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弘扬长征精神征文1000字

弘扬长征精神征文1000字

弘扬长征精神征文1000字
弘扬长征精神征文1000字2篇
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章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其添加浓厚多彩的一笔。

长征精神也被不断传承和弘扬。

长征是中国空前的伟大事业,它不仅完成了革命战略转移保存了共产党和红军的力量,而且发扬了共产党和红军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

征途饥餐渴饮的生活磨不灭红军战士的信念,荆棘载途的路程挡不住红军必胜的决心,被蒋介石评为“走向毁灭,走向深渊”的道路在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和坚韧的决心下奇迹般的完成。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是革命将士陈毅写于长征期间与长征相呼应的佳作,抒发革命战士对长征必胜的信念。

随时间飞逝,曾经的长征人物早已悄然离去,但他们的精神仍被传诵。

战火纷飞的岁月已为历史,新的征程正在开启,时代的发展推动文化变迁,因而有的人认为长征精神在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已不具备大力弘扬的意义,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经济文化日新月异的新时期向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除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外,同时应该学习红军长征所表现的敢于创新,团结合作,蔑视困难等精神。

只有敢为人先,面对挑战不畏首畏尾,另辟蹊径,与人合作,相互交流,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使国家和民族能与时俱进。

同样的,生活也像一场人生的长征。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为公司破产而下岗,对于仅以父亲工资维持生计且额外承担着部分父亲兄弟读书费用的拮据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面对突然其来的变故,家庭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在那段紧巴巴的日子家里每一分开销都需要再三考虑,为了生活母亲开始做小贩补贴家用,父亲以开出租车拉客为收入,由于长时间的工作负荷父亲的身体还出现了问题。

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以前一家人挤在没有卫生间的小房间时,因怕黑半夜不敢去公共厕所,只好憋着等天
亮的感觉。

因此每当想要松懈自己时总会以过去艰苦的日子鞭策自己,人生起落无常,只有坚持和奋斗,才不会被生活的苦难所压倒。

长征是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苦心人,天不负,我们亦当如“大鹏一日向风起,扶摇直上九千里”般撰写我们人生的篇章。

弘扬长征精神征文1000字
中国之所以一天天强大是因为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精神品质,在一个个危难时刻,中华儿女凭借这些优秀品质浴火重生,凤凰涅,创造了一个个丰功伟绩。

长征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典型代表。

正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无法再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却能用心灵去感悟长征精神,用实际行动去弘扬新时期下的长征style。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作为一个80后,对长征的理解和感悟大多来自于课本、文学和影视作品。

如果说巍峨的雪山、滔滔的河水、茫茫的沼泽让我们看到红军长征路途是多么艰难险阻;如果说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经典战役让我们看到红军的机智英勇、坚韧不拔;那么倔强的小红军、一袋干粮的故事,则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是铁血柔情,感人至深。

我被一组关于长征的数字深深震撼着: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

可以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悲惨的,但他们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却是悲壮的。

身后有飞机大炮追着,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过没有路的“路”……这些在寻常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们却圆满完成了。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可谓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它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联想到当下的生活,我们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很难去想象或再去经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悲壮与惨烈。

但这并不意味着长征精神已离我们远去,相反,如今的和平年代是红军用鲜血打出来的,除了感恩,在当代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
仍像是一个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需要我们去发扬长征精神,去攻克一个个难关、度过一道道关卡。

党和国家倡导人民共筑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或许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

大的方面说,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长治久安是中国梦;小的方面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而这些梦想又可以分解成一个个生活、工作、学习上的目标。

容易实现的不能称之为“梦想”,实现梦想的道路漫长且艰难,就像是一条属于自己的“长征路”,需要我们发挥长征精神,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跨越。

今年的里约奥运会看得人们心潮澎湃。

我们看到的是中国队包揽了乒乓球项目的所有金牌,却也看到了男乒运动员张继科比赛过程中手扶着腰,带伤打赢了比赛;我们看到的是游泳运动员孙杨获得了一金一银,却也看到了他感冒游完了1500米的比赛;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重登奥运巅峰,却也看到他们在逆境中一步步战胜东道主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等强敌;同样,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代表团在跆拳道、男子三级跳、游泳等项目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却也感受到运动员及整个团队在背后付出的汗水与艰辛。

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不正是当代的“长征精神”吗?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众志成城!
无论是在运动场还是职场,人们在生活圈子中扮演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角色,承担着各自的使命。

每个人都有一条专属于自己的长征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走完,去奋力拼搏,实现我们心中的梦想。

弘扬长征精神征文1000字
如果忘记过去,我们就很难拥有现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不忘本才能开创未来。

端正我们的历史观,才能擦亮历史沉淀的瑰宝,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支撑!二万五千里长
征是一部史诗,是人类史上的奇迹,是续写中华儿女的觉醒史,长征历史不可复制,长征精神却可传承。

长征开辟了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而红军长征留在每一段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从瑞金出发,长征伊始的情歌;挺进湘西,血色湘江洒英魂;冲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天险;智取遵义城,娄山关上凯歌还;四渡赤水出奇兵;巧渡金沙江,和彝族人民心连心;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扛起指导员的枪翻越夹金山;草地上的小红军,打过包座上甘南;腊子口上显奇能,酣战直罗镇…还有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像长征路上让马、毛泽东四次落泪、周恩来的故事、贺龙在长征中、官兵平等、长征中的外国人、脱掉袈裟穿军装、女将军李贞的故事、女英雄贺子珍、顽强的夫人团、妇女独立团、少年老红军…每一个故事,都动人心弦,可歌可泣;面对前有天险,红军昂首阔步、赴汤蹈火、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迎难而上;面对后有追兵,镇定自若、奋不顾身、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顶天立地。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做到了,事实证明这是一股不惧困难、无比坚强而不可战胜的力量。

中央红军用生命缔造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
不息的民族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奉献拼搏…而这样的精神也永远的流淌在了中华儿女的血统中,萦绕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党的领导,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正如他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长征是宣言书,宣言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团队精神,用于向前,不畏艰险;长征是宣传队,向广大人名群众宣传了共产党的思想:为人民建立幸福家园;长征是播种机,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消灭红军的幻想,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使得群众成为革命的种子。

正因为有着共产主义的必胜的信念,有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造就了这一段史诗般的神话。

红军长征的意义是巨大的,长征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够把人的力量、人
的毅力、人的激情、人的信念都凝聚起来燃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精神告诉我们,要有排除千难万难的勇气,要有壮士断腕之气魄,不怕任何艰难险阻,面对困难,要勇往直前,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是一面镜子,折射着一支“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民族。

长征精神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是精神脊梁,它无时不刻的流淌着,流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骨子里。

今天,我们正肩负着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使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