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解毒作用
THale Waihona Puke (总蛋白) 60~80ALB(白蛋白) 40~55
GLB(球蛋白) 20~30.0
A/G(白球比) (1.5~2.5):1
LDH-L(乳酸脱氢酶) 109~245
11
2、生化意义上的肝功能 五项指标编辑通常所说的肝功能五项指 标包括转氨酶、白蛋白、胆红素、甲胎蛋白 等,但是通常所说的肝功五项指的是谷丙转 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和间接胆红素。
生化与保肝解毒 作用
1
一、肝脏的简介 二、肝功能与生化 三、肝脏的保养
2
一、肝脏的简介
? 1、肝脏的概述 ? 2、肝脏的位置 ? 3、常见肝脏疾病
3
1、肝脏的概述
? 肝脏是身体内以代 谢功能为主的一个 器
? 主要功能:排除毒 素,储存肝糖(糖 原)、制造胆汁、 合成分泌性蛋
? 白质等 ? 正常形态:
12
? 1、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 细胞细胞质中。正常值是0~40,偏高时说明肝脏损 伤。
? 2、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 中。正常值是0~40,偏高时说明肝脏受损,可能是 由肝脏疾病引起,也有可能是由酗酒、服药、过度 劳累等原因引起。
? 3、总胆红素(TBil):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 素。正常值是1,7~17,1umol/l,偏高时易发生黄疸症 状。
? 如果深夜(1:00—3:00)不睡觉,肝无法解除掉有毒之 物,产生新鲜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 患各类肝病。
? 因为1:00—3:00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 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肝的 排毒,需在 熟睡中进行,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应该熟睡。
? 肝功五项中任何一项出现异常都说明肝功能异常13
三、肝脏的保养
1、最佳养肝时间 2、肝病来源 3、日常保养
14
1、最佳养肝时间
? 肝胆相表里,互为一家, 23点胆经开了,如若不睡, 大伤胆气,由于十一脏腑皆取决于胆,胆气一虚,全 身脏腑功能下降,代谢力、免疫力纷纷下降,人体机 能大大降低,胆气支持中枢神经,胆气受伤易患各种 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子时胆要更 换胆汁,胆经渐旺人如不 卧,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 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
乙肝“两对半”检测:技术熟练,简便廉价易操作。老百姓将第一、三、五项阳性(即
HBsAg、HBeAg和抗-HBc)称为大三阳,将第一、四、五项阳性(HBsAg、抗-HBe、抗—HBc)称
为小三阳。
一、HBsAg(乙肝表面抗原)
“两对半” 二、
5项指标 三、 HBeAg(乙肝e抗原)
四、抗-------- - HBe(乙肝e抗体)
2、生理功能
第一,解毒功能。有毒物质(包括药物)绝大部分在肝脏里被处理后变得无毒 或低毒。
第二,代谢功能。①糖代谢②蛋白质代谢:肝脏是人体白蛋白唯一的合成器官;
③脂肪代谢④维生素代谢⑤激素代谢。人摄取食物后,经过以上代谢,摄入的营养物 质就变 成了人体的一部分
第三,分泌胆汁。肝细胞生成胆汁,由肝内和肝外胆管排泌并储存在胆囊,进食
GPT或ALT(谷丙转氨酶) 0~40
AST或GOT(谷草转氨酶) 0~40
肝功能检查AST/ALT(谷草/谷丙) 0.80~1.50
GGT(谷氨酰转移酶) 7~32
ALP或AKP(碱性磷酸酶) 53~128
TBILI(总胆红素) 5.1~19.0
DBILI(直接胆红素) 0.0~5.1
IBILI(间接胆红素) 5.0~12.0
红褐色、 质地柔软
4
2、肝脏的位置
右上腹,隐藏在膈 下和肋骨深面
5
3、常见肝脏疾病
? 常见肝脏疾病: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 酒精肝等等
脂肪肝
肝 硬 化
6
蜘 蛛 痣
肝掌
肝肿瘤
肝腹水
7
甲型肝炎是由通过感染甲型肝炎病毒 (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 -口途 径传播,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是我国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 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
乙型肝炎又称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 )引起的 传染病 。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 国际上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中国流行广泛,人群感染率高。 乙肝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少数病人可转变为原发性肝 癌。
第五,免疫防御功能。肝脏里有一种数量不小的叫做库普弗的细胞,入血的外来
(抗原)分子,经过肝脏时被初步处理后交给其他免疫细胞进一步清除。另外,肝脏 里的淋巴细胞也有很高含量。
第六,肝脏再生功能 。肝脏的再生功能实际上是一种代偿性增生,是肝脏对受到
损伤的细胞修复和代偿反应。
10
3、医学检验编辑肝功能基本项目与参考值项目参考范围
时胆囊会自动收缩,通过胆囊管和胆总管把胆汁排泄到小肠,以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如果肝内或肝外胆管发生堵塞,胆汁自然不能外排,并蓄积在血液里,于是出现黄疸。
第四,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 。新生儿的肝脏有造血功能,长大后不
再造血,但由于血液通过两根血管(门静脉和肝动脉)流入肝脏,同时经过另一根血 管(肝 静脉)流出肝脏,因此肝脏的血流量很大,肝脏的血容量相应地也很大。
? 4、间接胆红素(IBil):在肝脏中由间接胆红素转 变,从胆管排出。正常值是1,7~13,7umol/l,偏高时 说明肝脏病变或胆道受阻。
? 5、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是红细胞死亡 或破坏时,有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正常值是 1,7~7umol/l,偏高时说明肝脏病变或红细胞遭破坏。
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C ,HC简称丙型肝炎),系丙型肝炎病毒(HCV) 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经血源性传播。临床表现有发热、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 异常等。与乙型肝炎类似,但较轻。多数病例呈亚临床型,慢性化程度较为严重, 也可导致暴发性肝衰竭。多见于与其他病毒合并感染者。
五、 抗-HBc(乙肝核心抗体)
8
二、肝功能与生化
1、肝功能概念及内容 2、生化意义上的肝功能
9
1、肝功能概念及内容
1、肝功能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 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另一方面是指医院检验科里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胆红 素、 白蛋白、球蛋白、转氨酶、r-谷氨酰转肽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