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方目录1编制说明 (4)1.1编制依据 (4)1.2编制原则 (5)1.3适用范围 (5)2工程概况 (5)2.1总体概况 (5)2.2支护结构介绍 (6)2.3工程地质概况 (6)2.4水文地质条件 (8)2.5主要工程数量表 (8)3施工进度计划 (9)4施工工艺 (9)4.1冠梁施工工艺 (9)4.2测量放样 (9)4.3冠梁基坑开挖 (10)4.4桩基桩头截除 (10)4.5冠梁钢筋加工及安装 (10)4.6冠梁模板及立模施工 (11)4.7冠梁混凝土浇注 (12)4.8养护 (13)4.9拆模 (13)4.10基坑回填、夯实 (13)5资源配置计划 (13)5.1设备配置 (13)5.2管理人员及劳动力组织 (14)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5)6.1施工用电安全 (15)6.2保证道路行车安全措施 (16)6.3保证人身安全措施 (17)6.4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17)6.5安全生产检查 (17)6.6应急预案 (17)6.6.1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7)6.6.2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18)6.6.3电焊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9)6.6.4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9)6.6.5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20)7其他技术保证措施 (20)7.1质量控制 (20)7.1.1原材料质量控制 (21)7.1.2模板质量控制 (21)7.1.3钢筋质量控制 (21)7.1.4混凝土质量控制 (22)7.2雨季施工保障措施 (22)7.3环保、水保、文明施工措施 (22)7.3.1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措施 (22)7.3.2文明施工措施 (23)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改扩建工业研发用房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改扩建工业研发用房项目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YB9258--2012);(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16 ;⑺《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2015)(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6);(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5 ;(1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4)《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1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16);(1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1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19)《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 号)。
1.2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2)充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质量为核心,全面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控制手段,细化工艺标准,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实现经济、高效、安全、质量、环保水保,文明施工全面达标。
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改扩建工业研发用房项目基坑支护的冠梁施工。
2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本工程位于宝山区富联路777号地块(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内),北临富联一路,西临富联路,南临宝安公路。
本项目是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公司的总部办公大楼。
2.2支护结构介绍改扩建工业研发用房项目地下车库基坑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支护,桩径分别为©0.9m和©1.0m,采用水下C30混凝土,桩间距为1.1m〜1.2m,桩长为24m〜27.5m。
桩基顶部锚入冠梁内100mm,冠梁横断面的宽度为1m,高度为0.6m。
本支护工程为临时性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1.1,基坑使用期为12个月。
2.3工程地质概况根据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改扩建工业研发用房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S-GCKC-2017-002》,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土层性质描述如下:第①层素填土,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少量碎石砖块,土质不均匀,局部地面为混凝土地坪,该层层厚1.40〜4.40m,层底标高3.05〜0.33m。
第②1层灰黄色粉质粘土,可塑状,中压缩性,土质不均匀,夹粉性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在上海地区俗称“硬壳层”,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该层层厚0.50〜3.00m,层底标高0.91〜-0.36m。
