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东精神”的时代意义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着重提出,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的引领作用。
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
对于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时代意义,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跟大家一起交流。
一、“厚于德”体现了广东人的道德情怀和价值观念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道德文化建设是历来被人们所重视的,《易经》中就有“厚德载物”的语句。
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怎么样,可以反映出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
《礼记·大学》言:德者本也。
强调修身养德是进行传统道德情操教育的基石。
儒家思想家很早就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儒家道德中把“五常”作为“治天下”的策略和为人的准则。
爱国忧民更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主旋律。
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思想,就将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爱国理念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这样影响激励了广东人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文天祥的宁死不屈、岳飞的精忠报国和邓世昌的视死如归的精神,一直以来都是广东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源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华传统文化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
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都传递了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
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孔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遭膑足而修《兵法》;韩非子囚秦著有《说难》、《孤愤》;司马迁因宫刑而著《史记》。
这些古代先贤们留下了千古名作,更是为广东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粮食。
“厚于德”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新的历史时期,广东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是很必要的。
通过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岭南地区历代的名人、英烈建功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使做官的明确要有好“官德”、“政德”,坚持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理念,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使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待人处事以和为贵,见义勇为。
这样有利于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可以展现出广东人尚德、乐善、好施的精神品格,体现广东未来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推动全体社会成员树立做人德为上、做事德为先的道德理念,充分展现“广东精神”的道德风貌。
二、“诚于信”张显了广东人的时代精神特征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信是立身之本,更是治国之基。
个人失信,害在数人,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而政府缺乏信用,则德治难行,权威不立。
“诚于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诚实无欺,重诺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中就有“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的话。
这表明,早在殷周时代,“诚信”就已成为我们民族先人的重要道德规范,是人与人之间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
孔子的弟子子夏就曾大力宣扬“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理念。
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做人诚实,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在社会交往中待人诚恳,信守诺言,既能取信于人,又有彼此间的信任。
诚信就是讲信誉,守信用。
现实生活中,朋友之间,有信用方能真诚相处;邻里之间,有信用方能真诚相待;生意场上,有信用方能赢得客户;从政为官,有信用方能取信于民。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要守合同,重契约,不出尔反尔,更不能坑蒙拐骗,大搞欺诈行为。
“诚于信”植根于广东人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展现出广东人“诚待四方、信义天下”的精神风范和讲诚信、守规则、善合作的精神特质。
“诚于信”也成就了广东改革开放的辉煌,正是“诚于信”的文化精神,使得广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能够吸引、汇聚国内外各地的多种资源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诚于信”确实为广东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诚于信”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广东省加强对党员群众的诚信教育,坚决打击造假欺诈行为,大力推行阳光施政,这样有利于增强群众对政府、对企业的信任感,改进政府机关干部的工作态度,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当前,广东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就必须进一步弘扬诚信精神,深入开展“三打两建”活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突显“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
三、“敏于行”再现了广东人注重实干敢于担当的精神“勤于学、力与行、敏于思”的务实态度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论语》中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一句强调了要注重实干,敏动善行。
