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锅炉施工方案

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锅炉施工方案

XX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锅炉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定:批准:XXXXXXXXXXXXXXX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XXXX年XX月XX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安装一般规定准备三、锅炉钢架安装四、锅筒安装五、水冷壁安装六、过热器安装七、省煤器安装八、空气预热器安装九、连接管、管道附件(阀门、仪表等)十、给煤及燃烧系统十一、锅炉整体水压试验十二、各项调整试验十三、锅炉本体大件吊装十四、工程工期保证措施十五、安全技术措施及文明施工十六、交叉施工作业措施十七、环境保护措施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确保优良工程。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工程采用异重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的工艺路线方式,配置2台TG-50/3.82-LJ-500型流化床垃圾焚烧炉、2台12MW汽轮发电机及配套的烟风系统、垃圾储运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点火油系统、除灰渣系统及飞灰固化系统、工艺给排水及汽水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高低压配电和发电系统、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该工程锅炉采用流化床形式的垃圾焚烧方式,大大提高了热转换效率。

三大主机:锅炉:XXXX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型号TG-50/3.82-LJ-500异重循环流化床锅炉;汽轮机:XX汽轮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一套及凝气式汽轮机组一套发电机:XX汽轮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供货2、锅炉概况:2.1本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工程采用异重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的工艺路线方式,配置2台TG-50/3.82-LJ-500型500吨/日垃圾焚烧炉。

2.2锅炉由南通万达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型号TG-50/3.82-LJ-500异重循环流化床锅炉。

2.3锅炉参数及基本尺寸如下:(1)参数日处理垃圾量:500t/d额定蒸发量:50t/h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3.82Mpa给水温度:150℃额定蒸汽温度:450℃锅炉热效率:~80%(2)基本尺寸锅筒中心线标高28000mm锅炉运转层标高7000 mm锅筒左右柱中心宽度7200mm锅筒前后柱中心深度18100 mm炉顶大梁上标高30500 mm锅炉集汽集箱标高30800 mm锅炉外形尺寸12200×24500×34300 mm2.4锅炉整体布置(1) 汽水流程a 锅炉汽水系统包括省煤器、锅筒、水冷系统、顶部连接管、下降管、低温过热、高温过热、对流蒸发管束及本体管道。

b 给水管进入锅炉前分成三路,一路去一级喷水减温器,一路去二级喷水减温器,一路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逆流向上经过七组水平布置的省煤器管组,垂直进入锅炉右侧出口集箱处,从省煤器出口集箱通过连接管进入锅筒。

在启动阶段没有给水流入锅筒时,省煤器再循环系统可以将锅水从锅筒引至省煤器进口集箱前管道中,以防止省煤器中静滞的水汽化。

锅炉给水管径为φ89×4,减温水管路口径为φ25×3。

c 给水引入锅筒水空间,锅炉分散下降管从锅筒底部引出,与前墙、左右侧墙、后墙、包墙水冷壁集箱相连接。

给水向上流经炉膛水冷壁被加热成为汽水混合物。

随后经各自的水冷壁上部集箱,通过汽水引出管引入锅筒进行汽水分离。

被分离出来的水重新进入锅筒水空间,并进行再循环,被分离出来的干燥蒸汽从锅筒顶部的饱和蒸汽管引出。

d 蒸汽从锅筒引出后,分别由4根φ108×7的连接管依次从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低温过热器管系,喷水减温器,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高温过热器管系,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集汽集箱。

(2) 烟风系统a 炉膛四周布满膜式水冷壁,炉膛后布置有旋风装置,其后布置包墙水冷壁及内部布置高、低温两组过热器、对流管束,下部有省煤器、空预器。

b炉膛后布置一个旋风装置,将烟气中的颗粒分离下来,延长高温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烟气在炉膛上方经过烟道进入包墙,包墙四面均为膜式水冷壁所包围,膜式水冷壁的管子为φ60×5,过热器布置在尾部包墙内,它共分低、高两级过热器,每组分别由31片φ38×4、φ42×4的蛇形管片组成。

