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诱变育种2.交换 3.种质资源 4.分子育种 5.品种保护 6.雄性不育 7.远缘杂交8.芽变 9.单倍体育种 10.杂交育种 11.多亲杂交 12.回交13.体细胞杂交14.实生选种15.选择育种二、单项选择题1.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是:()A. 1N---减数分裂---2N----受精---1NB. 2N---减数分裂---1N----受精--2NC. 1N---有丝分裂---2N----受精---1ND. 2N---有丝分裂---1N----受精---2N 2.对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选育的群体应该是:()A. M0B. M1C. M2D. M1和M23.通过着丝粒连结的染色单体叫:()A. 姐妹染色单体B. 同源染色体C. 等位基因D. 双价染色体4.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了几次:().2 C5. 对于南树北移,一下做法正确的是:()A. 适当提早播种B. 适当延期播种C. 适当疏植D. 补光延长日照6. 对于优势育种的表述,以下错误的是:()A. 需要选择亲本,进行有性杂交B. 先使亲本自交纯化,用纯化的自交系杂交获得F1C. F1用于生产D. F1用于留种7. 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植物或由本地、外地或外国引入野生植物,使他们在本地栽培,这项工作叫做()。
A. 引种B. 育种C. 选种D.留种8. 所有育种途径和良种繁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是:()A. 引种B. 诱变C. 选择D.杂交9. 下列属于近缘杂交的是:()A. 种间B. 属间C. 品种间D.地理上相隔很远的不同生态类型间10. 下列哪一种不是我国特有植物:()A. 银杏B. 水杉C. 珙桐D.鸡蛋花11.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不包括下列哪一个:()A. 梅花B. 牡丹C. 芍药D.水仙12. 选择在育种中的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独立的育种手段B. 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C. 选择具有创造性作用D.物种进化13.辐射育种时,照射花粉与照射种子相比,其优点是()A.很少产生嵌合体B.便于运输和贮藏C.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D.可诱发孤雌生殖14.属于杂种优势的一年生草花品种,每年播种都需保持其优势,利用时()A.可让其自交B.可让该品种与其它品种杂交C.年年用其亲本进行制种D.不利用15.有丝分裂中,纺锤丝附着于染色体的()部位。
A.长臂B.短臂C.随体D.着丝点16.化学诱变后,选育的重点是()A. M0B. M1C. M2D. M317.克服品种退化最有效的方法是()A.选择B.杂交C.隔离D.轮作18.下列哪一项不能用于植物多倍体的鉴定()A.根尖压片法检查染色体数量B.结实率C.气孔的大小D.花粉粒的体积19. 要想获得脱毒苗,可用植物的()部位进行培养。
A.根尖B.叶片C.花瓣D.很小的茎尖20. 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可利用()A.酶B.琼脂C.紫外线D.秋水仙碱21.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技术环节为:()A. 选育优良自交系;B. 杂种种子的生产C. 配合力测定D. A+B+C22.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包括:()A. DNAB. 蛋白质C. RNAD. 以上三者23.蓝色花出现需要的条件:()A. 翠雀色素B. 较高的PH值C. 存在相应的助色素D. 类胡萝卜素24. 解决远缘杂种难育性的常用方法是:()A. 幼胚拯救B.混合授粉C.染色体加倍D.回交25. 植物进化和育种的基本途径是:()A. 杂交育种B. 选择育种C. 引种驯化D. 芽变26. 选择育种的实质是改变了:()A. 基因突变B.染色体和染色体突变C.基因和基因型频率D.杂交亲本27. 下列与植物抗虫有关的基因是:()A. BtB. AFPC. SODD. 糖类基因28. 不同科植物对辐射敏感度不同,()科植物对辐射最敏感。
A.十字花科B.杨柳科C.松柏科D.豆科29.对植物营养繁殖器官进行辐射处理,选育的群体应该是:()A. M0B. M1C. M2D. M1+M230. 细胞减数分裂中DNA复制了几次:()A. 1B. 2C. 3三、填空题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性、性和性。
2.“两区三系”制种法使用了系、系和系。
3.远缘杂交特点有、、和。
4.良种具有性、性、性和性。
5.芽变的遗传类别主要有:、、和。
6.影响花色形成的三大色素种类有、、。
7.常见的化学诱变剂的种类有、、、等。
8. 远缘杂交的作用有:、、和。
9. 解决远缘杂交不育的常用方法是。
10.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包括:和。
11 选择育种中两种基本选择方法为和。
12. 细胞减数分裂中DNA复制了次,细胞分裂了次。
13.配合力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和法。
14.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假说,为和。
15. 去雄后,套袋的作用有:、、和。
16.为防止良种发生生物学混杂现象,栽培中常采用隔离和隔离方式。
17.我国特有植物有(列举三种):、、。
18.植物雄性不育主要有型和型。
19.芽变具有性、性、性、性。
20.诱变育种的主要手段有和。
21.不同品种间的杂交称为。
22.秋水仙碱能抑制细胞分裂时的形成,使已正常分离的不能拉向两极.23.要培养出单倍体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的或进行接种培养.24.植物雄性不育主要有型和型。
25.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形式为:、、、和。
26. 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任务为:、、和。
27. 品种退化的原因有:、、和。
四、简答题1.简述选择育种的基本要素。
2.如何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3.组合育种与优势育种有何不同?4.简述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可能原因。
5.比较简单引种与驯化引种的异同点?6.简述引种的程序。
7.试述选种程序的主要内容与特点8.简述品种登录的程序。
