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说明:本试卷共21小题,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蒙骗 / 蒙蔽模样 / 模棱两可荫庇 / 绿树成荫B.差别 / 差错间断 / 间不容发应届 / 应有尽有C.角斗/ 角色连累/ 罪行累累强求/ 强词夺理D.蹊跷 / 蹊径芳菲 / 妄自菲薄恰当 / 安步当车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的阳光招牌笑容,非常具有亲和力。

她待人一向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B.责任编辑说:“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出书的其他环节,就望尘莫及....了。

C. 这部拿了国际大奖的电影,在国内上映时票房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说是凤毛麟角....。

D. 陈水扁主政以来,师心自用....,强以己意裹胁民意,错将台独当成国政,更以统独分裂族群,这不啻于扛着民主反民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桶装水上机后,由于二次污染或因饮水机放置位置不当,容易形成细菌和藻类繁殖生长。

为避免不出现问题,有关方面建议,桶装水的最佳饮用期为7-10天。

B.韩寒和白烨的这次网络论战已告落幕。

网民认为,从中国现行的学术框架来看,白烨最大的理亏在于他的学术属于公职研究,不应利用公职身份进行个人商务活动,但他却违规介入市场进行商务活动。

C. 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使得越来越多国际的特定的“日”子传入我国,如:世界睡眠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

D. 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烦躁、失眠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讷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泰讷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

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

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

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论断。

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

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

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

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

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

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

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

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

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

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

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

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

但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

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

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4.根据文意,下列对“报复效应”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B.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C.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反而使这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并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D.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由于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设施,反而引起核反应堆爆炸。

5.文章第四段说“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下列各项,不能..证明他的论断的一项是()A.美国政府试图用杀虫剂灭绝火蚁,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

B.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运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C.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D.澳洲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6.下列对“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因为泰讷的说法而对技术绝望,但应对技术可能带来的无法预料的后果保持警惕。

B.泰讷的说法表现出对技术绝望的悲观倾向,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应该是乐观的,但也应该吸取泰讷说法中的有益因素。

C.我们一旦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也就起到了它的警告作用。

D.泰讷的说法不是对技术绝望,而是对人类滥用技术的严厉警告。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最终却将毁灭人类。

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C.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复效应与副作用。

D.如果电脑技术进一步普及,将给澳大利亚的森林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

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

其妻不识也。

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

”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

”使人问之,果豫让也。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

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

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史记·刺客列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为说己者容容:打扮B.则虽死不恨恨:仇恨C.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日数:责备D.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尝:曾经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子之才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竭诚则.吴越为一体C.襄子乃.数豫让曰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D.且.吾所为者,极难耳且.公子纵轻胜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豫让曾先后臣事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

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清扫厕所,想在襄子人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11.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小题,共11分)(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4分)(2)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

(3分)(3)汉十年,陈豨果反。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

阴使人至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

”(4分)四、(8分)12.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2)这首诗的第二联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一下这两句好在哪里。

(6分)答:。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16小题。

亲近泥土王充闾①游子归来,原都是为着寻觅,有所追怀的,更何况在这冷露清秋时节,在这忽而霏霏、忽而潇潇、忽而滂沱的秋雨里。

此情此境,无疑是触发忆念与遐思的一种酵母剂。

带着深沉的凉意,荒疏的逸趣,它使望中的一切都变得有情有意了。

②“人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我忆起了“弃我去者不可留”的悠悠岁月,忆起了童年,忆起了母亲,默诵着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③爱得深沉的土地,闪烁着绚烂的妖冶。

④《庄子·在宥》有这样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意思是,而今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

但是,我的恋土情结的形成,却并非来自书本,而是自小由母亲灌输的。

母亲郑而重之地告诉我,人是用泥土制造出来的。

这个胎里带来的根基,使得人一辈子都要和泥土打交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