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授课授课内容: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爱国主义的内涵;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3、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难点:1、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互动交流等。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她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伟大的音乐家肖邦,年轻时就已经很有名了。
当时,波兰正遭受沙俄的侵略,出于对热爱祖国的热爱,他想留在国内。
但残酷的现实会窒息他的艺术才华,所以他接受了师友们的建议:到国外去深造同样也可以祖国争光。
出国前,朋友们送给他一个银瓶,里面装着波兰的泥土,勉励他不忘祖国。
后来,由于波兰反动政府不让肖邦回国,他在法国、德国等地颠沛流离了19年。
那只装满泥土的银瓶也一直没离开他。
1849年,肖邦在巴黎重病不起。
临终前,他对妹妹柳德维卡说:\"我死后,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的。
但你们至少要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病逝后,朋友们按照他的遗嘱,把他的心脏带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
可见,肖邦的爱国之心胜过一切。
我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克服艰难困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国外回国效力,为祖国建设、民族繁荣作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深厚爱国情感的生动写照。
茅以升,桥梁建筑专家,二十三岁在美国获得工科博士学位之时,人们纷纷向他投来尊敬、赞美的目光,一份份诱人的聘书也向他招手。
有人劝他留在美国,说是科学没有国界。
但是茅以升却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纵然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他毅然踏上了回国的归途。
正是对祖国的热爱,茅以升才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
我们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拥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存在这片国土上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
各族人民是伟大祖国之本,是伟大祖国的创造者,祖国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热爱祖国最根本的是热爱那些创造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各族人民,所以邓小平在1981年英国出版的《邓小平文集》序言中情真意切地写道:\"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在对自己祖国灿烂文明的热爱。
这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情感。
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作《最后一课》,就描写了法国人对祖国的灿烂文化(语言文字)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祖国语言权利的悲痛。
小说中的教师韩麦尔先生在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们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明(包括祖国语言)的教育。
他告诉孩子们,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民族,中国也是人类四大发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她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曾创造了许多辉映万古的灿烂业绩。
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发明了造纸术;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发明了雕版印刷;在一千一百年前发明了火药造炮技术。
特别是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人类瞩目的奇迹,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4、爱自己的国家。
爱祖国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我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克服艰难困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国外回国效力,为祖国建设、民族繁荣作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深厚爱国情感的生动写照。
茅以升,桥梁建筑专家,二十三岁在美国获得工科博士学位之时,人们纷纷向他投来尊敬、赞美的目光,一份份诱人的聘书也向他招手。
有人劝他留在美国,说是科学没有国界。
但是茅以升却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纵然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他毅然踏上了回国的归途。
正是对祖国的热爱,茅以升才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爱国故事,它们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诵。
钱学森,才华横溢的核物理专家,美国海军师长金波尔称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由于美国的阻挠,他花了5年时间,才回到国家。
钱学森是新中国导弹事业的开创者。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而我国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成就震惊了世界。
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这样说:\"金波尔的话说错了,钱学森在科学上的价值岂止只抵三、五个师的兵力,他替中共研制的飞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共与美国之间战略武器的差距,也使中国对苏联的威胁产生抗衡。
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还有许多: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都是从国外学成以后归国的,在他们看来,事业和成就只有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最有意义的。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每个人都应以国家大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
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和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
面队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各民族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价值。
古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创建文明统一的中国。
中国古代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在封建社会阶段,爱国主义总是同反对分裂、反对民族压迫、反对统治阶级内部昏庸腐朽和封建专制的斗争相联系。
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拯救危亡困境中的中国。
鸦片战争以后,各国列强运用军事、政治等各种高压手段,把中国由一个封建主权国家逐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爱国者,在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把强烈的忧患意识与坚定的民族自信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与向外国学习的虚心态度、炽热的报国之志与积极探索救国之路结合起来。
现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现代爱国主义注入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新鲜血液,使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一开始就是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社会运动。
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教学小结:本次课我们主要学习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并全面分析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性。
思考题:1、什么是爱国主义?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二次授课:授课内容: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2、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3、做忠诚爱国者的基本条件。
难点:1、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过程: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爱社会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点。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去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热爱祖国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其内容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