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条件性基因敲除与敲入ppt课件
条件性基因敲除与敲入ppt课件
2
实现基因敲除的方法有多种,但基本上都是采用同 源重组或随机整合的方法,让一段没有生理功能的 DNA片段在细胞内取代正常基因,从而破坏正常基 因的功能。基因敲除主要是在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s,ESC)水平进行操作。胚胎干 细胞是早期胚胎细胞经体外培养建立的全能细胞系, 在体外培养时保持了未分化状态,可以传代增殖, 在发育上类似于早期胚胎细胞团的细胞,具有与早 期胚胎细胞相似的分化潜能和正常整倍体核型两大 特点,是研究哺乳动物个体发育、胚胎分化以及性 状遗传机制的理想模型。首先在这种细胞内进行分 子水平的基因操作,之后再使这种已经发生了基因 改变的细胞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体。这样就可 以在整个生物体内实现预期的基因改变。
体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发挥作用; ④Cre重组酶的编码基因可以置于任何一种启动子的调控
之下,从而使这种重组酶在生物体不同的细胞、组织、器 官,以及不同的发育阶段或不同的生理条件下产生,进而 发挥作用,这一点也是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 点。
11
3.Cre/loxP系统的工作流程
利用Cre/loxP系统实现体内某特定基因在特定条件 下的敲除,需要两只转基因小鼠。
条件性基因敲除与敲入
1
在科学研究中,为了明确某一组织或器官的功能, 常将实验动物体内所要研究的组织或器官切除,进 而根据实验动物的生理指标或功能的变化来推测切 除部分的功能。生命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生 命现象的认识已经逐步深入到了分子水平,而上述 的“部分切除—观察整体—推测功能”的研究思想 仍然有效。具体地说,就是在分子水平破坏想要研 究的基因,然后观察生物体的生理指标、功能、整 体形态、组织结构、发育过程的变化等,进而推测 相应基因的功能。这种研究过程称为基因敲除(gene knock out)。此外,为了研究某种疾病与某个基因之 间的关系,常向生物体内人为引入某个基因,然后 观察实验动物出现的各种变化,从而推测疾病与基 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基因敲人(gene knock in)。
第一只小鼠一般采用胚胎干细胞技术获得,首先在 体外构建一个在目的基因两端分别含有一个loxP位 点的基因序列,之后将体外构建好的这段基因序列 转入胚胎干细胞内,使其通过同源重组替代细胞基 因组内原来的基因序列。经过这样处理的胚胎干细 胞被重新植入到假孕小鼠的子宫内,使其重新发育 成为一个完整的胚胎,最终成为一只转基因小鼠。 在这只转基因小鼠中,loxP位点被引入到相应基因 的内含子内,理论上不会对相应基因的功能产生影 响,因此一般情况下,该小鼠的表型是正常的。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oxP(locus of X-over P1)序列:来源于P1噬菌 体,是由两个13bp反向重复序列和中间间隔的 8bp序列共同组成,8bp的间隔序列同时也确定 了loxP的方向。Cre在催化DNA链交换过程中与 DNA共价结合,13bp的反向重复序列是Cre酶的 结合域。其序列如下:
8
Cre重组酶介导两个loxP位点间的重组是一个动 态、可逆的过程,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1、如果两个loxP位点位于一条DNA链上,且方 向相同,Cre重组酶能有效切除两个loxP位点间 的序列; 2、如果两个loxP位点位于一条DNA链上,但方 向相反,Cre重组酶能导致两个loxP位点间的序 列倒位; 3、如果两个loxP位点分别位于两条不同的DNA 链或染色体上,Cre酶能介导两条DNA链的交换 或染色体易位。
9
10
2.Cre/loxP系统优点
Cre/loxP系统之所以在基因敲除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是由该系统的诸多优点决定的:
①Cre重组酶与具有loxP位点的DNA片断形成复合物后, 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引发之后的DNA重组过程,因此该系 统不需要细胞或者生物体提供其他的辅助因子;
②loxP位点是一段较短的DNA序列,因此非常容易合成; ③Cre重组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蛋白质,因此可以在生物
5
一、条件性基因敲除的策略 ——Cre/loxP重组系统
6
1.Cre/loxP系统的原理
Cre重组酶:于1981年从P1噬菌体中发现, 属于λ Int酶超基因家族。Cre重组酶基因编 码区序列全长1029bp(EMBL数据库登录号 X03453),编码38kDa蛋白质。是一种位 点特异性重组酶,能介导两个loxP位点(序 列)之间的特异性重组,使loxP位点间的基 因序列被删除或重组。
4
通过上述方法所获得的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其身体的各种 组织、器官以及小鼠生存的各个时期都携带有突变基因, 相应基因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非常经典的基因 敲除方法,该方法对阐明某些基因的功能做出了十分重要 的贡献。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基因,该方法往往显得无 能为力,这些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或者在成熟生物体内 具有至关重要的功能。当这些基因突变后,胚胎往往不能 发育至正常分娩,或者即使能够出生也会因为过于严重的 生理缺陷而过早夭亡,无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这些基因 突变后影响到实验动物的繁殖功能而不能产生后代,进而 不能获得携带突变基因的纯合子动物模型。针对上述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基因敲除或敲入方法,被称为条 件性基因敲除或敲入(conditional gene knock out or knock in)。这种方法是指在特定的组织细胞或者细胞发育的特 定阶段敲除某一特定基因的实验技术。其优势在于克服了 经典基因敲除手段所遇到的上述问题,对于在特定的组织 细胞和(或)特定的时间研究特定基因的功能,以及更好地 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经典的基因敲除的具体实施方法可以简述如下: 选择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的部分或全部DNA片 段,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使其产生突变,然后 与相应的载体进行重组,成为靶载体。分离试 验动物的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将上述靶载体导 入到胚胎干细胞内,使其与细胞内相似或相同 的序列进行同源重组,替代细胞内原来的基因。 通过一定的筛选方法筛选出发生同源重组的细 胞,再将其注入囊胚腔内;把经过上述处理的 囊胚重新植入到假孕小鼠的子宫内,使其发育 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含有相应突变基因的嵌 合体雄性小鼠与正常雌性小鼠进行交配后,通 过筛选可获得携带该突变基因的纯合子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