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乙己》(1)

《孔乙己》(1)


五、分析第5段
1、本段属于记叙顺序中的哪种? 2、本段介绍了孔乙己的哪四方面的情况?
其中的好品行是什么?但又注定他这种好品 行不会长久,为什么? 3、长大后要想不成为孔乙己式的人物,从现 在起,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六、分析第6、7、8、9自然段
1、孔乙己“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的原 因?
四、阅读第四自然段:
1、第①句有什么作用?(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 的句子?)
2、“站着喝酒”、 “穿长衫”、“惟一”、 “身材高大”、“青白脸色”、“伤痕” 、 “花白的胡子”、“长衫又脏又破”,这些 词或短语分别说明什么?
3、第④句说明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4、第⑤句说明什么? 5、第⑥句中笑的是什么人?为什么笑?你怎样
8、文中“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说明了什 么?
9、小伙计为孔乙己温酒并端也去,不是直接送到手 里,而是“放在门槛上”这表现了小伙计对孔乙己怎 样的心理?
10、孔乙己断腿前买酒掏钱有“排”,断腿后用 “摸”,这两个字是否可以互换?
11、“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重音落在“这”和 “手”上强调的内容有何不同?
3、站起来向外一望”中“站起来”有什么作用? 4、“穿一件破夹袄”说明什么? 5、断腿前后相比,孔乙己在外貌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 6、“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体现孔乙己哪一性格特
征?
7、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说成“跌断”体现他什么样 的性格特点? 反映怎样的心理?“ “孔乙己低声说 道”中“低声”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 样”?
3、第6段众人也都哄笑说明什么? 4、第7、8段写了哪两件事,反映孔乙
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5、反映孔乙己对人们作用的一句话?
七。分析第11-13段
1、“中秋过后……看看将近初冬”这句的描写方法, 作用?
2、“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句的作用 是什么?
(落伍者 知识分子)
讨论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 原因?
社会原因: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 众麻木不仁。 3、以丁举人为代表的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自身原因:
热衷科举 好喝懒做 麻木不仁 至死不悟
小说的主题:
1、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 2、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 3、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
第二层:(10-13)交代孔乙己被打折腿后的悲惨遭遇。
三、阅读分析1-3自然段:
1、小说的1、2段属于哪种描写,有什么作用? 2、选段中作者在写酒客们喝酒情态、喝酒地点、
着装等均用了对比的方法,请找出相对应的语 句,指出其用意和作者所要透露的意图? 3、从第二段的1、3句可以看出孔乙己生活在怎 样的人际关系中?
12、文中多次写到众人的“笑”,笑 的都中什么人?笑的含义是什么?说 明了什么?
13、第13段中“大约”和“的确”是 否矛盾,为什么?
14、反映孔乙己结局的一句话? 15、你认为孔乙己会不会还活着?结
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16、有人说孔乙己是悲剧人物,有人
说他是喜剧物说一说你的理由。
人物形象:
自命清高 迂腐不堪 自欺欺人 心地善良 死要面子
岁才口生
1881
,,。于
始 用 鲁 迅
小 名 樟 寿
姓 周 , 名
浙 江 绍 兴
年 农 历
为 笔 名 。
, 至 三 十 八
树 人 , 字 豫
城 内 东 昌 坊
八 月 初 三 ,
一、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 年4月的《新青年》,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 《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 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 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 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 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 懂得批判与取舍。
看这种笑? 6、第⑦句语言描写有什么作用?
7、第⑧句中动词“排”为什么用得好?
8、第⑨句用“故意”修饰“高声嚷”的 目的是什么?
9、第⑩句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明孔乙 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10、第(12)句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怎 样的内心活动?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怎 样的性格特征?
11、“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在点: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二、小说结构:
1、按照小说情节划分课文结构。 开端 :(1-3) 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 发展:(4-9) 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 高潮:(10-11)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 结局:(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2、第一部分:(1-3)介绍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点出孔乙己生活的 社会 环境。
第二部分:(4-10)介绍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第一层:(4-9)交代断腿前后的孔乙己生活的景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