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6 鸿门宴(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6 鸿门宴(含答案)

6鸿门宴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会其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者出,未辞.也辞:辞谢。

B.沛公则置.车骑置:安排。

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过:责备。

项,“置”的意思是“放弃”。

2.下列对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古代最高爵位名,也用来尊称长辈男子或年老的人。

B.“都尉”,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秦汉时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

C.“骑”,一人一马的合称,也泛指骑马的人。

”,古代的一种礼节,多次叩拜,表示感谢的意思。

项,“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的意思。

3.下列对节选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

而此时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已经逃离了项羽的军营。

B.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

C.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

”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项,“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理解错误,这是刘邦与张良、樊哙预定的计谋。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至”,到达;“不过”,不超过;“度”,估量;“乃”,副词;“督过”,责备;“去”,离开。

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路罢了。

估计我回到军营,你再进去。

(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二、语言运用5.仿照横线前句子的形式,另写两个句子,使之与横线前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

这些精神元素,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是一个偏正短语,由修饰语“位卑未敢忘忧国”和中心语“爱国情怀”组成,因此,横线处所填语句也应该是偏正短语,且修饰语是古诗文名句,中心语是后文所说的“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的“精神元素”。

明确了这些,选取自己熟知的“精神元素”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古诗文名句组织答案即可。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敬业精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友善态度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字。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

①。

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体现了这一特征。

对很多人来说,微阅读就是浅阅读,就是浪费时间消费段子。

②,因为即便是微小,它也有自己存在的逻辑,不仅如此,微小,也能见证大千世界。

一些阅读达人号召不要迷恋微阅读,说那是“伤不起的快餐文化”,这样的态度,不是对阅读文化的不同理解,③。

①处,根据后句“体现了这一特征”和前句微阅读的阅读方式,应填微阅读的特点;第②处,依据后面的“因为……”,应填与常人理解不同的转折句;第③处,前句有“不是……”,该处应填“而是……”,是对前句的否定,见解上要有所升华。

迅捷②但其内涵却包罗万象,也有深度③而是对这个文化消费时代缺乏应有的见识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亡:逃跑。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故意。

③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嫌怨。

⑥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故”,应为“交情”;④“谢”,应为“道歉”。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②常以身翼.蔽沛公③范增数目.项王④籍.吏民,封府库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②⑤/③④/⑥/②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名词活用为动词,②⑤名词作状语,⑥使动用法。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B.C.D.项,“而”,①表修饰,不译;②连词,转折关系,却。

B项,“因”,①副词,于是;②介词,趁机。

C项,“以”,连词,表目的关系,用来。

D项,“者”,①助词,补足音节;②代词,代指人。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沛公居山东..时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D.财物无所取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十分,极。

B项,古义: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指山东省。

: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D项,古今义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

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

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

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

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无子。

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

子楚为秦质子于赵。

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

”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

”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

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

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独华阳夫人耳。

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

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子楚曰:“然。

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

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

”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

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

夫人大喜。

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

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闲,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

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托妾身。

”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

(节选自《史记·吕不韦列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B.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C.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本句大意是“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

之后结合断句的一般规律,如“子楚”和“秦”相邻,两者均为名词,不能组合成句,因此中间要断开;“车乘”“进用”都是名词,不能独立成句。

如此就可以选择正确的答案。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適嗣指正妻所生的孩子,此处实指王位的继承人。

適,通“嫡”。

B.在等级分明的中国古代社会,天子死曰薨,诸侯曰崩,大夫曰卒,庶人曰死。

C.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可作平辈之间的拜礼,也可作请罪之辞,还可用于重大的事情请求时。

D.符,指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遣兵将的凭证。

用铜、玉、竹、木等制作,上刻文字,分为两半,各执其一,合二为一方生效。

项,“天子死曰薨,诸侯曰崩”错误。

应该是帝王或王后的死曰崩,诸侯或大官的死曰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不韦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人,他以商人的敏感发现了子楚身上隐含的巨大利益,并由此拉开了以重金对子楚进行政治投资的序幕。

B.子楚一开始并不信任吕不韦,直到吕不韦道出“自己的门庭要等待子楚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的一席话,子楚才感觉到吕不韦不简单,并与之深入交谈。

C.吕不韦非常明了当时秦国的形势,所以能够为子楚指明前进方向,使子楚叹服并承诺将来共享政治利益。

D.吕不韦做事非常讲究策略,为了帮助子楚接近华阳夫人,他先接近华阳夫人的姐姐,还将自己购买的珍奇玩物都送给了她。

项,“还将自己购买的奇物玩好都送给了她”中代词理解错误。

按照原文表述,“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可见“她”不是指华阳夫人的姐姐,而是指华阳夫人。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楚母曰夏姬,毋爱。

子楚为秦质子于赵。

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没有;“质子”,人质;“礼”,以礼相待。

(2)“子”,你;“得”,能够;“诸子旦暮在前者”为定语后置。

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

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

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不以礼相待。

,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去世了。

到了昭王四十二年,秦王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

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

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就把她立为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没有儿子。

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

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

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不以礼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

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怜爱他,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待价而沽”。

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

”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吧,竟然还说什么光大我的门庭!”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

”子楚心里明白吕不韦说的意思,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

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