两种液体中,冒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现象的是水;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都不溶于水,无法区分;铜不能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无法区分。

7.[2012·桂林]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C) A.钢铁生锈是缓慢氧化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D.及时擦干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可防止自行车生锈【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8.[2011·达州]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 A.CO2中混有CO(点燃)B.Cu粉中混有CuO(稀硫酸)C.CO中混有CO2 (氢氧化钠溶液)D.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铁吸引)【解析】二氧化碳中含有一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不易点燃一氧化碳。

9.[2011·娄底]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

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A.A>C>B B.C>A>BC.C>B>A D.A>B>C【解析】A、C比铜活泼,B不如铜活泼;A比C产生氢气快,说明A比B 活泼。

10.[2010·桂林]小红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图Z2-1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相同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C)图Z2-1A.装置Ⅰ的铁钉一侧的液面一定会上升B.装置Ⅰ、Ⅱ中的铁钉都被腐蚀C.比较铁钉一侧的液面,装置Ⅱ比装置Ⅰ的高D.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解析】装置Ⅰ的铁钉会生锈,消耗了氧气,左侧液面升高;装置Ⅱ浓盐酸有挥发性,左侧液面不会明显升高;装置Ⅲ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铁几乎不会被锈蚀。

11.[2011·苏州]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 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D.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解析】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时会产生碳酸铵,碳酸铵分解为氨气,散失肥效。

12.[2012·盐城]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 金属R可能是铝C. 金属R活动性比Cu强D. 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解析】铝的化合价是+3价,而R的化合价是+2价。

13.[2012·连云港]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D) A.HCl、Ca(OH)2、NaNO3B.NaCl、K2CO3、H2SO4C.HCl、BaCl2、CuSO4D.KNO3、NaOH、Na2CO3【解析】因HCl和Ca(OH)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大量共存;因K2CO3和H2SO4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钾、水、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因BaCl2和Cu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不能大量共存;因KNO3、NaOH、Na2C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14.[2011·徐州]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A.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解析】中和反应需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除了金属外还可能是碳酸盐。

15.[2010·烟台]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Z2-2所示。

则X是(C)图Z2-2A .水B .澄清石灰水C .纯碱溶液D .稀盐酸【解析】加入过量的x 后溶液的pH 大于7,说明加入的物质是碱性物质,由图中信息可知,若加入氢氧化钙,pH =7后会一直升高,而加入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pH 升高,后与氯化钙反应,当氯化钙反应完全后pH 再升高。

16.[2011·眉山]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如图Z2-3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点燃”两字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记。

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 B )图Z2-3A .此反应为H 2 + Cl 2=====点燃2HCl ,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1∶2C .生成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pH <7D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但必须有助燃物质,如Cl 2【解析】助燃剂不一定是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为1∶1∶2,质量比为2∶71∶73。

17.[2012·鸡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B )图Z2-4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B.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石灰水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D.向pH=13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解析】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不能溶解,质量分数不变;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石灰水,盐酸和石灰水先反应,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

18.[2010·镇江]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D) A.NaOH、NaCl、MgCl2、HClB.Na2CO3、稀H2SO4、稀HCl、NaNO3C.Na2SO4、BaCl2、KNO3、NaClD.K2SO4、Na2CO3、BaCl2、稀HNO3【解析】利用两两反应分析D选项中能相互反应生成沉淀的是Na2CO3和BaCl2,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HNO3,能和稀HNO3反应生成气体的是Na2CO3。

19.[2010·兰州]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Z2-5所示。

箭头代表水流方向。

如果在a处取得水样经检测只有少量OH-、SO2-4。

在c处取得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NaCl。

则b处水中含有的物质应是下列哪一组(C)A.MgSO4、NaClB.H2SO4、Ba(NO3)2C.BaCl2、HClD.H2SO4、MgCl2【解析】经过b出后除去了SO2-4,中和了OH-,由于只得到NaCl,所以b 处的废液中阴离子只有Cl-。

20.[2012·玉林]某粗盐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Mg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H2O溶液;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⑤蒸发;⑥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⑦加适量的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A. ②①③⑥④⑦⑤B. ②①⑥③④⑦⑤C. ①⑥⑦②③④⑤D. ⑥②①③④⑤⑦【解析】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③⑥④⑦⑤。

二、填空题21.[2012·怀化]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__稀盐酸;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 =__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__。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Na2CO3 ,C的用途是建筑材料(合理即可) (只要写一种)。

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2+Ca(OH)2 ===CaCO3↓+H2O__。

22.[2010·长春]将稀盐酸、Na2CO3溶液、Ca(OH)2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1)得到的固体A是__CaCO3__;(2)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Na2CO3: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稀盐酸,始终没有气泡冒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