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201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

武汉大学201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

武汉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物理化学)□√需使用计算器□不使用计算器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这时A的分压和分体积分别是p A和V A。

若在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C,问p A和V A的变化为()(A) p A和V A都变大 (B) p A和V A都变小(C) p A不变,V A变小 (D) p A变小,V A不变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 不可以达到同一终态(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3.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出发,经等温可逆膨胀或绝热可逆膨胀,使其终态均达到体积为V2,此二过程做的功的绝对值应是:( )(A) 恒温功大于绝热功(B) 恒温功等于绝热功(C) 恒温功小于绝热功(D) 无法确定关系4. 对于可逆变化有⎰=∆BAR T QSδ下述各说法中,哪一个正确()(A)只有可逆变化才有熵变(B)可逆变化没有热温商(C)可逆变化熵变与热温商之和相等(D)可逆变化熵变为零5.用力迅速推动气筒活塞而压缩气体,若看作绝热过程,则过程熵变( ) (A)小于零(B)大于零(C)等于零(D)不能确定6. 将固体NaCl投放到水中,NaCl逐渐溶解,最后达到饱和。

开始溶解时溶液中的NaCl 的化学势为μ(a) ,饱和时溶液中NaCl的化学势为μ(b) , 固体NaCl的化学势为μ(c),则:( )(A)μ (a)=μ (b)<μ (c) (B)μ (a)=μ (b) >μ (c)(C)μ (a) >μ (b)=μ (c) (D)μ (a) <μ (b) =μ(c)7. 恒温恒压下,在A与B组成的均相体系当中,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时,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如何变化?(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一定8. 两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 A∗,p B∗,它们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若p A∗>p B∗,则:( )(A)y A>x A(B)y A>y B(C)x A>y A(D)y B>y A9. 在温度T 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P A*,化学势为μA*,并且已知在PΘ下的凝固点为T f*,当A中溶入少量与A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P A、μA、T f则( )(A) P A* < P A,μA*<μA,T f*<T f(B) P A*> P A ,μA*<μA ,T f*< T f(C) P A*< P A,μA*<μA,T f*> T f(D) P A*> P A ,μA*>μA , T f*> T f10. 在PΘ下,用水蒸汽蒸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 ( )(A)必低于373.2K (B)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C)必高于373.2K (D)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11. 对于相律,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律不适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多相系统(B) 影响相平衡的只有强度因素(C) 自由度为零意味着系统的状态不变(D) 平衡的各相中,系统包含的每种物质都不缺少时相律才正确12. 在300K下,一个抽空的容器中放入过量的A(s),发生下列反应A(s) B(s)+3D(g)p=1.02kPa。

