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2018届高三数学4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l 35.5 Na 23第Ⅰ卷(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命活动中,细胞膜没有直接参与的是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B.效应T细胞与祀细胞密切接触C.神经递质分泌到突触间隙D.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2.研究发现,VPS4B(种蛋臼质)能够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
在癌细胞培养过程中,下调VPS4B的含量,细胞分裂周期各时期比例变化如下表。
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细胞分裂周期各时期细胞数目比例(%)67.24 19.78 12.98A.VPS4B的缺失或功能被抑制可导致细胞周期缩短B.核糖体中合成的VPS4B不需加工即可发挥调控作用C.下调VPS4B的含量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D.VPS4B可能在S期与G2期的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质粒是细菌中的有机分子,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质粒完全水解后最多可产生4种化合物B.质粒能够自主复制C.质粒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质粒是基因工程的工具酶4.下列与生物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B.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实验必须用显微镜观察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用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5.下图表示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花生长(以花的直径表示)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赤霉素对花生长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抑制生长,高浓度促进生长B.赤霉素浓度越高,对花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C.图中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花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D.若改赤霉素为生长素,则不可能出现与图示相似的趋势6.水稻的高杆和矮秆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与易感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均为完全显性,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均为高秆抗病,F1自交,大量重复实验后,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得到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 9: 9:16。
实验结果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A与a、B与b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出现性状重组类型的根本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基因重组D.对F1测交,测交后代会有四种表现型,比例应接近1:1:1: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B.《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C.“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D.利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的原因不是浓硫酸跟铝不反应,而是发生钝化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B.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C.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D.100g 46%的乙醇溶液中,含H- O键的数目为N A9.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A.柠檬烯的一氯代物有7种 B.柠檬烯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C.柠檬烯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D.在一定条件下,柠檬烯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10.下表中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X有白烟产生X一定是浓盐酸BKIO3溶液中加入HI溶液,并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色KIO3的氧化性比I2的强C强酸性溶液Y中加入Ba(NO3)2溶液,静置后再加入KSCN溶液先有白色沉淀,后溶液又变红Y中一定含有SO2-4和Fe3+DC2H5OH与浓硫酸混合后加热到170 ℃制得的气体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一定是制得的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1.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W、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某种简单离子只有质子;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其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里原子半径最大的;Z元素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是最小的;W 的单质在M 的单质中燃烧伴有苍白色火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M>Y>Z>X>WB.1molY 的单质与足量的X单质完全反成,产物中离子总数定为1.5NAC.Z 的单质既能与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也能与M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且放出的气体体积都为33.6L(标况下)D.W的单质与X、M的单质都能反应,且反应中W的单质都作氧化剂12、某温度时,向10mL.0.1mol/LCa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CO3溶液。
滴加过程中溶液中-1gc(Ca2+)与Na2CO3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已知1g5=0.7)A.x、y两点c(Ca2+)之比为2000:3B.Ksp(CaCO3)=5×10-9C.w点对应的分散系很稳定D.x、y、z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x点13.如下图所示,左室容积为右室的两倍,温度相同,现分别按照如图所示的量充入气体,同时加入少量固体催化剂使两室内气体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打开活塞,继续反应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左室更多B通入气体未反应前,左室压强和右室样大C.第一次平衡时,左室内压强一定小于右室D.第二次平衡时,SO2的总物质的量比第一次平衡时左室SO2的物质的量的2倍还要多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內部的复杂性B.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C.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最不稳定15.如图所示,以一根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刚性轻杆的一端O为固定转轴,轩可以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地转动,杆的中心点及另一端各固定一个小球A和B,已知两球质量相同,现用外力使杆静止在水平方向,然后撤去外力,杆将摆下,从开始运动到杆处于经直方向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B段杆的弹力对A球和B球均做正功B.OA段杆的弹力对A球不做功C.OA段杆的弹力对A球做正功D.AB段杆的弹力对A球和B球均做负功16.为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现将锌板和铜针分别接在高压直流电源两端,锌板和铜针间产生如图所示的电场。
用弧光灯照射锌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针应接电源负极,锌板应接电源正极 B.若换用波长更短的光照射锌板,电流表指针可能不偏转C .若增加弧光灯的光照强度,则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增大D .光电子从位置a 运动至位置b 的过程,电势能增加17.如图所示,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乒乓球,某次球与墙壁上A 点碰撞后水平弹离,恰好垂直落在球拍上的B 点,已知球拍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AB 两点高度差h=1m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 2,则球刚要落到球拍上时速度大小为A.45m/sB.25m/sC.1534m/s D.215m/s 18.面积为0.04m 2的10匝线框abcd 固定于图甲所示的磁场中,规定磁场垂直纸面向里为正,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线框总电阻R=10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线框中的电流方向始终是 adcbaB.ab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是恒定的C.在1~3s 内,线框磁通量的变化量是1.6×10-2WbD.在1~3s 内,通过线框导线某个截面的电荷量是1.6×10-4C19.图甲为风力发电的简易模型。
在风力作用下,风叶带动与杆固连的永磁体转动,磁铁下方的线圈与电压传感器相连。
在某一风速时,传感器显示如图乙所示,则A .磁铁的转速为2r/sB .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62VC .交变电流的电压表达式为u =12sin5tVD .该交变电流可以直接加在击穿电压为9V 的电容器上20.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rGMm E P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
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 1的轨道I 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椭圆轨道II 的变轨过程进入半径为3R 圆形轨道III 继续绕地球运动,其中P 为I 轨道与II 轨道的切点,Q 点为II 轨道与III 轨道的切点。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卫星在轨道I 上的动能为12R mM G B .卫星在轨道III 上的机械能等于32R mM G- C .卫星在II 轨道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III 轨道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D .卫星在I 轨道上经过P 点时的速率大于在II 轨道上经过P 点时的速率21. 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其示意图如图所示,水平铜盘可绕竖直铜轴转动,两铜片M 、N 分别与铜盘边缘和铜轴连接,使整个铜盘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M 和N 之间连接阻值为R 的电阻和滑动变阻器P R ,若从上往下看,铜盘转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已知铜盘的半径为L ,铜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铜盘连同两铜片对电流的等效电阻值为r ,磁感应强度为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R 中的电流方向从a 到bB .铜盘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ω2BL 21 C .导体R 的最大功率为2242r R 4R L B )(+ω D .如果r R R P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r R 16L B 242+ω 第Ⅱ卷(174分)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