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初中美术学科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一、考题回顾初中美术《景泰蓝》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教师播放《国宝档案》中讲述中国工艺美术片段。
请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并思考在视频中你都看见了那些工艺美术作品?学生回答出陶瓷、刺绣、漆器、景泰蓝等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发问:请大家猜一猜刚才视频中属于北京工艺品四大名旦之一的是哪一个?引导学生指出景泰蓝后,教师揭示课题。
活动二:直观感知1.教师播放关于景泰蓝的纪录片,请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景泰蓝?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景泰蓝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故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
2.教师出示打乱的景泰蓝制作步骤图片,请学生观察并回忆,根据纪录片正确排序。
3.学生尝试排序,教师引导介绍景泰蓝的制作步骤并讲解,景泰蓝是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瓷器器物。
活动三:形式分析1.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景泰蓝工艺品图片,请学生观察并思考,并小组讨论景泰蓝工艺品从造型、颜色、品种等方面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景泰蓝具有悠久的历史、典雅优美的造型、鲜艳夺目的色彩、华丽多姿的图案、繁多的品种造型等特点。
2.教师出示《霁青描金镂空转心游鱼瓶》图片,《霁青描金镂空转心游鱼瓶》是景泰蓝工艺中的典范,请学生观察并从器形、装饰纹样的角度进行赏析。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霁青描金镂空转心游鱼瓶分内外二层,外瓶通体描金施宝蓝色霁青釉,瓶口处绘方形如意纹,颈部绘璎珞连珠纹,肩部绘缠枝花卉纹并以四环修饰,腹部绘缠枝花卉纹并镂空出四个花瓣形窗口。
覆盆斜圈式底足,图案与瓶口处相互呼应。
内瓶则施白釉,饰粉彩游鱼图案。
当转动内瓶时,从外瓶镂空处可以看到一幅池塘游鱼的画景。
3.教师利用模拟软件,和同学共同制作一个景泰蓝工艺品,巩固制作工艺,并合理搭配颜色和花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思维。
活动四:总结领悟请学生小组讨论景泰蓝的艺术成就和地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景泰蓝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
景泰蓝与雕漆、玉器、象牙被并称为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它是工艺美术世界里一颗明珠。
景泰蓝是我国工艺美术的瑰宝,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
活动五:比较鉴赏教师展示《珐琅掐丝花觚》景泰蓝工艺品和刺绣工艺品等,请学生欣赏多种中国工艺美术作品,进一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历史地位,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国工艺美术的文化底蕴和价值。
活动六:小结作业1.请学生分组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在历经元、明、清三代王朝的历史变革中,勤劳智慧的工匠艺人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景泰蓝文化。
景泰蓝一直以来都是被人们普遍认为的名贵手工艺品,体现了我国工艺美术技艺的精湛,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课后请学生搜集查阅其他工艺美术资料,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多样性,感受我国工艺美术的魅力。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除了景泰蓝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还有哪些?【参考答案】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高超。
它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融汇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素养,以其生动的神韵蜚声国内外,是世界文明中一颗闪光的明珠。
中国工艺美术品类繁多,其中包括陶瓷工艺品、雕塑工艺品、玉器、织锦、刺绣、印染手工艺品、花边、编结工艺品、编织工艺品、地毯和壁毯、漆器、金属工艺品、工艺画、首饰等。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而且各地的产品都有其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各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有很大差异,长期的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以及地域交通阻塞,使得这种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生活方式、文化素养和审美习尚。
工艺美术的创作和生产,直接受人们生活习俗的影响,因此也就形成了各地工艺美术品浓郁的地方特色。
2.什么是工艺美术?【参考答案】工艺美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为造型艺术之一。
也指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
工艺美术品是以手工艺技巧制成的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美术已不局限于手工艺,而是与机器工业,甚至于大工业相结合,把实用品艺术化。
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国际上素负盛名。
工艺美术起源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时代。
工艺美术大多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
它的产生,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风尚和审美观点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一、考题回顾初中美术《花鸟画》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教师播放周敦颐《爱莲说》音频,请学生仔细聆听音频,并说出感受有:莲花遗世独立,笔直洁净立于水中,从中体会到品德高尚;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发问:这些优美的情景可以用我们之前所学的哪种形式来表现呢?学生答出花鸟画后,教师揭示课题。
