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7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概论

117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概论

织金县秀华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巷道名称:11704回风巷施工单位:秀华矿掘进队编制人:技术负责人:编制时间: 2015年月日11704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审批表目录第一节:概述 (3)第二节:编写依据 (3)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3)第一节:回风巷巷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第二节:煤(岩)层赋存情况 (4)第三节:瓦斯、煤尘自然发火情况 (5)第四节:地质构造 (5)第五节:水文情况 (5)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6)第一节:巷道布置 (6)第二节:支护设计 (6)第三节:支护工艺 (8)第四章:施工工艺 (9)第一节:施工方法 (9)第二节:凿岩方式 (10)第三节:爆破作业 (10)第四节:装运煤(岩)方式 (10)第五节:管线敷设 (10)第六节:设备工具配备 (10)第五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第一节:劳动组织 (10)第二节:循环作业 (11)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第六章:生产系统 (11)第一节:通风系统 (11)第二节:防尘系统 (12)第三节:压风系统 (13)第四节:防灭火 (13)第五节:安全检测系统 (13)第六节:供电系统 (14)第七节:排水系统 (14)第八节:运输系统 (15)第九节通讯系统 (15)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15)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19)第一节:施工准备 (19)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19)第三节:顶板管理 (22)第四节:爆破管理 (23)第五节:防治水管理 (26)第六节:机电管理 (26)第七节:运输管理 (30)第八节:其它 (35)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11702回风巷二、掘进目的及用途11702回风巷:为满足11702工作面回采时通风、运料、行人等用。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11705回风巷全长270m。

服务年限:2年四、预计开竣工时间经矿有关领导研究决定:本掘进工作面自2015年8月上旬开工,预计2015年10月份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依照年度采掘计划和当前生产安全需要。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1702回风巷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见表1。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第三节 7号煤层:厚度1.76~1.94 m,平均厚度1.85 m,煤层采用厚度1.76~1.82m,平均采用厚度1.79m,层位稳定、厚度变化较小,全区可采,大部为单一结构,局部夹1层夹矸,夹矸为泥岩或炭质泥岩,厚度0.77m。

属稳定型煤层。

位于龙潭组含煤地层上部,上与6号煤层间距在22m左右,下与14号煤层间距在45m左右。

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

第三节瓦斯、煤尘自燃发火情况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能源发[2012]498号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瓦斯绝对涌出量为:6.07m3/min ,鉴定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根据《织金县三塘镇秀华煤矿6号、7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579号):关于对《织金县三塘镇秀华煤矿6号、7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批复》,秀华煤矿+1870米标高以上的6号煤层无突出危险性,+1855米标高以上的7号煤层无突出危险性;该掘进工作面7号煤层无突出危险性。

7号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自燃倾向分类为III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鉴定报告,7号煤层的煤尘无爆炸性。

第四节地质构造水文情况矿区位于三塘向斜北西翼,张维背斜南东翼。

工作在总体为单斜构造,7煤层平均走向北75°东,倾向东75°南,煤层倾角倾角11~15°,平均倾角13°,工作面内无影响掘进的断层和褶曲构造。

第五节水文情况一、分析巷道区域的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形式、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等。

矿区含煤地层龙潭组含基岩裂隙水,为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煤系地层上覆有较厚的隔水层(P3c、T1f1),含煤地层下为约326m的玄武岩相对隔水层,因此含煤地层上下含水层对煤层开采无影响。

当地最低排泄基准面标高为+1910m。

矿区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自然斜坡有利于地表水排泄,故对降水渗漏较为不利,主要矿体大部位于当地最低排泄基准面(+1910m)以下,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导水性较好。

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属顶板直接进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型。

2)水害威胁情况分析煤层顶板砂岩水是掘进过程中最直接的水源。

根据已开掘好的巷道涌水情况分析:该巷道施工期间不可能有涌水出现,可能有顶板淋水现象。

因此,该巷道在施工中不可能有大的涌水出现。

但在具体施工期间还必须制定专项探放水措施,进行防探水工作,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并要配备有完好的排水设备,掘进巷道正常涌水量约2m3 /h,最大涌水量5m3 /h。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11702回风巷:开门口位于主平硐运输下山开口号与轨道下山开口间,7煤层在主平硐拱顶上,开口后掘平巷到7煤层,然后沿7煤掘下山,下山长度约为16m,然后落平沿煤层走向掘进,方向75°。

附:11702回风巷巷道布置见11702运输巷、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平面公交车示意图平面第二节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该巷道采用锚网+锚索支护时,设计断面为矩形。

断面规格为:净宽3.2m,净高2.2m,净断面积为7.04m2。

施工中线距左帮1.6m,距右帮1.6m。

附:巷道支护断面图3-2(二)、支护形式1、临时支护该巷道采用矩形断面锚网+锚索支护时,迎头采用由3根前探梁组成的前探支架作临时支护,前探梁采用11#工字钢制作,长度不小于6.0m,用树脂锚杆和吊环固定,吊环形式为矩形,每根前探梁的固定点不小于3个。

