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阳县黄沙坪及宝山矿周边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

桂阳县黄沙坪及宝山矿周边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

1. 总则
1.1 项目由来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地处郴州西南部,境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八宝之地”、“有色金属之乡”之美誉。

特别是在黄沙坪铅锌矿500米深处发现新的大型铅锌矿和钨钼多金属矿,之后矿产开发更为兴盛。

长期以来无序的开采和环保设备投入不足,随处堆放的尾砂库和外排矿山废水已严重污染当地和周围的水体、土壤、河流等,
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胁。

其中宝山周边堆放着2000万吨尾砂,这些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尾砂经常冲放西河,
阻塞河道、污染河流,对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另外其产生的酸性废水携带
重金属离子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致使周边的河流被污染、井水不能饮用、农作物重金
属超标。

另外,由于黄沙坪历史遗留的5座尾矿库中尾矿未经无害化处理,随意露天堆放,有些甚至直接堆放至农田附近,致使周围的地表水、农田、地下水受到严重的污染。

因此,急需消除这些尾矿的隐患,恢复生态系统。

2011年,国务院已正式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重点解决湘江流域内危害群众健康的重金属污染突出问题,规划项目927个,总投资595亿元,规划期限从2011年到2020年。

该项目属于《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内,其堆
放的尾砂库已给当地的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急需治理。

2012年4月,中元国际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编制了《桂阳县黄沙坪及宝山矿周边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
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委托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单位成立了本项目环评课题组,课题组在现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9月1日)
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2008年10月1日)
⑽、《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2006年10月1日)
⑾、《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年6月1日)
⑿、《关于印发<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1]17号
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
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
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湖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3月)
⒂、《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湖南省人民政府(2008年6月)
⒃、《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73号
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9月12日)
⒅、《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29号
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湘政发[2006]23号
⒇、《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2005年4月1日)
1.2.2 环评技术导则
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1;
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
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
⑸、《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
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⑻、《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

1.2.3 其它资料
⑴、《桂阳县黄沙坪及宝山矿周边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元国际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2012年4月)
⑵、委托书
⑶、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1.3 评价内容、目的
本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主要包括宝山矿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和黄沙坪矿区历史
遗留尾矿尾砂综合治理两大部分。

宝山矿区周边治理主要是为了治理山体中堆积的约
2000万吨尾砂对地表水、地下水、周围农田的污染,黄沙坪尾砂库重金属治理工程需要对历史遗留的5座尾砂库进行无害化处理,待处理的尾砂约50万吨。

项目的建设有效地减少湘江的重金属污染,改善区域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本环评主要目的、内容如下:通过实地踏勘调查和资料收集,客观评价该区域尾砂
堆存现状及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实地踏勘和历史监测数据分析,客观评价区域的环境质
量现状,包括水环境、空气环境、生态环境、土壤环境等;根据综合治理工程内容论证
治理措施的可行性;提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时相应的环保要求与建议,避免造成二次环
境污染;提出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的管理要求。

1.4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1.4.1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本工程是一项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修复为主体的综合整治工程。

工程建成
后,将有利于改善宝山及黄沙坪区域环境质量,减轻尾砂污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