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SM上下行不平衡概念分析及案例

GSM上下行不平衡概念分析及案例

GSM上下行不平衡概念分析及案例目录1 上下行链路平衡定义说明 (2)1.1上下行平衡定义 (2)1.2上下行平衡公式 (2)1.3上下行不平衡定义标准 (2)1.4上下行不平衡影响因素 (2)2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处理流程 (3)3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问题处理思路 (4)3.1参数及数据配置不当 (4)3.2硬件故障 (4)3.3直放站及室分系统 (5)3.4天馈线及跳线问题 (5)3.5塔放安装 (5)3.6天线匹配方面 (5)3.7扩减容后连线问题 (6)3.8手机用户行为 (6)4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小区典型案例(具体分为11种类型): (6)4.1案例一:数据与物理连线不一致 (6)4.2案例二:TRX硬件隐行故障 (7)4.3案例三:跳线故障 (9)4.4案例四:室分系统或直放站 (10)4.5案例五:TRX硬件故障 (12)4.6案例六:驻波过高 (13)4.7案例七:DDPU硬件问题 (15)4.8案例八:减容后出现问题 (16)4.9案例九:功率设置 (17)4.10案例十:天馈接反 (19)4.11案例十一:载频异常吊死导致上下行链路不平衡 (21)1 上下行链路平衡定义说明1.1上下行平衡定义GSM系统是一个双向通信系统,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有自己的发射功率和路径衰落,为了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就要保证每个小区的链路达到基本平衡(上下行链路平衡),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

当上下行平衡时,上行、下行允许的最大传输路径损耗应该是相同的,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下行链路(DownLink)是指基站发,移动台接收的链路。

上行链路(UpLink)是指移动台发,基站接收的链路。

上下行平衡,简言之,在下行信号达到边界时,上行信号也同时达到边界。

1.2上下行平衡公式根据测量报告上下行平衡测量<载频>提取出1-11级指标来计算各个等级的比例:上下行链路等级1的比例=上下行链路等级1的测量值/上下行链路等级1-11级的测量值上下行链路等级11的比例=上下行链路等级11的测量值/上下行链路等级1-11级的测量值1.3上下行不平衡定义标准华为总部定义上下行不平衡标准为:上下行平衡等级1的比例大于等于30% 则认为不平衡(下行偏弱或上行偏强)上下行平衡等级11的比例大于等于30% 则认为不平衡(下行偏强或上行偏弱)1.4上下行不平衡影响因素主要的因素有:天馈线及跳线问题塔放安装参数及数据配置不当硬件故障直放站天线匹配方面扩减容后连线问题手机用户行为3.1参数及数据配置不当这里涉及的上下电平的参数,主要是有:1)塔放衰减因子,2)MS最大发射功率,3)功率等级塔放衰减因子:基站安装塔放后,一般上行都会带来上行增益,因此要设置“塔放衰减因子”。

若没有安装塔放,却设置了“塔放衰减因子”,会使上行电平变小。

从而(下行电平-上行电平)会变大。

这种情况下,整个基站的上行通道增益会减小,影响基站的上行接收能力。

M S最大发射功率:对于900M网络和1800M网络,网络标识手机发射功率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900M网络里,MS功率等级5表示满功率(33dbm)。

但在1800M网络里,MS功率等级5表示20dbm(满功率用等级0表示,30dbm)。

一般情况下,MS最大发射功率若设置偏大,会使上行发射功率变大,从而(下行电平-上行电平)会变小,这种情况下,整个基站的上行通道增益会增大,影响基站的下行接收能力。

功率等级:若基站功率等级设置过低,则下行发射功率会降低,致使下行电平变小。

从而(下行电平-上行电平)会变小。

这种情况下,整个基站的下行通道增益会减小,影响基站的下行接收能力。

需要增加基站的发射功率,才能保证上下行链路的平衡;涉及案例为:案例一:数据与物理连线不一致案例九:功率设置3.2硬件故障载频接收模块故障、载频发射模块故障等原因都会造成载频的上下行链路异常,也会造成上下行失衡。

射频前端的接收和发射模块故障,同样也会影响上下行接收,表现为上下行不平衡。

一般,上下行测量报告都可以细化到载频级别,因此,可以根据载频级的“上下行平衡话统”来分析载频的上下行平衡状态。

这里故障主要存在:DDPU(射频前端)、DTRU(载频模块),一般有以下几种:DDPU(射频前端)上行增益比理论设计值大上行增益比理论设计值小下行发射功率异常DTRU(载频模块)下行发射功率异常上行增益比理论设计值小上行增益比理论设计值大案例为:案例二:TRX硬件隐行故障案例五:TRX硬件故障案例七:DDPU硬件问题案例六:驻波过高案例十一:载频异常吊死导致的上下行不平衡3.3直放站及室分系统直放站实现一般很多种,都会给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带来一定增益,一般情况下,上下行增益可以分别调整,从而影响基站的“上下行平衡”情况,比如某基站下挂有某类型的直放站,该直放站的上行通道增益为6dB,下行通道增益为10dB,此种情况下,表现在基站的Abis口上,上下行电平差就会比理论计算大4dB,表现出在上行弱4dB的现象。

但此种情况不影响KPI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调整。

同样,直放站的上下行增益异常,同样可以影响基站的上下行平衡情况。

出现因直放站造成上下行不平衡的情况,通过调整直放站的上下行增益来解决基站的上下行不平衡,还可以配合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来解决上下行不平衡问题。