“敏于行”是当代广东人引以自豪的地域精神特质,主要体现在:一是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先行先试。
二是善于把握发展先机,把先进的思想及时转化落实到行动上,注重实干、敏于行动、务实不张扬。
三是善于应变、灵活变通。
每当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广东人总能及时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着力破解发展难题。
“敏于行”是广东精神的时代特点与动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大业中敢为天下先,勇挑历史重担,以务实的作风和实干的精神,创造了市场经济奇迹,为改革开放杀开了一条血路;在当好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进程中,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实践中也体现了这种敢为天下先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在处理群体突发事件中,能够随机应变,顺应历史潮流,及时化解社会各种矛盾,体现了政府部门“敢于担当”的精神,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总之,践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东:做中国改革的“精神领袖”广东精神从来都不是抽象和模糊的,而是可以切身感受和经验的,把广东定格在过去30年的历史当中,广东做出了令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难以想象和置信的时代伟绩,我们集体的记忆就是深圳的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杀出了一条血路,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整个中国,令世界惊讶!这段特殊的历史阶段所锤炼、浓缩出来的广东精神就是顺应大时代的趋势,敢于突破固化、陈旧、落后的意识形态藩篱,也就是在全国率先走出了解放思想的新路,至今这条路仍然对广东而言至关重要,历史事件证明没有创造性的解放思想,至今的中国又会是另一种景象。
广东30年来一直走在中国省份的最前面跟不断解放思想并付诸于实践的社会发展规律紧密相关,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发展原则不动摇,广东才有了不断突破和释放发展的潜能后劲,这30年来的广东经济发展速度、水平越来越好,广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着最重要的力量,可以说广东成为了这个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力量,过去30年,南粤大地探索经济发展的道路,为全国做试验,打开了海阔天空的局面,因此,这样的时代精神广东得到的最大一笔财富乃是——树立了改革的标杆,即在重大经济、政治、社会等一系列体质难题上被随时赋予了率先改革的信任标签,除了第一次身体力行改革经济领域之外,至今,广东凭借这样的精神权威在社会创新管理体质上有了初见成效的作为。
在新的时代风云变幻中广东扮演着国家掌控大局势的重要角色。
可以说广东的在关键时期的“发言”都代表着国家高层的声音。
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的变迁改革中,广东始终要被打上改革的标签和符号,这是那段特殊的历史环境所赋予的一种使命任务,也可以说是广东文化中所孕育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发酵出关注国家命运,并勇于承担的可贵精神,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化土壤,就不可能有至今广东还秉持的改革冲动,更不会存在关注国家的“南方传媒”,不管拿什么来证明这样的南粤精神,我们都应该记得跟这片大地有关的历史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这些最具时代印迹的闪亮的名字背后都体现着广东的时代责任感精神。
正是有这样一批人不断地继承延续发扬,广东在特定的时期的作为都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鼓与呼,广东在改革的征程中都可以得到四方的鼎力支持。
广东的社会责任感精神是跳出广东本土化立足这个国家的未来在考量权衡。
从百日维新到共和体制再到改革开放直至如今的政治领域的探路都基于国家未来的大局意识试水最艰难的改革之路。
面对当下的改革深水区困境,广东精神需要新的作为,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的变化对很多领域的改革制造了阻力,使得顺应社会呼唤的改革被一再搁浅,诸如政治体制上的放权改革、重新分配利益的改革等等,虽然广东在这方面以初步迈出了一些步伐,但是政治体制滞后经济发展的现状已不满足于这种优柔寡断的改革思维,那么,广东以往积累形成的精神状态恰好需要关键时期的考验,从某种意义上看,现在的社会特征可以很好地再造新的广东精神,本身也是对过去广东改革开放的新的延续和发扬。
不过这种新广东精神的逻辑还是处于一种渐进式的等待探索的过程里,主要原因是时代的局势不允许广东像30年前那么直接的勇闯,相反,需要不断权衡改革的影响范围,包括对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考虑才可以去做应该要做的事。
培育新的广东精神还是要遵循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就是改革潮流下诞生成长起来的精神还应该是主要的,而在新的历史当中,需要的是具有配合主要精神的观念,毕竟现在不是大动荡的时刻,没有人愿意社会发生大的变革,只要社会没有失去平衡、偏移平衡。
因此,广东精神所承担的职责就是要以社会的公平为主要价值导向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才可以获得社会的支持尊重。
这也是社会情绪所映射出的集体愿景。
面对动荡的历史阶段,广东必须按着颠覆的理念,如今面对各种凸现出来的体制僵化问题,广东需要改良式的改革思维,而不是推到30年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框架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这已经不现实,而且这种极端的改革成本代价大。
其实,广东精神给予中国发展的“养分”让中国走得越来越稳健越来越成熟有力,当然,其中也有很多的元素在发挥着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广东精神却是众多元素的催化剂,现在我们说中国几十年取得骄人奇迹是源于中国精神,无数的不满现状的中国人的“拓荒牛”精神,如果试问中国精神当中最重要的“骨干元素”,我们毫不吝啬给予广东这样的荣耀,当下甚至未来广东承担起这样的“精神领袖”的重要角色对这个国度的整体精神涵养提升以及形象塑造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在新一轮的改革攻坚战即将启动之时,广东如何破除杂音、凝聚改革共识是广东再次彰显30年前那段光辉岁月的机会。
春风生于南粤,我们渴望这股春风还像当初一样劲吹!感悟和心声省委宣传部践行“广东精神”征文是有史以来重要而赋有特色的号召,也是迎接党的十八大的一个献礼。
我用自己的经历献出感悟和心声。
一、高举新时期“广东精神”这面旗帜,步调一致向前进。
新时期“广东精神”是新中国以来挂上的一面金牌,省委号召要认真宣传和实践。
建议省委发个重要文件解释“广东精神”完整含意,最好谱一首歌。
为此,我斗胆提出简言浅见:德厚品优重于泰山,厚于地球。
高尚品德情操是精神的支柱;诚实守信在发达而又毗邻港澳的广东特别重要,无虚无伪取信于民,这是精神的基石;敏感敏捷灵敏在广东勇当排头兵特别体现,排头兵要敏感才能带头行敢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