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θK(300K)应为()达到平衡时D(g)的压力*D(A)1.02 (B)3.06 (C)1.04×10-4(D)1.03×10-613. 关于配分函数,下面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A) 粒子的配分函数是一个粒子所有可能状态的玻尔兹曼因子之和(B) 并不是所有配分函数都无量纲(C) 粒子的配分函数只有在独立粒子体系中才有意义(D) 只有平动配分函数才与体系的压力有关14. 已知CO 的转动惯量I = 1.45×10-26 kg.m2,则CO 的转动特征温度为:( )(A) 0.36 K (B) 2.78 K (C) 2.78×107 K (D) 5.56 K15. 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16. 已知298K,½CuSO4、CuCl2、Na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a、b、c(单位为S·m2·mol-1),那么Λ∞(Na2SO4)是( )(A) c + a - b (B) 2a - b + 2c(C) 2c - 2a + b (D) 2a - b + c17. 298 K 时, 在下列电池Pt│H2(p)│H+(a=1)‖CuSO4(0.01 mol·kg-1)│Cu(s) 右边溶液中加入0.01 mol的KOH溶液时, 则电池的电动势将(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18. 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 )(A) Zn| ZnCl2(aq)| Cl2(p),Pt(B) Zn| ZnCl2(aq)| KCl (aq)| AgCl,Ag(C) Ag-AgCl| KCl(aq)| Cl2(p),Pt(D) Pt,H2( p)| HCl (aq)| Cl2(p),Pt19. 可以直接用来求Ag2SO4的溶度积的电池是( )(A) Pt|H2(p)|H2SO4(a)| Ag2SO4(s)|Ag(B) Ag|AgNO3(a)||K2SO4(a)|PbSO4(s),Pb(s)(C) Ag(s),Ag2SO4(s)|K2SO4(a)||HCl(a)|AgCl(s),Ag(s)(D) Ag|AgNO3(a)||H2SO4(a)|Ag2SO4(s),Ag(s)20. 在298 K时,0.002 mol·kg-1的CaCl2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γ±,1与0.002 mol·kg-1的CaSO4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γ±,2相比较是:( )(A) γ±,1 > γ±,2(B) γ±,1 < γ±,2(C)γ±,1 = γ±,2 (D)无法比较21. 已知基元反应A+B → P+······在定容条件下,在100℃时,起始浓度C A,0=C B,0=a mol·dm-3,其半衰期为t1/2,若起始浓度C A,0=C B,0=b mol·dm-3,其半衰期为t1/2ˊ,当a>b时( )(A) t1/2>t1/2ˊ (B) t1/2=t1/2ˊ (C) t1/2<t1/2ˊ(D)t1/2与t1/2大小关系不确定22. 很多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因支链反应发生的爆炸有一定爆炸界限,其上限主要由于( )(A) 容易发生三分子碰撞而丧失自由基(B) 存在的杂质发挥了影响(C) 自由基与器壁碰撞加剧(D) 密度高而导热快23. 欲研究某化学反应的反应截面和它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A) 停止-流动法(B) 分子束法(C) 闪光光谱法(D) 碰撞理论计算法24. 有一露于空气中的球形液膜,若其直径为2×10-3 m,表面张力为0.7 N·m-1,则该液膜所受的附加压力为:()(A) 1.4 kPa (B) 2.8 kPa (C)5.6kPa (D) 8.4 kPa25. 恒温恒压下,将一液体分散成小颗粒液滴,该过程液体的熵值(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定26.测得氧在纯净的金属W 表面上化学吸附热为596.64 kJ·mol-1, 而气态氧原子的吸附热为543.92 kJ·mol-1, 氧的解离能为491.53 kJ·mol-1, 则氧在W 表面上吸附性质为( )(A) 分子吸附, 范德华力(B) 分子吸附, 生成氢键(C) 原子吸附, 生成共价键(D) 原子吸附, 生成吸附配位键27. 纯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恒温恒压组成时水与哪类相接触时的界面张力:( )(A) 饱和水蒸气(B) 饱和了水蒸气的空气(C) 空气(D) 含有水蒸气的空气28.若分散相固体微小粒子的表面上吸附负离子, 则胶体粒子的ζ电势( )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大小无法确定29. 超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粒子的实像(B)粒子的虚像(C)散射光(D)透过光30.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分散介质对固定的固体表面电荷作相对移动的现象称为( ) (A)电泳(B)电渗(C)流动电势(D)沉降电势二、计算证明题(每小题 9 分,共 90 分)1、(10分)1mol理想气体,初态为T1=298.2K,p1=100kPa,经下列两种过程达终态p2=600kPa,计算下列各过程的Q、W、ΔU、ΔH、ΔA、ΔG和ΔS孤立。

(已知298.2K理想气体的标准熵为205.03 J·mol-1·K-1,绝热指数 =7/5。

)(1)等温可逆过程(2)绝热可逆压缩2、(10分)苯和甲苯组成的液态混合物可视为理想液态混合物,在85℃、101325Pa 下,混合物达到沸腾,试求刚沸腾时液相及气相组成。

(已知85℃时,*p 甲苯=46.00kPa ,苯的正常沸点80.10℃,苯的摩尔气化焓Δvap H m=34.27kJ·mol -1。

)3、(10分)A, B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如下图:(图12)(1)标明各区域中的稳定相;(2)将14.4kg 纯A 液体和9.6kg 纯B 液体混合后加热,当温度t 无限接近t 1(t =t 1-d t )时,有哪几个相平衡共存?各相的质量是多少?当温度t 刚刚离开t 1(t =t 1+d t )时有哪几个相平衡共存?各相的质量各是多少?4、(8分)在448~688K 的温度区间内,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下面的气相反应:I 2 +环戊烯 →2HI + 环戊二烯得到θK 与温度(K )的关系为 TK 575.45103439.17ln -= 计算在573K 时,反应的θm r G ∆ ,θm r H ∆和θm r S ∆5、(12分)双原子分子 Cl 2 的振动特征温度ΘV = 801.3K(1) 用统计热力学方法计算氯气在 323K 时的 C V ,m (不考虑电子运动和核运动)(2) 用能量均分原理计算 Cl 2 气的 C V ,m(3) 二种方法算得的数值不一,试说明原因6、(12分)有电池Hg(l)|Hg 22+(a 1)||Hg 22+(a 1),Hg 2+(a 2)|Pt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