涉及案例为:案例四:室分系统或直放站3.4天馈线及跳线问题机顶口到天线,这一段通常由小跳线、避雷器、转接头、接地焊点、天线构成,有时还会有使用功分器等器件,这些设备的安装工程质量会影响基站的发射和接收。

比如,跳线连接头松动,对上下行平衡的影响是不同的,由于发射的信号强度一般很大(在馈线里一般为30dbm),而接收信号一般很小(一般为-80dbm),因此,连接松动会使上行接收电平变小,而下行电平影响不大。

涉及案例为:案例十:天馈接反案例三:跳线故障3.5塔放安装塔放都是有源器件,一般只放大上下信号。

当然,也有双向放大的。

若网络安装了塔放,在华为BSC6000中,射频前端会设置“塔放衰减因子”,一般参数都会这样设置;若塔放实际增益G,塔放衰减因子=G-4。

这里的4dB,是补偿馈线的损害,是预估值。

因此,若网络安装了上行塔放时,计算上下行平衡测量报告,(下行电平-上行电平)会变小4dB。

表现出上行电平变大4dB。

总之,若基站系统安装了塔放,《测量报告上下行平衡测量<载频>》总会发生变化,不是变大,就是变小。

3.6天线匹配方面某些天线对上下行存在不一样的增益,即天线的上下行方向图不一样,简单说,就是在某些天线安装在基站上,可能就存在上行增益大或则下行增益大,这样,可能表现在话统上,就出现上下行不平衡。

根据测试经验及对天线性能的研究,天线匹配造成的上下行电平差的变化,一般在3dB范围内,会被正常波动门限(3dB)掩盖掉。

不会对“上下行平衡”统计分析带来太大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以通过稍微改变天线的方向角或下倾角的方法,来改变天线的上下行方向图的空间分布,解决上下行不平衡。

还可以采用更换天线解决问题。

3.7扩减容后连线问题在对某些基站进行扩减容后,华为移动设备要求连线重新配置,由于华为设备连线的复杂性,在进行扩减容时要着重注意设备连线的准确性,其中设备类型为3012时,连线较为复杂,需重点注意,1)TXA、TXB连接是否和数据配置相一致;2)各个连线接口处要确保拧紧;案例为:案例八:减容后出现问题3.8手机用户行为移动通信的特点造成手机用户分布的不确定性,某些点上,上行电平会大于下行电平,某些点下行电平会大于上行电平。

这种情况,都是因为用户所处地点的无线传播特性有关,可以通过调整周围主服务基站的天线方向角或下倾角,来改变用户所处地点的无线传播特性,来改善用户的上下行不平衡情况。

4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小区典型案例(具体分为11种类型):4.1案例一:数据与物理连线不一致日常案例出现现象和影响描述在分析TRX级上下行不平衡时,发现ZZDH03CF_1(CI:4986)存在严重的下行过强,其所有的TRX LinkClass(10-11)达80%左右。

日常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检查BSC6000数据配置,发现ZZDH03CF_1 DTRU数据配置存在问题,载频接收模式错误配置为“接收独立”,正常应该为“接收分路”造成该小区分集接收存在问题。

改为正确的数据后,其所有的TRX LinkClass(10-11)由80%恢复至正常的20%左右。

解决前后对比4.2案例二:TRX硬件隐行故障日常案例出现现象和影响描述在分析TRX级上下行不平衡时,发现ZZDH0323_2,雄风大厦D_2(CI:4285)共有3块TRX,但其中有2块存在下行过强,如下图:第8块和第9块TRX的LinkClass(10-11)达72%左右。

日常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首先检查数据配置,发现配置无误。

第二,由于第8块和第9块TRX共用一块物理载频板DTRU (双密度载频),而第10块为另外的物理载频板,怀疑为第8块和第9块所在的DTRU存在硬件或连线问题,前往现场检查,发现连线不存在问题,于是对两块物理载频板进行对调之后,所有的载波链路恢复正常,再将两块物理载频板对调回原来位置,所有的载波链路还是恢复正常,因此,怀疑这是由于载频存在隐性故障,在其进行插拔重启后,就恢复了正常。

解决前后对比4.3案例三:跳线故障日常案例出现现象和影响描述在分析TRX级上下行不平衡时,发现ZZDH073C_2,智达宾馆D_2(CI:9619)共有2块载波,属于同一块DTRU(双密度载频),但其中有一块存在下行过强(如下图),同时掉话高、质量差。

日常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首先检查数据配置,发现配置无误。

第二,由于第10块和第11块TRX共用一块物理载频板DTRU (双密度载频),而第10块TRX是正常的,因此怀疑第11块TRX至DDPU(合路器)之间的通道出现问题,更换第11块载频至DDPU之间的跳线后,第11块TRX的链路恢复正常,其Linkclass(10-11)由原来的99.91%恢复至正常的25.71%,同时解决前后对比调整前:(下图)调整后:(下图)4.4案例四:室分系统或直放站日常案例出现现象和影响描述ZZH036D_0,家乐福超市(北环与文化路)_0(CI:6463)为一微蜂窝,带有室内分布系统,共有2块载波,属于同一块DTRU(双密度载频),2块TRX都存在着上行过强,导致Linkclass(1-2)达70%左右,但不存在上行干扰。

如下:日常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一、首先检查数据配置,发现配置无误。

二、虽然该小区不存在干扰,但由于该小区为微蜂窝,带有室分系统,因此,直接怀疑为室分系统干放出现问题,底噪过高,导致上行过强,通知厂家前往处理,由于上行过强,所以减小干放的增益,再观察指标,其Linkclass(1-2)由原来的70%恢复至正常的25.71%,同时上行质量也明显好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