活动二:直观感知1.引导回忆花鸟画的概念:花鸟画是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
2.展示花鸟画作品《写生珍禽图》、《芙蓉锦鸡图》、《墨葡萄图》,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花鸟画的具体分类为:工笔、写意。
3.教师出示宋代赵佶《芙蓉锦鸡图》,请学生观察并思考,画面中所表现了什么内容?给你以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芙蓉花从画面左中处出枝,一只锦鸡立在枝头,正回首翘望右上角那翩翩的彩蝶,左下角有斜伸的几枝菊花;以及运用瘦金体的文字部分。
生动、有趣、诙谐。
活动三:形式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察作品《芙蓉锦鸡图》,请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作品的具体艺术特色有哪些?可以从笔法、色彩等方面分析。
学生讨论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色彩:艳丽丰富、典雅艳丽;在鸡的面部和颈后羽毛上铺厚薄不同的白色,颈部的黑色条纹明亮,腹部朱砂亮丽灿烂;所以也使人感觉雍容华贵的气氛。
笔法:果敢、有力;锦鸡头部黄色羽毛用细笔拉出丝丝毛茸茸的感觉;翅膀羽毛用墨笔晕染出浓淡层次;尾部羽毛长而硬,密而不乱。
造型:生动、细节生动;两只蝴蝶是全图动的部分,轻盈灵巧;左下的菊花修长而富有弹性,花与叶都玲珑又精致,与宽大舒展的芙蓉叶形成对比;锦鸡羽毛斑斓华贵,用笔考究,充分体现出它珍禽的特点。
2.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寻找作品《芙蓉锦鸡图》中特定的某物蕴含着的作者的情感。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鸡”通“吉”,象征吉祥;锦鸡在古代被认为是文武双全的象征,在此作品中宋朝皇帝赵佶画芙蓉锦鸡,有借物寓意、抒写情怀的寓意。
从而进一步得出花鸟画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
活动四:总结领悟请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总结花鸟画及欣赏花鸟画《芙蓉锦鸡图》的具体角度。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花鸟画通过对于植物、动物等的描绘来表达出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看法以及对生活的期望。
芙蓉锦鸡图正是体现了宋徽宗赵佶这些看法。
整体生动、艳丽、似乎给人一种颤动的感觉,更显出柔美之感。
活动五:比较鉴赏教师展示《写生珍禽图》、《墨葡萄图》等作品,请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探究其艺术特点,进一步深化对花鸟画艺术特点的理解,并巩固鉴赏花鸟画的角度和方法。
《写生珍禽图》:墨色:淡墨写形,浓墨点染;色彩:朴质简逸;造型:禽鸟、花草形神兼备,羽毛的松软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体现出作者对于自然观察到位。
《墨葡萄图》:笔墨:粗狂、豪放;以草书入画;通过串串葡萄倒挂枝头与诗句入画,烘托出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感。
活动六:小结作业1.请学生充当小老师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花鸟画是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
可以从造型、色彩、笔法等角度进行欣赏,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既有象征意义,同时还有一定的寓意,可以借物抒情,表达个人情感。
2.课后请学生搜集查阅资料,花鸟画的三种画法。
1.请简单介绍一下《墨葡萄图》?【参考答案】明代晚期花鸟画出现了水墨大写意的艺术高峰,而徐渭则是大写意的代表人物。
画面中老藤错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晶莹欲滴。
以水墨写葡萄,点画枝叶,信笔挥洒,不求形似而得其神似,并在画作中作以诗句,烘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感。
该作品是一副纸本水墨大写意花鸟画。
构图奇特,似不经意,却造成动人的气势。
在技法上,以粗犷、豪放为其情调,且以草书之法入画,诗画与书法在图中得到自如充分的结合。
作者将水墨葡萄与自己的身世感慨结合为一,一种饱经患难、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
2.请简单介绍中国花鸟画的历史发展。
【参考答案】唐代,花鸟画独立成科,已能注意到形态结构,形式技法上也比较完善。
薛稷画鹤、韩幹画马、韦偃画牛等。
五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以黄筌、徐熙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确立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两种不同风格类型,“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的富贵不仅表现对象的珍奇,在画法上工细,设色浓丽,显出富贵之气,徐熙则开创“没骨”画法,落墨为格,杂彩敷之,略施丹粉而神气迥出。
黄筌之子黄居寀、居宝,徐熙之孙徐崇嗣、崇矩都是当时花鸟画的重要画家。
北宋的花鸟主要继承五代的传统,早期以黄筌的风格为主导,基本上以“勾勒填彩”法。
到了南宋,画院一半以上画家画花鸟画,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元代花鸟画受宋代文同、苏轼影响,出现了一批专门画水墨梅竹的画家,以倪瓒、吴镇、王冕为代表,表现文人的“士气”。
明代,徐渭的淋漓畅快、陈道复的隽雅洒脱,代表了文人画的两种风格。
清代,以四僧、扬州八怪等为代表,八大山人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忧伤与家国之痛,其笔墨与造型独树一帜。
而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则在徐黄异体中得以综合与发展,为花鸟画独辟蹊径。
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独成高峰,均以造型与笔墨的独特占据了各自应有的位置。
一、考题回顾初中美术《民间泥塑》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教师播放《福娃宣传片》。
请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并思考这些福娃给你什么感觉?如果古人想做这样可爱的娃娃,他们应该用什么材料做?学生回答出泥之后,教师总结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泥塑作品以可爱的造型始终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揭示课题。
活动二:直观感知1.多媒体展示惠山泥人的《大阿福》,提出问题“大阿福的形象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感觉?”2.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大阿福形象夸张,具有镇邪除恶、降福人间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