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广场站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梁及挡土墙施工方案1 编制说明编制依据(1)长沙市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雨花广场站施工设计图纸;(2)长沙市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1标段施工合同;(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7)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8)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1997;(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I07-2003;(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15)湖南省、长沙市的其它相关规范、规程;(16)我单位现有技术、管理水平及以往施工经验。
编制原则(1)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施工方案与施工措施。
(2)执行合同文件各条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标。
(3)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4)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和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雨花广场站冠梁、混凝土支撑梁及冠梁顶挡土墙施工。
2 工程概况工程概述雨花广场站为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在万家丽路与香樟十字路口处,沿万家丽路南北向敷设,位于万家丽高架桥东侧,距高架桥翼缘板水平最近距离为。
车站周边主要规划为居住及行政办公用地,无控制性建(构)筑物的影响。
车站范围内地势北低南高,南北两端均为市政道路,施工场地条件较好。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周边道路规划标高约为米,规划道路南高北低。
本站为地下单柱双跨(设备区双柱三跨)两层明挖车站,有效站台中心处顶板覆土约米,底板埋深米,轨面埋深车站主体基坑长,宽~,深约~。
本站共有4个出入口,2组风亭。
设计概况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地连墙,车站竖向共设置1道砼支撑+2道钢支撑,车站在十字口处盖挖半逆作法施做部分顶板,钢便桥1座。
车站导墙为“┓┏”型结构,采用C20现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
导墙高度高出地面200mm,浇筑100mm厚的素混凝土基础。
地下连续墙采用厚800mm的地下连续墙, C35P8水下混凝土灌注。
地下连续墙深度为~,共计107幅。
冠梁标准尺寸为1100×1000mm,采用C35混凝土浇筑。
桩顶第一道支撑梁标准尺寸为900×700mm,采用C30混凝土。
冠梁顶面至地面以上20cm范围内设置钢筋混凝土挡土墙,C30混凝土浇筑。
图2-1 雨花广场站平面图图2-2雨花广场站横断面图主要工程数量本站冠梁C35混凝土、支撑梁C30混凝土 m3,挡土墙C30混凝土。
工程及水文地质地形、地貌车站沿万家丽路展布,走向为由南向北,车站主体位于万家丽路与东侧绿化带之下,主体围护结构距离万家丽高架桥翼缘板水平最近距离为。
地貌单元为圭塘河Ⅰ级阶地,地势较低,地形平坦。
工程地质雨花广场站范围内场地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粉质粘土、第四系残积层(Qel)粉质粘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组成。
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进入全风化岩层,进入强风化岩层5m,进入中风化岩3m,进入微风化岩2m。
由工程地质详勘及设计图纸,本站地下连续墙全部进入中、微风化岩层,即连续墙嵌入岩层深度为3~5m。
场地内岩土分层如下:(1)沥青路面:厚度~, 平均厚度。
(2)素填土:厚度~ m,平均厚度。
(3)粉质黏土:厚度~ m,平均厚度。
(4)圆砾:厚度~ m,平均厚度。
(5)卵石:厚度~,平均厚度。
(6)粉质黏土:厚度~,平均厚度。
(7)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厚度为~,平均厚度。
(8)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厚度~,平均厚度。
(9)强风化砂岩:厚度~,平均厚度。
(10)强风化砾岩:厚度~,平均厚度。
(1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厚度~,平均厚度。
水文地质(1)地表水雨花广场站附近地表水主要为圭塘河,圭塘河位于本车站西侧,由南向北流淌,距离本车站最小距离约80m。
(2)地下水长沙地区含水层按其岩性、岩相、岩层结构、地貌及构造等条件可分为三大类,场地包含松散土层孔隙水类型(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及红层风化裂隙水两大类。
本项目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基岩裂隙水三类,其中孔隙潜水水位埋藏深度~,孔隙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基岩裂隙水由于水量较小且径流条件差,未形成明显的水位;基岩裂隙水稳定水位埋深约。
车站所处地貌为圭塘河Ⅰ级阶地,地势较低,地下水位受圭塘河水位影响大。
每年4~9月份为丰水期,河流水位抬高,地下水位升高;枯水期随河流水位降低而下降。
场地内地下水水位的年变化幅度为~。
长沙市每年4~9月份为雨季,大气降水丰沛,地下水水位会明显上升;而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地下水的消耗期,地下水位随之下降,历年水位变化最大幅度2~4m。
地下水位受圭塘河水域制约,一般较稳定。
