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大学
20
20
选测一项
选测一项
二、《标准》体系介绍
㈡、《标准》测试项目的结构
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内容由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的测试评价指标组成,新的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 素质和运动能力等四个方面的测试评价指标组成。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新增加的测评项目, 主要包括:踢毽子、跳绳、引体向上、掷实心球、篮球 运球、足球颠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等项目。 大学各年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身体形态、身 体机能的指标,耐力、柔韧、力量、爆发力、速度以及 综合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指标。
三、各项测试方法实例介绍
㈢、新增测试项目方法简介
跳 绳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协调性、灵敏性、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发展水平。 2、测试场地 平整、干净场地,地质不限。主要测试器材包括秒表、发令哨、 各种长度的跳绳若干条。 3、测试方法 两人一组,一人测试,一人记数。受试者调整绳长至适宜长度, 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 且摇绳一回环,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 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的跳绳次数。测试单位为次。
二、《标准》体系介绍
㈢、《标准》测试项目的内容丰富多彩
新《标准》测试项目内容丰富多彩是新标准的一个特点,与老 《标准》相比,由原来的11项增加到17项。这为选择测试项目提供了 更大的范围,项目越丰富,选择的项目越多,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就必 须进行全面的学习和锻炼,全面提高体育素质和运动能力。而且,新 《标准》确定的内容都是简便易学,对发展身体直接、有效。这些项 目都是基础性和规定性的内容,标准在这个方面确定了一个尺度,项 目既丰富可供选择,又不能造成学生学习上太大的压力和负担 。
二、《标准》体系介绍
㈣、《标准》评价体系的调整
◎指标体系、权重有所调整
新、老《标准》指标、权重对照表
组 别 老《标准》 评价指标(测试项目) 身高标准体重 肺活量体重指数 台阶试验、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 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 握力体重指数 新《标准》 评价指标(测试项目) 身高标准体重 肺活量体重指数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台阶试验 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 引体向上(男)、掷实心球、握力体重指数 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 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 老《标准》 权重系数 0.15 0.15 新《标准》 权重系数 0.10 0.20
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
二、《标准》体系介绍
㈤、测试工具及上报方法 ◎上报工作简易化 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过程中,国 家数据库工作也进行了努力的建设与改进,目前国家数据 已基本完善,从今年开始整个上报软件都可以从“中国学 生体质健康网”上进行免费下载,软件下载、数据如何上 报等,网上都有相应的说明,并可供查询和下载。 ◎测试工具的科学化 近年来有许多的厂家进行体质健康仪器、器材的研制 和开发,为了保证仪器、器材的质量标准,文件中明确规 定:“为保证《标准》测试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各地、 各学校招标、选用的《标准》测试器材必须是经国家认证 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相关认证机构认证合格的产 品。”简单地说就是,必须通过国家标准鉴定的产品,才 能在各地方学校中使用。
三、各项测试方法实例介绍
㈢、新增测试项目方法简介
篮球运球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身体协调、灵敏性等综合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和篮球 基本技能。 2、测试场地 场地长20米,宽7米,起点线至第一列标志杆(物)的距离为5 米,标志杆距左右边线3米。各距杆3米,共5排杆,全长20米,并列 的两杆间隔1米。大学为成人篮球。测试用球应符合国家标准。 3、测试方法 受试者在起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用单手运球依 次过杆,大学生每次过杆时需换手运球。 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停表。每名受试者测两次,记录 最好成绩。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小数点后第2位数按 非零进1原则进位。
三、各项测试方法实例介绍
㈢、新增测试项目方法简介
足球运球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身体协调、灵敏性等综合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和足球基本 技能。 2、测试场地 在坚实、平整场地或足球场上,划出长30米,宽10米的测试场地, 标志杆距左右边线5米。起点线至第一杆距为5米,各杆间距5米,共设5 根标志杆。器材包括足球,秒表,30米卷尺,标志杆(物)。 3、测试方法 受试者听到出发口令后开始向前运球依次过杆,不得碰杆。受试者 和球均越过终点线即为结束。 每人测两次,记录最好成绩。测量单位为秒,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
一、对实施《标准》的认识
㈢、实施《标准》的意义
◎贯彻落实《体育法》 ◎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 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体健康的需要
实施《标准》的认识
㈣、《标准》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
▲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关系》 ▲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关系 ▲与体质与健康调研的关系 ▲与“体育考试”的关系 ▲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关系
