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理综模拟考试试题1

高三理综模拟考试试题1

孝感高中高三理科综合测试题(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a—23 Al—27 S—32 Ca—40 Cu—64 Zn—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其他条件不变且比较适宜时,分别在光照强度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B.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该植物其他条件不变一昼夜中保持15小时光照强度为c,其余时间黑暗,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D.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要从周围吸收8个单位的二氧化碳2.下表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这种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多少小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S期交界处?A.5 B.7 C.11.5 D.153.成人体内绝大多数处于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 ) A.遗传信息相同B.基因表达相同C.蛋白质种类相同D.mRNA种类相同4.如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内的染色体DNA上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DNA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②部位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5.甲至丁为二倍体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B.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1C.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D.乙是次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6.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

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

如果褐色的雌兔(性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A.3/4与1∶1 B.2/3与2∶1 C.1/2与1∶2 D.1/3与1∶17.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B.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含有NA个Na+C.在常温下2. 3 g Na和足量的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13. 0 g锌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0.1NA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铝铵矾[NH4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Al3++2SO42-+2Ba2++4OH-= AlO2-+2BaSO4↓+2H2OMnO +5H2O2+6H+=2Mn2++5O2↑+8H2O B.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24C.铁屑溶于过量稀硝酸:3Fe+8H++2NO3-=3Fe2++2NO↑+4H2OD.向NaHSO4溶液滴加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2H++SO42-+Ba2++2OH-=BaSO4↓+2H2O9.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跌香酸叙述正确的是()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族化合物,1mol迷迭香酸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Br2 7molB.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D.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10.序号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①Cl2 FeBr2 FeCl3 ②H2O2 Na2SO3 Na2SO4 H2O ③KClO3 浓盐酸 Cl2 ④ KMnO4 浓盐酸 Cl2MnCl2 A .表中①反应的氧化产物只能有FeCl3 B .表中②可知氧化性强弱比较:H2O2<H2OC .表中③还原产物是KClD .表中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1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 =-285.8 kJ·mol -1C. 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 l);∆H <0D. 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 -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12. 新型NaBH4/H2O2燃料电池(DBFC )的结构如右图,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是( )A .所有燃料电池均是绿色能源,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B .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BH 4-+8OH -―8e -=BO 2-+6H2OC .放电过程中,Na+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L 6 mol/LH2O2溶液,理论上流过电路中的电子为6NA 个13. 将质量为 w1 g 的钠、铝混合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V1 L 。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 a mol·L-1的HCl 溶液,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逐渐溶解,当沉淀恰好消失时所加HCl 溶液体积为 V2 L 。

将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 w2 g 。

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35.5aV2=w2-w1 B .23n(Na)+27n(Al)=w1 C .n(Na)+3n(Al)=2V1/22.4 D .58.5n(Na)+51n(Al)=w2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1T 和2T ,设在卫星1、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g 、2g ,则( )A.112243()g T g T /=B.122143()g T g T /=C.11222()g T g T =D.12212()g T g T =15.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了错觉。

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 =10cm ,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以2 r/s 的转速匀速转动,我们感觉到的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 )A .向上 10 cm/sB .向上 20 cm/sC .向下 10 cm/sD .向下 20 cm/s16.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甲球放在不带电的乙球左侧,两球在空间形成了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

A 、B 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 、D 两点关于直线AB 对称,则( )A .A 点和B 点的电势相同B .C 点和D 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 .正电荷从A 点移至B 点,电场力做正功D .负电荷从C 点移至D 点,电势能增大17.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放在x 轴上的O 、M 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 、N 两点的电势均为零,ND 段中的C 点电势最高,则 ( )A .N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B .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C .NC 间场强方向指向x 轴正方向D .将一负点电荷从N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18.在粗糙的斜面上固定一点电荷 Q .在 M 点无初速度的释放带有恒定电荷的小物块,小物块在 Q 的电场中沿斜面运动到 N 点静止.则从 M 到 N 的过程中 ( )A .M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 N 点的电势B .小物块所受的电场力减小C .小物块的电势能可能增加D .小物块电势能变化量的大小一定小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19.如图所示,a 、b 、c 、d 是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ab=cd =L ,ad=bc=2L.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

已知a 点电势为20V ,b 点电势为24 V ,d点电势为12 V 。

一个质子从b 点以v0的速度射入此电场,入射方向与bc 成45°,一段时间后经过c 点。

不计质子的重力。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 点电势低于a 点电势B .场强的方向由b 指向dC .质子从b 运动到c ,所用的时间为2L v0D .质子从b 运动到c ,电场力做功为4 eV20.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环形塑料管竖直放置,AB 为该环的水平直径,且管的内径远小于环的半径,环的AB 及其以下部分处于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管的内壁光滑。

现将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从管中A 点由静止释放,已知qE =m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释放后,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并在BDA 间往复运动B.小球释放后,第一次达到最高点C 时对管壁无压力C.小球释放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最高点C 时对管壁的 压力之比为1:5q 1 D C N M A φx O q 2 A B O ED.小球释放后,第一次经过最低点D 和最高点C 时对管壁的压力之比为5:121.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

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1R 和2R 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 (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

两圆环的圆心1O 和2O 相距为2a ,连线的中点为O ,轴线上的A 点在O 点右侧与O 点相距为r (r<a ).试分析判断下列关于A 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 的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正确的是 ( )K^S*5U.C#OA .()()21222221kqR kqR E R a r R a r =-⎡⎤⎡⎤+++-⎣⎦⎣⎦B .()()212332222221kqR kqR E R a r R a r =-⎡⎤⎡⎤+++-⎣⎦⎣⎦ C .()()()()222221kq a r kq a r E R a r R a r +-=-⎡⎤⎡⎤+++-⎣⎦⎣⎦D .()()()()2332222221kq a r kq a r E R a r R a r +-=-⎡⎤⎡⎤+++-⎣⎦⎣⎦ 第Ⅱ卷三、非选择题:报考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