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试题(二)答案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1.0 分.)1.T二、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3.0 分.)2.B【详解】:3.D4.C【详解】:5.D6.B7.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0.0 分.)8.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详解】:《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1.n ull1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详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4.吹面不寒杨柳风15.答案:①此夜曲中闻折柳②竹中窥落日③青草池塘处处蛙④不能指其一端。
【详解】:答案:①此夜曲中闻折柳②竹中窥落日③青草池塘处处蛙④不能指其一端。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详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1.0 分.)17.【详解】:18.(1渴望能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渴望能登顶泰山,俯瞰一切的气概。
(2);D【详解】:渴望能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1)渴望能登顶泰山,俯瞰一切的气概。
(2)19.吴用(1分),沉着、冷静、足智多谋、行侠侠义(2分),智取生辰纲;双用连环计;智赚玉麒麟(2分)【详解】:吴用(1分),沉着、冷静、足智多谋、行侠侠义(2分),智取生辰纲;双用连环计;智赚玉麒麟(2分)五、阅读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104.0 分.)20.D;A ;C ;B21.(1) 答案: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分。
(错一个字扣1分)(2) 答案: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表现出木兰的毅然与爱国。
2分。
(答到“思亲”或“不舍”等相关词语即可2分);(1) 答案: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分。
(错一个字扣1分)(2) 答案: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表现出木兰的毅然与爱国。
2分。
(答到“思亲”或“不舍”等相关词语即可2分)【详解】:(1) 答案: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分。
(错一个字扣1分)(2) 答案: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表现出木兰的毅然与爱国。
2分。
(答到“思亲”或“不舍”等相关词语即可2分)22.(1)幽深、宁静的特点(或偏远、幽静)(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栀子花在庭院中开放,“闲”在那里,无人观赏;一个“闲”字从侧面衬托了妇姑雨中浴蚕的繁忙景象。
(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诗意理解]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
村里的媳妇和婆婆相互呼唤去浸洗蚕子,庭院中的栀子花因农人都忙着干活而无人欣赏。
【详解】:(1)幽深、宁静的特点(或偏远、幽静)(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栀子花在庭院中开放,“闲”在那里,无人观赏;一个“闲”字从侧面衬托了妇姑雨中浴蚕的繁忙景象。
(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诗意理解]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
村里的媳妇和婆婆相互呼唤去浸洗蚕子,庭院中的栀子花因农人都忙着干活而无人欣赏。
23.D;(1)(2答案:)不计较个人得失,渴望国家强盛,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情感。
解析:【详解】:(1)答案:(2)不计较个人得失,渴望国家强盛,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情感。
解析:24.(1)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详解】:(1)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25.1.七言绝句,咏物诗2.拟人、比喻,赋予白雪以人的感情,显得生动活泼。
以“飞花”喻雪,不仅形似,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动态美,与春天的景象吻合。
3、略【详解】:1.七言绝句,咏物诗2.拟人、比喻,赋予白雪以人的感情,显得生动活泼。
以“飞花”喻雪,不仅形似,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动态美,与春天的景象吻合。
3、略26.1、(1)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早春新柳又嫩又软的娇态(1分)。
[(2)对比,突出强调了早春新柳又嫩又软的娇态](两个答案任答一种皆可)2、抒发了对垂柳的深深惋惜之情(1分)和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
(1分)【详解】:1、(1)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早春新柳又嫩又软的娇态(1分)。
[(2)对比,突出强调了早春新柳又嫩又软的娇态](两个答案任答一种皆可)2、抒发了对垂柳的深深惋惜之情(1分)和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
(1分)27.1.桂花、(春)山(涧)、(明)月、(山)鸟(各1分);幽静(1分,能体现“静“即可)2.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2分)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3分,意思对即可)【详解】:1.桂花、(春)山(涧)、(明)月、(山)鸟(各1分);幽静(1分,能体现“静“即可)2.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2分)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3分,意思对即可)28.1、洁白、芳香、繁多(2分,答对三个得2分,答对2个得一分,答对一个不得分)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
别离的伤感。
(1分,答到伤心、伤感即得分)【详解】:1、洁白、芳香、繁多(2分,答对三个得2分,答对2个得一分,答对一个不得分)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
别离的伤感。
(1分,答到伤心、伤感即得分)29.(1) 答案:只似当时初望时解析:根据诗歌内容了解“化为石,不回头”的意思,在刘禹锡诗中找同与之内容相似的句子即“只似当时初望时”表达出盼夫归来的始终如一的神态,这与“不回头”意思相近。
(2) 答案: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
“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
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
可见“望”者一往情深。
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
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
──这大大突出了那苦恋的执着。
“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
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
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
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
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
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有一气呵成之感。
解析:阅读诗歌,了解内容,根据不同的诗句内容从表现人物内心不同的情感方面分析“望”的三层不同含义。
(3)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诗中有关内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
B错,“行人”是指“望夫”中的“夫”,即丈夫。
;(1) 答案:只似当时初望时解析:根据诗歌内容了解“化为石,不回头”的意思,在刘禹锡诗中找同与之内容相似的句子即“只似当时初望时”表达出盼夫归来的始终如一的神态,这与“不回头”意思相近。
(2) 答案: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
“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
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
可见“望”者一往情深。
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
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
──这大大突出了那苦恋的执着。
“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
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
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
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
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
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有一气呵成之感。
解析:阅读诗歌,了解内容,根据不同的诗句内容从表现人物内心不同的情感方面分析“望”的三层不同含义。
(3)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诗中有关内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
B错,“行人”是指“望夫”中的“夫”,即丈夫。
;B【详解】:(1) 答案:只似当时初望时解析:根据诗歌内容了解“化为石,不回头”的意思,在刘禹锡诗中找同与之内容相似的句子即“只似当时初望时”表达出盼夫归来的始终如一的神态,这与“不回头”意思相近。
(2) 答案: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
“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
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
可见“望”者一往情深。
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
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
──这大大突出了那苦恋的执着。
“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
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
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
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
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
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有一气呵成之感。
解析:阅读诗歌,了解内容,根据不同的诗句内容从表现人物内心不同的情感方面分析“望”的三层不同含义。
(3)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诗中有关内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
B错,“行人”是指“望夫”中的“夫”,即丈夫。
30.(1)(2分)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2)(4分)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详解】:(1)(2分)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2)(4分)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31.1.选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景色,更表现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2.这是开放题,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如:“浅俗”体现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绝”体现在写景,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崇敬之情.【详解】:1.选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景色,更表现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2.这是开放题,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如:“浅俗”体现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绝”体现在写景,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崇敬之情.32.(1)羡,醉(2分)(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