沿烟气流程方向:低温级、高温级、对流管束。

烟气经尾部烟道进入省煤器、空预器,省煤器为单管圈逆流布置,管子排列为顺排。

⑶、燃烧过程①、在流化床内装料后,冷态启动时,先启动风道点火器将燃烧空气预热,热空气进入风室以后,通过布风板进入流化床,加热床料使燃料着火。

水冷式布风板的鳍片扁钢上布置有许多蘑菇形风帽,使流化床的布风均匀。

布风板上表面及喷嘴末端之间敷设有防磨层,避免布风板磨损。

②、在流化床内,空气与燃料、石灰石混合进行燃烧和脱硫,所形成的固体粒子随气流上升,经位于后墙水冷壁上部开口,进入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内,粗颗粒被分离下来重新返回炉膛循环燃烧。

③、一、二次风及二次风的多层布置形成的分级送风,通过各级风量的调节使炉膛生成量。

温度基本均匀,降低NOX二、安装一般规定准备1.一般规定⑴、安装工作应按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且必须遵守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6)的规定,并应符合DL/T5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的规定。

⑵、如需设计变更,应按规定办理手续后方准施工,设计变更资料应妥善保管并存档。

⑶、锅炉安装结束必须具备下列技术文件:设备缺陷记录和签证设计变更(或修改)资料和工程联系单隐蔽工程中间验收记录和签证安装技术记录和签证2.安装准备⑴、熟悉锅炉安装图纸及有关的技术文件规程和安装措施,并结合具体情况和要求编制施工程序、措施和计划。

⑵、到场的设备和保温材料应根据设备的种类、重量、尺寸及包装方式分别进行露天、半露天和室内等必要的保管和保护。

⑶、露天保管主要包括锅炉钢架、锅筒、水冷壁管组、各类集箱、过热器蛇形管、省煤器蛇形管、减温器、空气预热器、顶部连接管、下降管等。

钢架的柱和梁应放在预先制好,并经校正的支架上以防止变形。

锅筒、集箱等应垫高,凸起部位不得触地,帽盖应保持完好。

水冷壁组、蛇形管、散装出厂的管子、管道等堆放时,均应垫高并注意防止变形。

管端帽盖要齐全,防止杂物入内。

蛇形管堆放高度不应超过1.5米,水冷管组上所焊的销钉,应防止碰落或碰弯,如有脱落,安装时应及时补焊。

空气预热器管应垂直放在支架上,顶底部要有防雨、防潮盖板和底板。

⑷、半露天保管:主要包括给煤及燃烧装置、水冷风室、一、二次风管及排渣口、各种护板、胀缩接头、中温分离器及返料装置、风帽、密封件、散装钢板件、各种吊装吊杆及需要油漆保护、防腐较困难且外形尺寸又较大的设备。

⑸、室内保管:主要包括阀门,电动机,法兰,紧固定件,仪器仪表,水位计,取⑴、钢架安装前,应根据土建图纸、锅炉厂提供的基础负荷图、预埋件布置图等对锅炉基础进行验收,确认基础尺寸正确,质量符合土建设计和GBJ10-60《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版)的规定,并由土建部门出具基础竣工验收书。

⑵、由土建部门提供基础混凝土浇灌质量证明书和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并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⑶、基础外形尺寸、标高,预埋件位置的正确性应符合表㈠中序号1~2的验收标准。

⑷、各基础中心线间距及相应对角偏差应符合表㈠中序号3~6的规定。

2.基础划线根据土建确定的原始基准点进行复测(标高及定位轴线),在锅炉基础上确定出中心线并进行标注。

基础划线符合表(二)的要求。

表㈡基础划线允许偏差3.锅炉钢架安装⑴、钢架概况锅炉钢架由Z1左右至Z5左右10根立柱、梁和拉条组成。

前后柱距分别为 5600mm、+4600mm、+3400mm、+4500mm,左右柱距为7200mm,锅筒安装在前部炉顶钢架下,安装中心标高为28.000m;水冷壁吊挂于前部炉顶钢架。