由于圭塘河堤防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气候条件长沙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潮湿、雨量充沛、严寒期短等特点。
据历年长沙市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7月份平均气温℃。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多年平均降雨量,最大年降雨量(1998),最小年降雨量(1953),每年5~9月为雨季,其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仅7~9月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其他月份降雨量均大于蒸发量;地下水位主要受降雨影响,雨季随降雨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旱季随降雨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现场情况雨花广场站基本沿万家丽路展布,走向为由南向北。
车站主体位于万家丽路与东侧绿化带之下;1-1号风亭组、1-2号风亭组、1-1号出入口(有盖)、1-2号安全出入口(消防楼梯)位于雨花区人民政府市民广场,4-1号出入口(有盖)位于长沙市雨花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用地;3号出入口(有盖)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市政局(2~3层);2号风亭组东北侧为万科金域华府小区、铁皮屋电房(需拆迁),万科金域华府小区中一栋4层钢筋砼的商业楼距离车站主体基坑最近处仅约,为人工挖孔桩基础,桩径900mm;西北侧为雨花区市政工程局、辣椒炒肉饭店(需拆迁),雨花区市政局混2、混3的临时建筑(建议拆迁);东南侧为雨花市民广场、雨花区政府,西侧为万家丽路高架桥。
场区自然地面较平坦,经实测,场地的勘探点的高程介于~之间,高差约,万家丽路为长沙市城区的主干道之一,交通繁忙,车辆及人流量大。
具体见下图2-3:图2-3 雨花广场站周边环境平面图3 施工部署施工用电项目部计划在万科金域华府西南侧停车场(十字路口东北角)安设一台630KVA变压器(变压器功率是项目部通过围护结构使用高峰期使用设备功率及数量的计算结果),由电力公司从10KV白沙湾线509号杆T经新铺设高压电缆560m至630KVA箱式变压器,变压器设四个回路,通过电缆接入场内配电柜。
场地内电线路沿围挡铺设,现场根据用电负荷情况设置二级配电柜,二级配电柜基础高出地面20cm,外加防护棚防护并上锁,在用电设备密集地区二级配电柜下方加设一级固定配电柜,原则上沿围挡内边每50m设一处固定配电柜。
设移动配电柜若干,以满足现场移动设备等用电,二级配电柜及移动配电柜下加装设备开关箱。
施工用电从二级配电柜接入三级配电箱。
场地内一级配电柜及二级配电柜均采用栏杆封闭进行围护,以确保施工用电安全。
施工用水施工用水就近接入市政供水管道,并设阀门与流量计。
施工用水由接入口采用φ100的不锈钢钢管埋设至地下50cm引入施工围挡内,场地内采用φ100的PPR管或PVC管沿围挡边线布置,横穿十字口采用暗埋的方式通过。
水管上方安装一槽钢制作而成的托架对水管进行保护,水管每间隔50m预留接水口一个,方便场地内施工用水。
4 施工计划根据合同工期及节点工期要求,我项目对雨花广场站冠梁及支撑梁施工计划做了编排,计划开工日期为11月8日,完工日期为2017年1月19日。
5 资源配置人员配置根据场地施工条件以及我项目部目前人员情况,雨花广场站暂配管理人员9人,计划施工人员17人。
根据施工进展实行动态调整。
目前具体人员安排如下表5-1、5-2:表5-1雨花广场站具体人员配置表表5-2现场施工人员配置表设备配置随着施工的进行,项目部会根据节点工期要求及现场情况,对车站的劳动力及设备进行动态调整合理组织,保证工程施工按照工期要求完成。
暂定设备配置具体如下表5-3:表5-3施工主要设备配置表主要材料供应本项目物资由中铁物贸长沙分公司同地铁5号线指挥部统一进行物资供应及管理。
我工区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计划制定每月的材料采购计划,提前向指挥部提交月度材料计划,确保施工材料的及时进场。
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均由混凝土生产搅拌站运送至施工现场。
所有材料进场以前,先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生产厂商出具的质量合格证书和我方检验合格证书,证明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进场后再对进场材料分批次进行检测,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合格,并根据长沙市规定的比对试验检测合格后再用于现场施工。
表5-4主要材料供应方式表6 施工方案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雨花广场站冠梁标准尺寸为1100×1000mm,采用C35混凝土浇筑,上下两层水平纵向筋均为6根φ18钢筋,两侧纵向筋为8根φ25钢筋。
横向筋为φ10钢筋,纵向间距150mm,箍筋每个断面3根间距150mm。
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梁标准尺寸为900×700mm,上下两层水平纵向筋均为8根φ28钢筋,两侧纵向筋为8根φ20钢筋。
横向筋为φ10钢筋纵向间距150mm,箍筋每个断面4根间距150mm。
采用C30混凝土。
施工方案冠梁、混凝土支撑梁施工工艺如下图6-1:图7-1 冠梁、支撑梁施工工艺图(1)测量放样根据冠梁和第一道支撑梁设计尺寸和平面位置,进行冠梁、支撑梁放样测量。
冠梁、桩顶支撑梁顶、底标高按照设计要求确定。
(2)基坑土方开挖、平整及凿除墙顶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毕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后,再开始冠梁及支撑梁施工。
施工前根据测量放样位置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修整。
机械开挖时旁边有专人指挥,机械开挖到离基坑底30cm 左右停止开挖,剩下部分采用人工清底,使基底平整,并用振动夯进行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