9. 如何加速选种的进程?10. 杂种优势育种中杂交种子生产的方法有哪些?11.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植物品种选育中有何重要意义?12. 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杂种优势育种的意义?五、论述题1. 结合所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知识,谈谈如何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园林植物新品种?2. 试述品种退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品种退化?3. 南树北移与北树南移在栽培上应采取的措施?参考答案:一、1.诱变育种:人为的采用物理、化学的因素,诱发有机体产生遗传物质的突变,经选育成为新品种的途径。
2.连锁基因中的一个位于互换的节段上,因而和它的相对基因互换位置,这个过程称为交换。
3. 是园林植物材料中能将其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能表达的遗传物质总称。
4. 是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技术,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最后从转化细胞中筛选有价值的新类型构成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新技术.5. 植物品种保护也称“植物育种者权利”,是授予植物新品种培育者利用其品种排他的独占权利,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
6. 两性花植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7.远缘杂交: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之间的杂交。
8. 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即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萌发生长成枝条,并在性状上表现与原来类型不同。
9.指用诱发单性生殖的方法,使杂交后代的异质配子长成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成为纯系,然后进行选育的一种育种方法.10.以基因型不同的园林植物种或品种进行杂交形成杂种,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11.多亲杂交:多亲杂交是指三个获三个以上的亲本参加的杂交,又称复合杂交或复交。
12.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回交。
13.体细胞杂交:体细胞杂交指使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相互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再经过人工培养诱导杂种细胞分化形成植株的过程。
14.实生选种:利用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叫做选择育种,简称选种。
15.选择育种:是指从自然界中挑选符合人们需要的群体和个体,通过比较,鉴定和繁殖,以改进园林植物群体的遗传组成或从中选出营养系品种.二、7. A 9. C 10. D11. C 12. D 13. A 14. C 16. C 17. A三、1.避逆性、御逆性、耐逆性2.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3.杂交不亲和性、杂种的不育性、杂种的不稔性、剧烈分离。
4.优良、适应、整齐、稳定5. 染色体数突变、染色体结构重排、基因突变、核外突变6.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类黄酮7.烷化剂类、核酸碱基类似物、吖啶类、无机类化合物、简单有机类化合物、异种DNA、生物碱。
(任选4)8. 提高花卉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创造花卉新类型; 利用杂种优势9.幼胚拯救10. 能选出可遗传变异、有效淘汰劣变基因11.混合选择法,单株选择法12. 1次、2次13.顶交法、不等配组法和半轮配法14.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15.保护雌蕊;防止非计划授粉;防治昆虫及其它伤害;标记植株。
16.空间隔离,时间隔离方式17.银杉,珙桐,水杉,银杏18.核不育型,质核不育型19.多样性、重演性、稳定性、局限性20.化学诱变,电离辐射21.近缘杂交22.纺锤丝,染色体23.花药,花粉粒24.核不育型,质核不育型25.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26. 迅速扩大良种数量,保持并不断提高良种种性,保持并不断提高良种生活力。
27. 生物学混杂、基因劣变、病毒侵染、繁殖和栽培方法不当四、1.(1) 供选择的群体内有可遗传的变异;(2)供选择的群体足够大;(3)选择要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进行;(3)选择的单位是个体;(4)选择要根据综合性状有重点地进行。
2.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方法: (1)选择适当亲本,并注意正反交; (2)混合花粉和多次重复授粉; (3)预先无性接近法; (4)媒介法; (5)柱头移植,短截法; (6)植物激素或生长素处理.生物技术的应用; (7)应用温室或保护地杂交,改善授粉受精条件; (8)花粉预先用低剂量辐射处理,再进行杂交.3. (1) 组合育种的目的在于通过杂交,使不同亲本的基因重组,产生新的类型,再通过选择,培育出集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优势育种的目的则是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一个杂种的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具有杂种优势的新类型。
(2)对于异花授粉的植物,组合育种需要经过几代的选择,使杂种后代的有利基因组合纯化,才能成为定型的品种;而在优势育种中,要想使杂种一代个体间表现一致,就必须使杂合亲本纯合化。
简言之,组合育种是"先杂后纯",优势育种是"先纯后杂".(3)在用于生产时,组合育种是同质结合的类型,可以继续留种繁殖;而优势育种是利用杂合类,不能继续留种繁殖.4.(1)由于花粉和柱头不识别,柱头分泌物抑制不亲和的花粉,致使花粉不萌发;(2)连接柱头的传递组织抑制花粉管向柱头生长,使花粉管不能进入柱头;(3)花粉管生长缓慢或花粉管太短,不能进入子房;(4)花粉管虽能进入子房,到达胚囊,但不能受精;(5)幼胚不发育或发育不正常,或发育中途停止;(6)杂交种子的幼胚、胚乳和子房组织之间缺乏协调性,胚乳不能为杂种胚提供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