二、《标准》体系介绍
㈠、《标准》的组成 《标准》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 能力等四个方面的测试评价指标组成。
《标准》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
小学一、二年级组 小学三、四年级组
小学五、六年级组
初、高中每年级各为一组 大学组
二、《标准》体系介绍
㈠、《标准》的组成
各年级测试项目分类表
年 级 必测项目 身高 体重 身高 体重 选 测 试 项 目 坐位体前屈、投沙包 50米跑(25米×2往返跑)、 立定跳远、跳绳、踢毽子 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 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 400米跑(50米×8往返跑)、台阶试验 小学五、六年级 身高 体重 肺活量 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掷实心球、握力 50米跑(25米×2往返跑)、 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 足球颠球、排球垫球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台阶试验 初中 高中 大学 身高 体重 肺活量 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 引体向上(男)、掷实心球、握力 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 足球运球、排球垫球 备 注 选测一项 选测一项 选测一项 选测一项 选测一项 选测一项 选测一项 选测一项 选测一项 选测一项
0.20
0.30
大 学
0.20
0.20
50米跑、立定跳远
0.30
0.20
二、《标准》体系介绍
㈣、《标准》评价体系的调整
◎评价等级结构的调整
《标准》规定:本标准各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为本标准的最后得分, 满分为100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分—89分为 良好, 60分—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 每学年评定一次,按评定等级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学 生毕业时体质健康标准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得分和其他学年平均得 分各占50%之和进行评定。因病或残疾免予执行本标准的学生,填写《免予 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 《标准》实施办法规定: 学生《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 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 《标准》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 学年《标准》成绩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
小学一、二年级
小学三、四年级
二、《标准》体系介绍
㈠、《标准》的组成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与分值
组 别 评价指标(测试项目) 身高标准体重 肺活量体重指数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台阶试验 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 引体向上(男)、掷实心球、握力 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 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 分 值 10 20 30 备 注 必 测 必 测 选测一项
一、对实施《标准》的认识
一、对实施《标准》的认识 ㈠、背景简介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研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思路 ◎实施《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意义
㈡、新《标准》体系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实施《标准》的认识
㈡、新《标准》体系的继承与发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 方案) 》中的评价指标予以保留,特别是反映身体素质和运 动能力的测试项目继承了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 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基本精神。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以及我国学生体质发展变化中的新情况,对评价指标和测试项 目进行修订和完善。 增补反映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运动能力的测试指标,加大 了指标体系中项目的选择范围。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际状况, 保留了形态、机能的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 新《标准》对不同性质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掷实心球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上肢爆发力 。
2、测试场地 器材标准:小学三~六年级测试球重为1千克,初中、高中、 大学各年级测试球重为2千克。
3、测试方法 受试者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 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掷出。 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
三、各项测试方法实例介绍
㈠、测试器材简介 近年来有许多的厂家进行体质健康仪器、器材的 研制和开发,为了保证仪器、器材的质量标准,文件 中明确规定:“为保证《标准》测试数据的科学性、 准确性,各地、各学校招标、选用的《标准》测试器 材必须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相关 认证机构认证合格的产品。”简单地说就是,必须通 过国家标准鉴定的产品,才能在各地方学校中使用。 各省、市教育厅体卫艺处要认真关注此事,通过 国家标准的验证来保持仪器工具的科学性,如果使用 了未经认证的仪器,我们无法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仪 器的稳定性、准确性。各省、市要配合做好对厂家的 资质的认证,国家标准委员会认证才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