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管理》!""#年$月!"日
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广大教师发现表扬的作用并非像理论上所说的那样明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表扬方法不当,表扬被滥用、误用或机械地套用。
为了使表扬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表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要把握好导向性
心理学认为正强化(奖励)的行为出现的频率逐步提高,负强化(惩罚)的行为出现的次数会明显减少。
因此,表扬本身就具有导向功能,所以教师表扬学生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某一目标努力,以避免出现误导。
首先,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目标。
表扬除了肯定受表扬者的行为之外,更重要的则是通过表扬,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期望,并努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比如持之以恒地肯定学生的勤奋,就会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处世态度和勤奋进取的精神。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成就和努力方向。
对学生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对学生的努力提出表扬,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可以使学生坚定努力的方向。
当学生经过自己努力的思考,解答出一道难题时,老师应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攻克一道难题,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学生这种知难而进、刻苦钻研的精神应得到表扬,学生也会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学习这种精神。
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要真诚、实在、有针对性
表扬是一门艺术。
教师不仅要有发现美的能力,更要能把对美的认同真实地表露出来。
教师要做到
“以人为本”,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深
入体验学生内心感受。
当学生做了好事,学生对问题
有所悟解,学生终于改过自新等等,老师要真诚地、确
切地、有的放矢地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肯定和支
持学生的行为。
也许学生并不会留心或玩味老师说的
每一句表扬的话,但他们完全能够理解老师的善意和
对自己的激励,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
“关键的一句
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
诚然,老师表扬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但老
师在跟学生交往时,老师说话的语气、神态、举止无一
不是老师的内心表白,受表扬的学生会体察到老师每
句话的分量。
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就是
一种实在的激励,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表扬还必须具有针对性,注意针对性的关键是应
针对学生行为,而不是针对学生禀赋。
表扬的目的是
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好的,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
向,以强化学生好的行为。
所以表扬要针对学生对某
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效果,而不要针对学生的
性格和本人。
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应建立在深入了
解学生的基础上,其言语必须具体、精练、有特色,不
能轻描淡写,更不能落入俗套。
三、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首先,表扬不可过头。
有家杂志刊出文章,标题是
《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钱三强看到以后十分焦急:
“怎么能够这样写,已经有了一位之父,怎么又来一
位之父。
”立即打电话给编辑部,绝对不允许这样宣
!安徽安庆师范学院曹长德!!
・・
万方数据
传。
并说道:
“表扬过了头,是一种损害。
”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同样如此。
其次,表扬不可滥用。
虽然我们提倡“赏识教育”,主张老师要放下架子,站在每一个学生的位置上来欣赏学生,但是,赏识并不等于廉价的表扬,赏识也应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过多过滥的表扬容易让学生或沾沾自喜,或盲目自满;备受老师青睐的学生,往往经不起批评,承受能力差;一贯受表扬的学生,会沉溺于表扬而缺乏创造性;如果不该表扬而表扬了,还会干扰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泛滥的表扬不仅对学生不利,还将导致老师的表扬迅速贬值,而且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会黯然失色。
所以教师要珍惜自己表扬的分量,既要准确、精当,恰如其分;又要恰到好处,不可滥用。
四、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要掌握好时机、场合
首先,因时而宜。
及时的表扬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催化剂,如同及时雨,
“润物细无声”。
当学生取得了进步,为班级争得荣誉时,老师要掌握“火候”,在他们沉浸在喜悦中给予表扬,让学生乘胜前进;当一位后进学生作业连续几次认真准确,或在社会上做了好事时,及时表扬,就会使其发展的动力系统得到加油,其上进心得到加强;当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当学生在预习教材时提出了令老师和同学们惊讶的问题时,及时地给予表扬会让学生洋溢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如果老师知道某学生进步显著,却迟迟不表扬,就有可能影响他继续以高昂的热情奋发向上。
其次,因地制宜。
表扬可分三种情况:单独、集体和在部分学生面前表扬。
一般地,属于小进步、小闪光点应该单独表扬,促使形成动力。
属于比较大的进步,较感人的好人好事,应该在班级全体学生面前进行表扬,其目的既能使受表扬的学生心理预期得到满足,又能起到树立典型、培养良好班风的作用。
属于偶然性的进步,看到和听到后应该就地及时表扬。
五、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方式要灵活、多样
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爱好不同,其所需的表扬方式也应千差万别。
有的学生善于接受表扬,经常表扬会使他们的进步形成连续性;有的则不然,一旦受表扬,立即就骄傲,进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虽然语言表扬是最主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的,有时对学生轻轻的一个微笑,给学生一个赞赏的眼神会产生许多赞美之词难以起到的作用:一个意味深长的触摸是表扬学生的无声语言;加一个积分、奖一张卡通画、添个红星、插面小红旗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表扬学生还可以借第三者来传达,比如说有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表现突出、劳动积极或者学习有一定进步,及时表扬后,不妨再由家长去夸奖,或者在与学生聊天时提起此事,然后通过同学或班委将表扬传达给他,这样会产生微妙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表扬不能“一刀切”,要善于结合学生的个性,因人而异。
一种表扬的方式长期重复也会失去效用,所以表扬不仅要形式多样,还应该灵活多变,不断创新。
六、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要面向全体,公平合理
班级中,无论是一贯表现好、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天资较差、学习较差的学生,大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表现自己,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表扬对后进生尤其重要,后进生一般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在后进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参与学习过程,例如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读读题目,参与课堂的有关活动等,并对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表现给予鼓励,培植他们的自信心。
表扬还必须与集体舆论保持一致。
因为表扬和称赞不仅使被表扬者兴奋喜悦,还会使周围的同学,自觉和不自觉地按表扬的行为继续努力去做。
表扬时要注意大多数同学的情绪,既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又要起到激励集体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表扬的公平性既不是要搞表扬次数上的平均主义,也不是对差生就不表扬,要实事求是,做到表扬机会上的公平。
七、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要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指出:
“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
妥协的态度。
”爱学生,就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
对于有碍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不良习惯、错误言行、
甚或有悖于社会公德乃至触及法纪的恶劣行为,学校
和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对其进行适当的批评。
表扬与
批评一样都不能少,这是科学的教育规律。
缺乏批评,
教育学生的天平将会倾斜,表扬也会因为失去其对立
面而变得暗淡无光。
因此,我们要在表扬学生的同时,
帮助学生找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新的希望,促
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
总之,表扬若是用得正确得体,完全可以取得多
方面的激励作用。
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
性,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坚定学生奋斗的目标,
还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辛勤耕耘的回报
和成功的喜悦。
因此,每个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表扬
方法,不断提高表扬的技巧和艺术水平。
(责任编辑孙晓雯)
曹长德:如何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