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考试常见题型。

2.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分析考试说明
在诵读古诗词基础上,对古诗词有赏析能力,主要考查分析古诗词的所蕴含的意境、情感、哲理、思想内容等,品味古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近三年试卷出现的试题
古诗赏析题:
2014年(4分):《春望》(1)“深”字的妙处。

(2)对尾联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015年(4分,结合综合性学习考查)《行路难》(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妙处。

(2)作者的感情。

2016年(4分)《望岳》(1)展开想象,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所展现的景象。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明确:“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分)
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意近即可)(2分
(1)诗人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意近即可得2分)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写细望泰山。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一、题型归纳
1.寻找意象题。

2.描绘画面题。

3.赏析字句题。

4.体会情感题。

5.表达技巧题。

二、解题方法与规范
1.寻找意象题
第一步:找名词,意象以名词形式出现。

第二步:名词应体现作者思想感情。

典型考题
(寻找意象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分)
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春雨(小雨)、春草(小草)
2.描绘画面题
答题要点: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与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

格式:抓主要景物+想象与联想(画面)+优美表达
典型考题
(描绘画面类)
请描绘出诗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展现的景象?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在小溪里,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

3.赏析字句题
“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作者感情
3.赏析字句题
(1) 从语言的生动、准确,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考虑字句的精妙。

(2)结合全句分析,写出描绘的内容。

(3)赏析字句在全诗的作用。

(4)表达作者的情感。

格式:手法(表现手法,修辞等)+描写(描绘内容)+情感(哲理)典型考题(赏析字句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考题:请你对本诗的后两句作出赏析
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

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说说你对尾联的理解。

表明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体会情感题
(1)为了准确体会情感,应把握不同题材的诗词相对较为固定的思想情感。

田园: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了边塞的苦寒,寂寞的生活和思念家乡和亲人,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陆游、杜甫、)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杜牧、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

(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了对—的愤慨、不满。

(曹操、李白、韩愈)
叙事:通过所见所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之情)。

(白居易、杜甫)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2)抓关键词
(1)题目《春夜喜雨》——杜甫
(2)序、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
(3)诗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典型考题
(体会情感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考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强烈的愤慨和批判。

5 .表达技巧题
(1)表达方式: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等)两种方式。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铺垫、象征、对比、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

格式:手法+表达效果(内容+主旨+感染力)
典型考题
(表达技巧类)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考题:“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两句有人认为写的很好,有人却认为是互相矛盾.你的看法呢?
不矛盾,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

这两句用悠扬的钟声体现环境的寂静,表现古寺中肃穆空灵的气氛,以及作者对这种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

三小结
“腹有诗书气自华”。

加强诗词积累,句意就能理解,文意就水到渠成,一切难题都可迎刃而解。

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去阅读,“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不倦前行就可以达到目的。

“能读千赋则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