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奇的维生素C

神奇的维生素C

神奇的维生素C维生素C (以下简称维C),水溶性维生素,因能防治坏血病故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

大多数动物体内可自行合成,但是人类、猿猴、天竺鼠等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C 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绿叶蔬菜和肉类中。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维C 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表现为:促进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的更快愈合。

胶原对于人体的组织细胞、牙龈、血管、骨骼、牙齿的发育和修复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吸收和利用;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正因为维C 这些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作用,使得有些人对其功能加以神化,两获诺贝尔奖的美国化学家鲍林,就是最先大剂量补充维 C 的先驱。

据说他自己每天至少服用12 克维C,他认为维C 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乃至癌症,为此他还写了两本书来推广这个观念,引起了一场关于维C 用量与作用的大论战,持续时间之久,涉及范围之广,实属罕见。

下面,我将从有关于维C 的各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确实说明维C 对人体所起到的正面作用于过量的危害,揭开维C “万能良药”的幌子,使人们正确认识这一种维生素。

一、维C 简介维生素C (VITAMINUMC)化学名:L-3-氧代苏己糖醛酸内酯英文名:Ascorbic Acid(INN)异名:抗坏血酸分子式:C2H8O6分子量:176.13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水溶液显酸性反应.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二、维C 的作用机理这里必须要提到自由基这一名词。

在细胞中游荡的自由基,会威胁到蛋白质和基因的稳定,而这两类物质正是生命的根基。

已经有实验证明在心脏病、中风、癌症乃至老年痴呆等严重疾病中都发现了自由基破坏的痕迹。

维C 在人体内主要作为酶的激活剂与物质还原剂而发挥作用。

它是多种自由基的清除剂,又能与体内的维生素E 自由基起作用,使其还原为维生素E,继续发挥抗氧化剂的作用。

三、维C 的生理作用维生素C 的生理作用多种多样,在人体新陈代谢与正常活动中起着非常重也是不可或缺的作用,已经经过确证的作用有以下这些:1. 骨胶原的形成:维C 被人们公认的作用是骨胶原的形成及维持,骨胶原是结合细胞的物质,其原理和砂浆结合砖相似,是一种含大量脯氨酸和羟基脯氨酸的纤维蛋白质。

目前推测维C 是生成羟基脯氨酸的要素;赖氨酸转化羟基脯氨酸也需要维C。

骨胶原合成失败会延误创伤和烧伤的治愈。

因此,补充维C 能又快又好治愈创伤。

2. 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酪氨酸和色氨酸代谢不可无维C。

酪氨酸代谢时,缺乏维C 将导致中间产物(对羟苯丙酮酸盐)的积累和分泌,维C 保护对羟苯酮酸氧化酶免遭钝化,并促进一种神经介质即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

色氨酸转化5-羟基色氨酸也需要维C,第一步形成血清素,它是一种通过使血管收缩作用,提高血压的化合物。

3. 铁的利用:同时摄取铁和维C 可增加铁的吸收,因为膳食维C 能把三价铁转化成更易吸收的二价铁。

传递铁蛋白转移至肝脏,以及铁-蛋白化使物铁蛋白的生成以便贮存在肝脏,胃和骨髓中,这都离不开维C。

4. 脂肪和类脂的代谢::有事实说明维C 影响脂肪和类脂的代谢。

与ATP 和镁离子一起,维C 是使多脂肪组织脂酶钝化的辅助因子。

多脂肪组织脂酶可动员多脂肪组织中的游离脂肪酸来满足人体能量的需要。

当这种需要满足后,维C (与ATP 和镁离子一起)使多脂肪组织脂酶钝化。

维C 可能在胆固醇代谢中起作用。

缺乏维C 时,肝脏和血浆胆固醇水平增高,服用维C 后又会下降。

维C 摄取不足时,胆固醇转化的胆汁酸的比例下降,因而增加了胆固醇积累。

另一方面,维C 似与胆固醇代谢有另一层关系,通过维C 的硫化代谢物,即抗坏血酸硫酸盐,促使生成胆固醇硫酸盐(一种从尿液排泄的水溶性物质)。

由此可使体组织的胆固醇调动出来,导致血液胆固醇水平降低。

5. 作为抗氧剂保护维生素A、E 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剂,因此,起着保护维生素A、E 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免遭过多氧化的作用。

6. 健全牙齿和骨骼牙质细胞的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维C:缺乏维C 导致牙齿牙质缺陷,尤其在牙齿成型时期。

骨骼的钙化和健全也需要维C。

7. 增强毛细管壁和血管:保持强壮的毛细管壁需要维C,尤其是小血管。

维C 不足会使毛细管壁削弱和没有弹性,毛细管破裂和出血,容易青肿,尖梢出血,骨骼和关节出血,易骨折,牙齿松动而使牙床流血,伤口不易愈合。

8. 叶酸的代谢:非活性形式的叶酸转化成活性形式的亚叶酸需要维C。

膳食缺乏维C 会削弱叶酸的代谢,可导致哺乳期的有核巨红血球性贫血,有时导致坏血病。

除了以上维C 的作用外,研究者还提出维C 的许多其它作用。

虽然作用的大多数论证还不清楚,以下所列待进一步探讨:1. 类固醇激素的合成或释放和应激已观察到:a.合成类固醇激素的过程中,肾上腺的高浓度维C 会减少;b.所有形式的应激,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激动,疲劳,外伤,烧伤,外科手术,吸烟,重金属中毒(如铅、汞、钙等),都应增加维C 的需要量。

理论上,肾上腺的类固醇激素合成或释放,两者都要涉及维C,紧张度越大,维C 的需求越高。

2. 预防感染和发烧:感染和发烧时组织和血液的维C 减少,说明这两种疾病都需要增加这种维生素以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高于正常的摄取量可最有效的预防感染和发烧。