前探梁的间距1.0m~1.2m。

安装吊环的锚杆长度不得小于支护锚杆的长度,每个锚杆孔内树脂锚固剂不得少于2 块(树脂锚固剂长不小于0.3m),锚固力不小于64KN。

前探梁的前端用2块长不小于3.0m的木板梁(宽×厚≥150mm×60mm)和木小杆接顶。

最大控顶距:放炮前为0.8m,放炮后为2.1m,循环进尺为1.3米;在前探梁的掩护下方可进行扒碴、打锚杆等工作。

附:临时支护平、剖面图 3-32、永久支护⑴、该巷道沿煤层顶板掘进且顶板完整时,采用树脂锚网+锚索支护;锚杆按施工中线均匀布置,顶板每排五根,株排距0.7m×0.8m。

每根锚杆均用2块型号为MSCK2335树脂锚固剂固定,锚固剂直径为23mm,每块长度为300mm,锚固长度不少于500mm。

锚杆外露10-50mm,托盘采用厚度不小于6mm 的钢板压制成弧形,规格为:不小于 120mm ×120mm的正方形或直径为120mm的圆形,其三点支撑抗压试验强度不低于设计锚固力。

根据以往实践经验,经矿长、总工程师及各专业人员研究,该巷道采用锚索加强支护,锚索成单排布置,排距为3m,分布在巷道的中心,锚索垂直巷道顶板安装布置。

锚梁长度1.0米。

锚索初锚力不小于120KN,锚固力不小于300KN。

锚索外露长度为100-200mm。

当顶板局部出现裂隙或遇断层等地质构造顶板不完整、较破碎时,及时采用架棚支护。

(1)、按悬吊理论计算锚杆参数:锚杆长度计算:L = KH + L1 + L2式中:L — 锚杆长度,m ;H — 冒落拱高度,m ;K — 安全系数,一般取K=2;L1 — 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按经验取0.5m ;L2 — 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一般取0.1m ;其中:H B/2f=3.4/7= 0.49(m)式中:B — 巷道开掘宽度,取3.4m ;f — 岩石坚固性系数,砂岩取3.5;则L=2×0.49+0.5+0.1=1.58(m)锚杆株距、排距计算,通常株排距相等,取a : a = KHR Q /式中:a — 锚杆株排距,m ;Q — 锚杆设计锚固力,64KN/根;H — 冒落拱高度,取0.49m ;R — 被悬吊砂岩的重力密度,取25.48KN/m3;K — 安全系数,一般取K=2; a = 97.24/64=2.6(m)通过以上计算,选用直径18mm 、长度1600 mm 的左旋等强度螺纹钢锚杆,锚杆、株排距为700m ×800m ,能够满足支护要求。

(2)、锚索加强支护确定锚索长度:L=La+Lb+Lc+Ld式中 L —锚索总长度La —锚索深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m ;Lb —需要悬吊的不稳定岩层厚度,取2m ;Lc —上托盘及锚具的厚度,取0.2m ;Ld —需要外露的张拉长度,取0.3m ;按GBJ-1985要求,锚索锚固长度La 按下式确定:La ≥K ×fcfa d 41式中K—安全系数,取K=2;d1—锚索钢绞线直径,取17.8mm;fa—钢绞线抗拉强度,N/mm2(1920MPa,合1883.52N/mm2);fc—锚索与锚固剂的粘合强度,取10N/mm2。

则La ≥2×10452 .18838.17⨯⨯=1676.3mm=1.6m 取La=2.0m,则 L=2+2+0.2+0.3=4.5m。

设计取锚索长度为6.0m。

第三节支护工艺一、支护材料1、支护材料⑴、锚杆支护材料的规格及质量要求:锚杆及锚固剂:锚杆采用HRD335号钢制成的左旋等强度螺纹钢锚杆,规格为:ø18mm×1600mm,每根锚杆孔内装树脂锚固剂不得少于2块,锚固长度不小于500mm。

锚杆与顶板岩面的夹角不得小于75°。

锚杆杆体的屈服载荷不小于7t,其螺母应选用配套的标准螺母,强度与杆体相匹配。

托盘采用厚度不小于6mm 的钢板压制成弧形,规格为:不小于 120mm ×120mm的正方形或直径为120mm的圆形,其三点支撑抗压试验强度不低于设计锚固力。

树脂锚固剂规格:ø=23mm,长300mm,锚固剂型号为MSCK2335,每根锚杆的锚固力不得小于64KN,树脂锚固剂搅拌时间为15~20秒,凝胶时间一般为0.5~1min,等待时间一般为5min。

⑵、锚网:锚网采用直径不小于4.5mm的冷拔丝制作的经纬网,网格之间要焊接牢固,网的规格为:长×宽=1800mm×1000mm,网格为:长×宽=100mm×100mm,网要压茬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搭接时采用14#铁丝,每10cm固定两个点,并在使用前清除锈污;采用联网钩子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