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9)经研究决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3万元。
结论:
资产和权益在数量上发生变化,
不会破坏会计平衡公式的平衡关系
会计平衡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改变
“先讲后练”
的做法为
“先练后讲”
师生共同总结会计要素之间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自己验证公式
验证过程,小组竞赛抢答
.
验证正确,将在计分牌上加分
验证不正确,该小组同学可请求其他小组帮助改正,提供帮助的小组加分
教师设疑:
1、打印店成立时,总共有多少资产?负债是多少?所有者权益是多少?
2、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3、公司成立后开始营业,一个月。试问,公司赚了多少钱?
4、本案例当中的数字分别是什么会计要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5、2020年末,本打印店的资产共有多少?
用会计要素怎样表示?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2)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2万元存入银行。
(3)以银行存款前欠C公司材料款2万元。
(4)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5万元,以银行存款发还给投资者。
(5)向银行提取现金12万元。
(6)经批,准将盈余公积8万元转增资本。
(7)向银行借入10万元直接用于归还拖欠的货款。
(8)经与债权人协商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将所欠4万元债务转为资本。
改变“定题讲练”的做法为“多题选讲练”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
1、发现运用本班同学创业的案例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六大改变”后,可以比较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教学;
2、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互动性强,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3、会计等式的理解不深,有待在借贷记账法学习时进一步巩固加深.
检查评估
课堂反馈
课堂检测评价
学生练习四个经济业务,让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分,老师评分。在练习中随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学生自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全班评出优胜小组及
优秀个人
让学生学会评价,找出差距,提高自身水平。
课堂小结
理顺思路
本节课学习内容
1.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2.会计等式
3.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
【例】长江公司2010年1月31日资产总额为500万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00万元,资产与权益总额相等。假如长江公司2010年2月份发生以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事项:
(1)收到投入资金10万元,款已存入银行。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教师提疑:
年末打印店赚到的利润是谁的?
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020年打印店经营状况良好,又发生了以下四笔经济业务
1.2月15日,另外一名同学又加入了打印店,投入5万元,存入银行。
2.5月10日,用银行存款偿还长期借款5万元。
改变“老师指名提问”的做法为“学生提名回答”
改变“生答师提示”的做法为“生答生提示”
改变“独立解答”的做法为“小组合作解答”
教学方法
教法
案例教学法,进行课堂的“六大教案、计分牌、会计科目名称、会计六要素名称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及时间分配
二:会计等式
1.定义
2.表达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三: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
由学生小组
讨论后合作板书
改变“一人板书”的做法为“多人议作”
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集体合作意识,为学生进入社会进行
课后作业
温故知新
基础作业(必做题):习题集第14页21-26题
提高作业(选做题):习题集14页27-32题
3.6月5日,用银行存款购入货物8万元。
4.8月5日,打印店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一张,金额1.2万元,用于偿还前欠应付账款。
经济业务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3.资产之间等额有增有减
4.权益之间等额有增有减
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
(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教案
教学设计
郭剑敏
学时
2学时
授课班级
会计1701
使用教材
会计基础
学生数
50人
学生准备
课本、习题集、作业本
课题
会计等式
目标
认知目标
理解: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会计等式
掌握: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探究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自信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会计等式
教学难点
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教学对象
分析
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一年级学生,专业知识基本是零,对于理论
较强的知识存在畏难情绪,缺乏信心,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
较强。
教学策略
改变“先讲后练”的做法为“先练后讲”
改变“一人板书”的做法为“多人议做”
改变“定题讲练”的做法为“多题选讲练”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探究思维的能力。
以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在参与.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在任务驱动下让学生分组形成竞争,组内分层次照顾学生差异,并且互相帮助,使学生有压力,更有动力,而又不乏乐趣,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
充分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易于学生掌握.
组织教学
注目,环视,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准备好上课
安定学生情绪
给出任务
导入新课
手机属于会计六要素中的哪一类会计要素?
有多大资产就有多大权益?
谁享有使用手机的权益?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指出:
会计基本等式
资产=权益
通过案例,感性认识
引入案例感性认识
分析案例
理性认识
总结案例
理论高度
假设我班杨兰同学在2019年9月,在学校的附近租了房子想开一个打印社,年租金20000元,租赁开始日一次付清;经预算自有资金不足,从银行贷款50000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8%,每月计算一次利息,每年年末支付一次利息,到期还本;花10000元买了两台电脑,2000元买了一台打印机,30000元买了一台复印机;买各种纸张和油墨又花了8000元,雇佣了两名工作人员,每人月工资800元,开始营业后,每天营业收入为200元,每月需交各种税费1000元。
分小组抢答,利用会计科目牌进行粘贴,以验证会计平衡公式,各小组用计分牌进行比较,评选最优小组
改变“老师指名提问”的做法为“学生提名回答”
改变“生答师提示”的做法为“生答生提示”
改变“先讲后练”的做法为“先练后讲
案例案例法,以就业为导向,以本校同学为榜样,拉近会计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请学生自主总结概括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进行提炼。
通过提纲式板书小结本节课的要点,师生共同理顺思路,展示课堂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突出课堂教学重难点。
课堂板书
梳理思路
§2.2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