第②3层灰色粘质粉土,稍密状,中压缩性,夹薄层粘性土,无光泽,干强度低等,韧性低等,摇振反应中等,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该层层厚2.20〜3.60m,层底标高-1.99〜-3.36m。
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状,高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性土,工程力学性质差。
是天然地基的软弱下卧层,该层层厚2.50〜4.30m,层底标高-5.14〜-6.29m。
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流塑状,高压缩性,有光泽,干强度高等,韧性高等,局部夹薄层粉性土,工程力学性质差,该层层厚7.40〜9.50m,层底标高-13.57 〜-15.09m。
第⑤1-1层灰色粉质粘土,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稍均匀,工程力学性质一般,不宜作为持力层,该层层厚 2.3 0〜7.30m,层底标咼-16.05〜-22.29m。
第⑤1-2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粉性土,工程力学性质一般,不宜作为持力层,该层层厚1.70〜6.10m,层底标高-19.99〜-26.89m。
第⑤4层灰绿色粉质粘土,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夹少量粉性土,工程力学性质较稍好。
可以作为桩基持力层,该层层厚2.50〜9.90m层底标高-24.75〜-34.06m。
第⑥层暗绿色粉质粘土,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工程力学性质较稍好,埋藏浅,不建议作为桩基持力层,该层层厚1.30〜5.80m,层底标高-19.65〜-23.19m。
第⑦层灰色粘质粉土,稍密状,中压缩性,无光泽,干强度底,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土质不均匀,夹粘性土,工程力学性质一般,该层层厚 1.30〜7.00m,层底标咼-23.62〜-36.16m。
第⑧1-1层灰色粉质粘土,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工程力学性质稍好。
可以作为桩基持力层,该层层厚4.40〜16.00m层底标高-36.59〜-46.02m。
第⑧1-2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粉性土,工程力学性质相对较好,可以作为桩基持力层,该层层厚12.00〜19.00m 层底标高-53.57〜-57.25m。
第⑧2层灰色粉质粘土,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工程力学性质较好,但埋藏较深。
2.4水文地质条件(1)本场地的地下水主要是浅部潜水和第⑦层土体中的承压水。
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勘察期间各钻探孔的稳定水位埋深为0.70-1.10m,水位标高为3.38〜4.05m。
按上海市对地下水位长期观察资料: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0.30- 1.50m,水位随季节而变化,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在0.50-0.70m。
(2)地下水高水位埋深为0.5m,低水位埋深为1.5m。
(3)地下水和场地土的腐蚀性:本场地及附近无污染史,现场勘探时亦未发现污染源。
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第12.1.6条及地区勘察经验,本场地潜水在川类环境类型中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承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
2.5主要工程数量表表1主要工程数量表3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总计划安排,冠梁计划2017年9月8日开始施工,于2017年9月20日施工完成,施工工期为12天。
4施工工艺4.1冠梁施工工艺图1冠梁施工工艺流程图4.2测量放样根据支护桩中心坐标计算冠梁边线坐标,使用全站仪进行冠梁边线放样,水准仪测量原地面标高;并根据冠梁底面设计标高,确定基坑开挖深度和基坑顶面开挖线。
4.3冠梁基坑开挖开挖基坑前按冠梁底面标咼控制基底标咼,基坑底标咼低于冠梁底标咼100mm (混凝土垫层100mm,注意:桩头伸入冠梁100mm),机械开挖至距离计算基坑底标高100mm左右时,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开挖、整平,经人工整平夯实后,浇筑100mm厚的C15混凝土垫层,垫层比冠梁尺寸边线每侧各宽20cm,避免超挖、欠挖。
根据现场地质确认为黏土,基坑开挖按1: 0.5进行放坡。
每开挖一段后在一端设置集水坑,及时抽排基坑内积水。
基坑顶有动载时,坑口边缘与动载间的距离应根据基坑深度、坡度、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动载大小等情况确定,且均不应小于2.0m。
弃土堆坡脚与坑口边缘的距离不得影响基坑边坡的稳定(本基坑土方及时倒运远离基坑)。
4.4桩基桩头截除基坑开挖后,用水准仪测量各桩顶高程,计算出需要截除的桩高度,并做好标记,首先用切割机沿标记切割一周,切割深度一般为30mm (将桩头钢筋在顶端剥离,以漏出钢筋为准,根据桩头实际保护层确定),采用空压机在切割位置上部绕桩凿一周,再水平向桩中心位置钻孔,深度至桩中心位置,并将桩头钢筋剥离出来,待桩头被截断后,用吊车把截断后的桩头吊出基坑,并妥善处理(随土方外弃)。
然后对桩头进行人工修整,凿除桩头多余的部分,使桩头平整密实,打磨测点进行无损检测桩身的完整性。
凿除的混凝土渣平整在基坑内作为垫层底基层使用,并在其上浇注混凝土垫层,垫层尺寸比冠梁设计边线各宽200m m。
在施工冠梁钢筋前,应检查每根桩基在冠梁底平面的位置。
4.5冠梁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且必须设立识别标志。
钢筋的堆置宜在棚内,露天堆放时,必须“上盖下垫”,保证钢筋不受外界影响而锈蚀。
钢筋加工严格按图纸及交底施工,在钢筋加工场内下料加工,运输到现场使用,下料长度满足设计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