3. 吞噬细胞活性和抗体的形成:维C 可能具有吞噬细胞活性和抗体形成的刺激作用。

4. 减少其它维生素需求量:维C (还原型)可降低动物对硫氨素,核黄素,泛酸,叶酸,维生素A 和维生素E 的需求,同样,对人也具有相似的作用。

5. 排除蛋白质和肽类脱氨基的氨:维C 可加速蛋白质和肽类脱氨基作用使氨转变为尿素便于排出。

有些人推测该过程(氧化脱氨和尿循环)影响年龄和寿命。

6. 抗组胺:维C 是一种抗组胺,对组胺引起的呼吸感染可能有疗效。

7. 药物的解毒:维C 在一组生化反应中使药物解毒,并从体内排出药物。

特别是维C 能促使铁进入血红素基团,然后成为蛋白质的一部分,由此完成解毒反应。

四、维C 的缺乏症维生素C 缺乏能引起坏血病,所以,维C 缺乏病主要是指坏血病。

但维C 缺乏不仅能引起坏血病,还与炎症、动脉硬化、肿瘤等多种疾患有关。

坏血病在历史上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

过去几百年间曾在海员、探险家及军队中广为流行,特别是在远航海员中尤为严重,故有“水手的恐怖”之称。

关于坏血病的明确记载始于十三世纪十字军东征时代,有的学者追溯至公元前Hippocrates 时代,另据称,在原始社会人类的遗体上也曾发现坏血病的遗迹。

五、过量摄入维C 造成的危害使白细胞的抗病能力明显下降。

白细胞周围的维C 过多,不仅妨碍白细胞摧毁病菌,而且还会使病菌和癌细胞得到保护,从而降低人体免疫力。

服用过量的维C 可能会引起草酸及尿酸结石的形成。

摄取过量时,会引起一些不舒服的副作用,如腹泻、多尿、皮疹等。

正在接受放射线或化学药物治疗的癌症患者不宜大量服用维C,那会使肿瘤细胞抗氧化作用增强,因此会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及放射治疗产生的负面作用,而增加肿瘤细胞生存力。

六、关于维C 的误区1. 维生素C 并不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感冒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迄今尚无特效药物,病程为自限性,不治自愈。

一个人每年可以多次患感冒,每次轻重不同。

对这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价,尤其须要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

在鲍林的《维生素C 与感冒》问世之前,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很好的研究否定了维生素C 防治感冒的作用。

如1967 年英国蒂勒尔领导的感冒研究组进行的志愿者实验:试验组每日口服维生素C 3 克,对照组服安慰剂,再用病毒攻击,二组的感冒发生率、病程和病情轻重完全相同,结论是维生素C 预防无效。

但鲍林认为过去的研究无效,是因为所用剂量太小,和资料分析不当。

由于他的影响,医学家重开维生素C防治感冒的临床试验,结果是至少16 篇设计周密的双盲试验一致证明,除个别试验出现症状略微减轻外,大剂量维生素C 对感冒无预防作用。

加拿大流行病学家安德森领导的研究组先后进行三项临床试验:第一项结果是,大剂量维生素C 组比对照组的感冒发病率低,症状较轻,统计学差别显著,但实际意义不大。

第二项试验则完全无效,第三项试验是应用较小剂量的维生素C,每周服500 毫克患感冒较对照组轻。

施瓦茨等给志愿者每日口服3 克维生素C,连续14 天,然后用感冒病毒攻击,结果未发现有预防作用,患病天数没有缩短,仅症状略有减轻。

这些说明,维生素C 预防是无效的,“减轻症状的作用”也很不可靠。

值得仔细一提的是,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中进行的一项防治实验表明:当一个人对一种药物或疗法有信仰时,可以出现虚假的效果,这也许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服用维C 会有症状减轻或治愈的感受。

2. 维C 并不能预防与治疗癌症1979 年,鲍林与卡梅伦的著作《维生素C 与癌症》出版,宣称大剂量维生素C 对癌症有效。

1986 年,在《怎样才能长寿与健康》一书中,鲍林把大剂量维C 说成是万应灵丹妙药,“可以增进健康,增加生活乐趣,有助于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它疾病,并且延缓衰老。

”他们的理论为:癌症产生透明质酸酶使细胞间质溶解,是癌细胞扩散的原因,维C 促进胶原生成,同时可抑制透明质酸酶,因此可以加强细胞间质,具有防止癌细胞扩散的作用。

他们的论文与1976 年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发表,尽管这篇文章中有1000 例病人作为对照组,但这些病人是别的医生经治的,与卡梅伦治疗的100 例不同。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临床研究部主任德威斯博士指出,两组癌症病人的临床判断标准和治疗方法都是不可比的,而且未采用盲法评定效果。

由于卡梅伦把自己的病人定为“不治之症”的状况提前,所以生存期比别的医生治疗的病人延长。

1979、1983 和1985 年,美国著名的梅奥医院(Mayo Clinic )先后三次在总共367 例晚期癌症病人中进行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试图加以验证,结果是每日给予维生素 C 10 克并不比安慰剂对照好。

还有其他很多临床试验都获得结果,维生素C 并没有防治这些重大疾病的疗效,从上文我们还可以看出,过量服用维生素C 可能会导致癌症的病症的负面效果。

七、维C 的正确用量维生素C 的用量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鲍林等人一派的观点是越多越好,每天至少3 克以上,如果需要,还可以增加到20,30 克甚至更多。

但这显然是不符合研究结果与生理需求的。

维C 在人体内不能积累,所以补充过量的维生素C不能被人体吸收,只会随尿液排出体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