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应如何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

教师应如何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

如何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
3—6岁是培养一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关键时期,这一点已被中外许多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所肯定。

因此,这个阶段,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帮助孩子扬长辟短,克服自卑,怯懦心理,树立自信心。

赏识是对他人获得正确认识并对其积极的方面加以赞赏的行为。

赏识自己是自信的基础,要让孩子从小就感觉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自己有很多优点,老师和家长要善于给孩子创造赏识自己的氛围和机会。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

赏识教育对于我们并不陌生,然而有些父母并没有理解赏识的真正内涵,盲目赏识不仅不能让孩子从中获益,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阻力。

很多父母认为,赏识孩子就是告诉他们“你真棒!”“你真了不起!”。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时间长了,孩子变得自大,自负。

有些孩子会把父母的夸赞当做自己的保护层,他们宁肯相信这些有利于自己的评价而在无意识中屏蔽外界信息,从而变得目空一切。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呢?
一、信任幼儿,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渴望赏识与关注”是每一个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只有得到信任,才能拥有自信,拥有了自信才能有利于激发幼儿潜在能量的发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位幼儿,发现其闪光点,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位幼儿,不失时机的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

切记大声呵斥,语
气要婉转而富有启发性,这样,幼儿才能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的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从而充满自信。

丘吉尔说过:“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的去赞美他。

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更增加一种规范。

”所以,要想孩子快乐,自信,健康的成长,就要以每位幼儿的个性特征作为立足点进行教育,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需要我们一起来发掘。

作为老师,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大更自由的发展空间。

不要随意给孩子定性,孩子的性格都是多面的,千万不要因为一方面的不如意就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这一朵小红花的力量足以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充满力量。

二、理解幼儿,给予幼儿融通式赏识
幼儿需要从教师哪里得到理解,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以更大的激情融入活动。

融通式赏识就要求教师以幼儿为本,尊重,关心,热爱幼儿,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而不是一味的寻找幼儿的缺点,一味的指责,抱怨幼儿的不足。

例如,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注重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重视幼儿的感知与体验。

用童心看世界,从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对活动中的表现抱着理解的态度,不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论他是多么的不同寻常,因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别差异性。

三、激励幼儿,用语言、行动赏识幼儿
有些教师可能会认为不能表扬孩子,一表扬就会翘尾巴,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认为理所当然,而孩子稍有偏差就立即训斥。

其实,如果老师用正向的激励既能强化孩子的好行为,也能树立孩子的自信。

赏识教育就要求教师多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一个“行”字满足了孩子生命中最需要的“赏识”,消除了幼儿对活动的恐惧感,一个“好”字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一个“棒”字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了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例如,老师可结合平时对幼儿的了解,有针对性的使用鼓励性,肯定性的语言,“你真棒”、“你真行”、“再试一次,一定比刚才更好”、“你真能干”、“宝宝真聪明”、“老师真为你骄傲”等,一些即时性的语言激发幼儿。

或者给幼儿一个拥抱,对幼儿翘起大拇指,给幼儿欣赏赞许的目光,这不同的行动都会让幼儿有一个新鲜感,都可以激励幼儿,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教师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

”这是赏识教育的基本观念。

当孩子的某一方面发展出现问题时,老师要静下心来,先问问自己,“我的方法出了什么问题?”对孩子的错误要多宽容。

当然,这里的宽容不等于放任,它意味着先接纳,后升华,即先接纳孩子的缺点,让孩子明白你的宽容和大度,然后平静下来,再想办法将面临的问题处理好,把它升华,从而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诱发孩子的求知需要。

赏识是不需要条件的,持赏识的态度不能急功近利,要用平等,无私的平常心,才能真正赏识我们面对的各种各样,千差外别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才能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赏识教育是让所有的孩子获得赏识,更要让原本不被赏识的孩子也能够在赏识的激励下走向成功。

如何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