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追求与人生态度的那些点滴
2012年,早就被预言为世界末日的一年,我20岁了。
在古人看来,到了加冠的年龄,是成年的标志。
也是在20岁,我马上就要度过我大学时光的第一年。
这一年,和同班同学一起去KTV唱歌,和协会的哥们儿姐妹儿兼同事策划、举办活动,和我一直喜欢却不喜欢我的她一起去游玩,我是快乐的,我感受到大学的包容、自由;还是这一年,一群人的狂欢到头来只剩寂寞,课上听讲的内容自我感觉良好课下打开书本又合上,在虚拟的世界里虽不爱游戏却偏爱QQ空间,我是颓废的,我感受到了大学的放纵、多面。
人其实和面包很像,只不过比面包多了大脑和肢体而已,说简单点就是海绵宝宝。
而我们对面包的保质期不会给予太多关注,因为一般情况下面包的保质期都一样;可是我们对面包的味道的要求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是面包存在的理由,也是面包存在的意义所在。
所以,人生也如此,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人生的长短,而在于人生所体现出来的“味道”。
这种味道并不是如大家经常挂在嘴上的、CCTV经常播报的为人民服务、为公益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固然,人生的感觉要有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的欣慰,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也要包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畅快,包括爱情的美好与亲情的温暖,包括经历大喜大悲时的凌乱···总之,人生不能只有一个味道,人生应该像调味盒,酸甜苦辣咸应有尽有;应该像彩虹一样,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味道一,我的“妄想症”——谈我的“离谱”追求!
初三那一年,我15岁,我已经有了一些叛逆。
而作为一个在城市接受小学教育的初中生,我对家乡老师的教育手段很是不屑一顾,我可以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呕心沥血,但我无法原谅他们的粗鲁“裁决”行为,进而我也无法明白中国的应试教育。
我萌生了要改变中国教育的想法。
高中以后,我接触到了《读者》《青年文摘》《看天下》等优秀杂志,于是我对中国及欧美的教育内容、方式、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深刻理解。
我明白了因为当代中国落后于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国人的“奴性”心理以及教育公平问题,所以催生了应试教育及该方式下的高考;我明白了因为公平问题以及中国人口数庞大的现实问题,中国不能像美国一样每年举行7次“高考”;我明白了比尔·盖茨敢于退学自主创业、惠普产生于狭窄车库、苹果风靡全球、谷歌短短数年内就成为世界性的搜索巨擎,进
而成为IT行业巨头的真正原因在于开放式、启发式教育给予美国人的创新能力。
所以,我希望我能改变中国教育。
这个在很多人看来“连中国教育部和千千万的教育专家教授都无法解决”的目标,的确很困难,没有前车之鉴,没有任何机构支持,最重要的是没有资金来源。
但是,至少我知道英国夏山学校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是否上课,甚至厕所不分男女、允许翻窗户;我知道美国学生上课比较自由,类似于访谈,老师甚至会布置让小学生到医院调查“癌症有哪些征兆”;我还知道重庆市谢家湾小学向每个孩子都公平开设了必修的《生活与礼仪》、《综合实践》课和选修的兴趣课和特长课。
或许我最后真的无法改变,但我一直在试图改变。
说完了我的教育梦,再说一说我的农业梦。
当然,这个也很离谱。
是因为感受到太多的中国农村经济水平与城市经济水平的差距、中国农村与美国农村的差异以及中国农村建国后长期发展滞缓,所以感觉到中国的农业发展空间依然很大,农业管理及科学技术还有待开发,最后才有了这一梦想。
至于如何实现,我一直以为我应该在大学毕业后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返回家乡,带领家乡人,像华西村的崛起一样建立现代化农村。
当然,后来成立的中国首个村级市——西辛庄市的发展模式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以上两个梦想,我相信,以我现有的能力,实现起来基本是不可能。
但是,既然我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一定不会轻易放弃,我至少会博览群书,尽量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领导和思想能力,我至少会一直奔跑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朝着终点一步一步迈进。
为了梦想,披荆斩棘,我在所不惜;披星戴月,我一鼓作气!
味道二,快乐就好——论我的人生态度。
其实这也和我的人生追求息息相关。
因为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生追求。
我一直崇尚快乐就好的人生信仰。
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而已。
这几十年,我们经历呱呱坠地,经历青春激昂,也经历寿终正寝。
所以,不能利用这几十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实在是枉来世上走一遭。
在我看来,这有意义的事就是保持快乐。
快乐,不是庸俗的傻笑,不是损人利己的偷笑,而是奉献自我的欣慰,感受世界的宽慰。
我对快乐的具体理解如下:
1、尽情体验。
一个不满周岁的小孩子的活动基本都源于本能,而这些本能中除了生理需要外就只有好奇心了。
所以,好奇心是人的重要本能,满足好奇心是人生一大乐事,体现在具体行为上就是
尽情体验,体验人类社会的酸甜苦辣,自然界的万千变化、万紫千红。
体验中,我能够领悟生命的真谛,感受自然地神奇,最重要的是怀着对世界的新鲜感,我感受到了快乐。
2、少计较得失。
我们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心存不满,经常为一些蝇头小利而尔虞我诈,经常为一个若有若无的八卦的耿耿于怀!这时,我们会感到身心俱惫、焦虑不安。
所以,不是我不会跟他计较,而是我懒得跟他计较,因为几颗沙粒终究不能填平欢乐的大海!
3、淡化他人的眼光。
国人一向很爱面子,即使面子上再下不来,也想有人给个台阶下。
所以,我们很在乎别人的眼光,即使别人都是凭空捏造的,我们也要与之理论再三。
可是,用一句潮语说:“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
”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会活得很累。
我们只管活好自己,只要不违反法律、道德,做什么、怎么做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