空预器、省煤器支承于后部炉顶钢架上;包墙过热器、高低温过热器等吊挂于后部炉顶钢梁上。

⑵、钢架的检查及1m标高线确定①、钢架允许偏差按锅炉钢架的制造和装配公差进行检查,外形尺寸符合图纸,重点检查钢架件的长度、弯曲度(不大于全长1/1000且不大于10mm)、扭转值(不大于全长1/1000且不大于10mm)、托架高度、柱底板平整度及垂直度,外观检查无锈蚀、重皮和裂纹等缺陷;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②、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对于超标的部位和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变形应尽量在组合前现场校正消除。

冷态校正后不得有凹凸、裂纹等损伤;校正加热温度对碳钢不宜超过1000O C。

对于因现场条件限制不能处理的须报请建设方确认。

③、确定立柱的基准标高线:立柱以柱顶板为基准,兼顾多数托架标高从柱顶至柱底测量,确定立柱的1m标高线,保证顶部梁标高正确。

同时划出钢立柱各面的中心线,根据立柱中心线确定立柱底板和顶板的中心线。

⑶、钢架组合①、钢架以梁、柱、拉条为单元出厂,其中立柱又分三段,梁、柱及拉条之间的连接板一般点焊在相应的梁柱上,根据现场的情况、吊装运输设备的能力及锅炉组件吊装顺序,确定锅炉钢架地面组合分Z1Z2左、Z3Z4左、Z1Z2右、Z3Z4右、Z5左右五榀钢架和前部炉顶钢架、后部炉顶钢架七个组合件。

②、组合装配和立柱对接工作应在经过找正、稳固的组合台架上进行高度以上表面距地面约800mm为宜,且上表面需用水准仪找平。

③、炉顶钢架的组合按其位置分前部炉顶钢架和后部炉顶钢架两个组合件。

所有炉顶钢架的横梁都以炉顶钢架为组合,不划在钢架里,同时在靠近吊装机械侧的横梁不能先上。

炉顶钢架横梁的位置确定以大板梁中心和其它横梁上的吊杆孔中心为准。

④、钢架组件的连接全部采用焊接,焊缝坡口、高度等均应符合图纸要求,必须注意焊接顺序和留有适当的焊接收缩余量。

焊接工作不允许在低于-20℃环境中进行,并避免风、雨、雪的干扰。

⑤、钢架组合件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三)规定。

表㈢钢架组合件的允许偏差⑷、钢架安装①、垫铁安装A、根据锅炉基础复测标高及钢立柱长度的测量值计算出垫铁厚度(保证二次灌浆层高≥50mm),选择垫铁块数及单块厚度,每组垫铁不应超过三层,且厚的在下层。

垫铁放置在立柱底板立筋板下方,保证底板受力均匀,不致变形。

垫铁宽度一般为70mm-120mm之间,长度以超出立柱底板两边10mm左右为宜,且整个单位面积的承压力不应大于基础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60%。

B、基础表面打出麻面,放置垫铁处凿平,残存或粘结的杂质清理干净;垫铁安置后在钢架安装前清理干净并标出中心线位置,用铁锤检查垫铁不应松动,立柱找正后,垫铁加以调整。

在垫铁端部以连续焊缝将垫铁之间、垫铁与柱底板之间焊成一体。

②、吊装A、钢架吊装详见吊装方案。

B、为防止吊运时产生弯曲、变形,甚至损坏,必要时可考虑用型钢临时加固,系重绳应绑扎在组件最牢固的构件上。

③、找正就位A、组件在基础上找正就位时,应尽量使钢立柱底板中心线对准基础上的中心线,然后在组件顶部系拉缆绳,将组件临时固定,接着进行找正检查,检查项目及允许偏差如表(四)所列,严禁在未找正好的安装件上进行下一工序的安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