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2020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二)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Ga--70 Ba--137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麦芽糖和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糖原只存在于动物的肝脏中,是重要的储能物质C.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过多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D.脂质的元素组成都只有C、H、O2.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类囊体薄膜上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用于光合作用B.核糖体能够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泌蛋白C.线粒体内[H]与O2结合的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D.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3.iPS细胞是通过对成熟体细胞“重新编程”培育出的干细胞,拥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分化潜力。
据“中国科学报”2018年11月20日报道,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借助基因技术,修改了iPS细胞中的基因,成功培养出只攻击癌细胞的T细胞——“杀手T细胞”,其效果已在小鼠实验中得到确认。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突变就能形成癌细胞B.不分裂时,iPS细胞和杀手T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且都要进行转录和翻译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当T细胞中基因均不表达时,细胞开始凋亡D.因为iPS细胞能不断分裂分化,所以iPS细胞更易衰老4.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使人口迅速增长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稳定型种群的数量不可能突破K值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5.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B.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排尿量是进行散热的主要途径C.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D.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6.下列关于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B.“若F1(Aa)与aa杂交,能产生两种子代,且显性:隐性=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D.“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过程7.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与食用油桶对应的垃圾分类标志是A.可回收物B.其他垃圾C.厨余垃圾D.有害垃圾8.CO2和CH4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其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过程①→②是吸热反应C.过程①→②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D.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 +CO2Ni2CO+2H29.科学家利用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W、X、Y、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
(注:实线代表共价键,其他重复单元的W、X未标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Y 单质的氧化性在同主族中最强B.离子半径:Z>YC.Z与Y可组成多种离子化合物D.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B.含有2种官能团C.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D.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还原反应11.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H2在Cl2中燃烧B.证明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硫化银C.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D.验证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12.某研究小组在电压为24V时进行如下实验,电解3分钟后,发现下列现象。
编号①②③装置现象小灯泡微弱发光,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两极均产生气泡,溶液无明显变化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小灯泡微亮是因为Ca(OH)2是弱电解质B.对比①和②,白色浑浊的出现与电极材料无关C.对比①和③,白色浑浊是由于OH-迁移到阳极使Ca(OH)2沉淀析出D.阳极附近白色沉淀的成分可能是CaCO313.用亚硫酸盐(X)吸收烟气中的SO2。
已知吸收过程中含硫组分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X为Na2SO3,当吸收液pH=1.85时:c(Na+)=c(HSO3-)+c(H2SO3)B.若X为Na2SO3,当吸收液呈中性时:2c(SO32-)+c(HSO3-)=c(Na+)C.若X为(NH4)2SO3,(NH4)2SO3溶液呈碱性,说明水解程度:SO32->NH4+D.若X为(NH4)2SO3,图中b点溶液中n(HSO3-)∶n(NH4+)=1∶3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如图)可判断()A.电子的轨道半径越小,氢原子能量越大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可以用14eV的光子照射D.用12.75eV的电子碰撞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不可能激发到n=3能级15.冥王星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
它的赤道直径为2298km、表面积约为1700万平方千米、质量为1.473×1022kg、平均密度为2.32g/cm3、表面重力加速度为0.655m/s2、自转周期为6天9小时17.6分、逃逸速度(即第二宇宙速度)为1.23km/s,假设其绕太阳的运动可以按圆周运动处理。
依据这些信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冥王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的自转周期小B.冥王星的公转线速度一定比地球的公转线速度大C.不能估算出太阳的质量D.冥王星上的物体至少应获得1.23km/s的速度才能成为冥王星的卫星16.通有电流的导线L1、L2处在同一平面(纸面)内,L1是固定的,L2可绕垂直纸面的固定转轴O 转动(O 为L 2的中心),各自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下列哪种情况将会发生( )A .因L 2不受磁场力的作用,故L 2不动B .因L 2上、下两部分所受的磁场力平衡,故L 2不动C .L 2绕轴O 按顺时针方向转动D .L 2绕轴O 按逆时针方向转动1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四分之一圆柱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正方体放在圆柱体和光滑墙壁之间,且不计圆柱体与正方体之间的摩擦,正方体与圆柱体的接触点的切线与右侧墙壁成θ角,圆柱体处于静止状态,则( )A .地面对圆柱体的支持力大于(M +m )gB .地面对圆柱体的摩擦力为mg tan θC .墙壁对正方体的弹力为mgtan θD .正方体对圆柱体的压力为mgcos θ18.如图所示,一长为l 的绝缘杆两端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电量的绝对值为Q ,处在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杆与电场线夹角α=60°,若使杆沿顺时针方向转过60°(以杆上某一点为圆心转动),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场力不做功,两电荷电势能不变B .电场力做的总功为2QEl ,两电荷的电势能增加C .电场力做的总功为2QEl ,两电荷的电势能减少D .电场力做总功的大小跟转轴位置有关19.如图所示,用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将一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质弹簧压缩了x (小球与弹簧不拴连),不计空气阻力。
将细绳剪断后( ) A .小球立即获得kxm 的加速度B .小球落地的速度大于2ghC .小球落地的时间等于2hgD .小球在细绳剪断瞬间起开始做平抛运动20.如图所示,N 匝矩形导线框以角速度ω绕对称轴OO ′匀速转动,线框面积为S ,线框电阻、电感均不计,在OO ′左侧有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外电路接有电阻R 和理想电流表,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 .从图示时刻起,线框产生的瞬时电动势为e =sin 2NBS t ωω B .电流表的示数I 2NBS ωC .R 两端电压的有效值22U =D .一个周期内R 上产生的热量2NBS Q Rπω=2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 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 0=11 m/s 从θ=53º的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第二次不施加力,图乙中的两条线段a 、b 分别表示施加力F 和无力F 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 -t 图线,不考虑空气阻力,g =10 m/s 2,sin 37º=0.6,cos 37º=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恒力作用时,恒力F 做的功是6.5 JB .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C .有恒力F 时,小物块在整个上升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少D .有恒力F 时,小物块在整个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少第II 卷三、非选择题(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 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甲所示。
小车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 ,长木板下垫着薄木片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
A 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A 碰前的速度。
应选 段来计算A 和B 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 ”或“BC ”或“CD ”或“DE ”)。
(2)已测得小车A 的质量m 1=0.4 kg ,小车B 的质量为m 2=0.2 kg ,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kg·m/s。
23.(9分)某同学为了测量一段电阻丝AB的电阻率ρ做了以下实验:(1)首先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转动旋钮使测微螺杆与测砧接触时,示数如图1所示,将电阻丝置于测微螺杆与测砧间正确测量时,示数如图2所示,则电阻丝的直径d=________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