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导学案
2020—2021学年《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导学案
(1)你能说出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不同吗? (2)哪幅图比较接近实际?请简述理由。
【答案】
(1呈阶梯状分布。 (2)B图更接近实际。因为我国地势从第一级到第二 级、第二级到第三级,每级间的海拔变化很大,地形 也从高原、山地过渡到平原、丘陵。
中国的地势 读我国沿32° 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入下表中相应的位置。
数字
①
②
地理事物名称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③
四川盆地
④
长江中下游平原
(2)由图可知,我国地势具有_西__高__东__低__,_呈__阶__梯__状__分__布____的特点。
(3)我国地势给气候、河流、交通、水能资源等方面带来 了哪些有利的影响?
2.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景观图等地 图的读图方法和学会从这些图中抽取多种信息,归纳分析 相关地理特征的方法。
3.通过对我国地势及地形等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祖国面貌的 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正 确理解地理现象的利弊优劣和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M地位于重庆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正北方向
【解析】据图可以判断出此剖面线是塔里木盆地—重庆的地形剖 面图。塔里木盆地位于重庆的西北方向。
答案
C
2.①②③三个地形区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都是我国的内流盆地 B.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C.都位于我国的季风区 D.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2)地形对经济的有利影响: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 有利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 (1)面积: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 (2)分布:山地与高原多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 (3)影响:山区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方面优势大;交通 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1.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有两位同学各自画出我国地势从东向西 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云贵高原 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 1000~2000米
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 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流水 侵蚀作用强烈,地表支离破碎、千 沟万壑
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流水溶 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 岖不平,有许多“坝子”
中国地形分布及特征
1.分析地形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
地形多种多样,利于发展多种产业:东部平原利于耕作 业的发展;西部高原山地林业资源、矿产资源、草场 资源丰富,利于林矿、牧业发展。山区面积广大,平原 面积小,耕地较少;山区地形复杂不利于交通联系,限 制了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山区的高寒气候不利于经 济发展;山区土层薄,易产生水土流失。
答案
①阶梯状 ②复杂多样 ③三大 ④四 大 ⑤四大 ⑥山区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木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山东、辽东丘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陵
3.我国地势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的地形、地势, 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并使我 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第二,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 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第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碍印 度洋暖湿气流深入西北内陆,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 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
1.总体特征:西部高、东部低。
2.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① 青藏高原 。
第二级阶梯:② 青藏高原以北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第三级阶梯:③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
。
二、地形复杂多样
1.主要地形区 (1)山脉 三列东西走向山脉:天山—④ 阴山 ,昆仑山—⑤ 秦岭 , ⑥ 南岭 。 三列东北—西南走向山脉:⑦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 —武夷山,台湾山脉。 巨大弧形山脉:⑧ 喜马拉雅山脉 。 高原:青藏高原、⑨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⑩ 黄土高原 。 盆地:⑪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⑫ 四川盆地 。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辽东丘陵、⑬ 山东丘陵 、⑭ 东南丘陵 。
(2)在图中找出位于下列省区交界处的山脉,将其名称填
在后面。
闽赣:
,晋冀:
,甘青:
,新藏:
,
渝鄂:
。
(3)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下列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 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2)武夷山 太行山 祁连山 昆仑山 巫山 (3)图略。
【解析】①为塔里木盆地,②为柴达木盆地,③为四川盆地。 三个盆地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答案
B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区名称或简称: K是山西省,L是贵州省,N省的简称是 藏 ,M省的简称是 鄂 。 (2)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有 N ,位于第二级阶梯上 的有 K、L ,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有 M 。(填字母) (3)图中山脉①②③,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的 是 ② ,属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有 ①③ 。 (4)图中K省所在的地形区为 黄土高原 ,该地形区主要的生态问题 是 水土流失 。
2.列表比较地形、地势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
地形
地势
区别与联系
陆地表面多种多样的形 态,指地表具体形态,通 常可分为山地、平原、 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
基本类型
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它主要从 高度方面的特征来描述
二者有密切关系,广义的地形概念也包括地势内容
1.利用经纬网突破中国主要地形区
2.我国的地形及影响
答案
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部的交通,方 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阶梯过渡处, 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地势概况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华北平原
北是燕山,南到淮河,西起太行 山,东至渤海
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河冲积而成。 地势低平(多在50米以下),旱涝、盐碱、风 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长江中下游 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
平原
狭长形
我国最低平的平原(多在50米以下,下游长江 三角洲海拔则在10米以下),河湖密布,为著 名水乡
读M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 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
(3)我国三大平原
名称
范围
主要特征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 原三部分组成
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200米以下)的平 原,地势坦荡,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松嫩 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 基地
(2)四大盆地概况
名称
位置与范围
海拔
主要特征
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
塔里木盆地
1000米
境内
阿尔泰山、天山之间,新
准噶尔盆地
500米
疆境内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昆仑山、祁连山之间;青 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 内 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脉, 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 原;四川和重庆境内
3000米左右,我 国地势最高的 内陆高原盆地
500米以下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平坦,沙漠广布。 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和最大的内流河, 封闭严密、干燥 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 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 河,多为固定沙丘 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 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 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
2020—2021学年《中国 的自然环境——地势和
地形》导学案
2020/9/14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出我国地 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在 图上标出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记住我国主要的山脉的位 置、名称和走向;
知道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和特点;分 析说明我国地势、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河流、交通、农 业生产等的影响。
(2)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从西 向东流,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 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 丰富。
(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 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 ,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级阶梯,地势起伏较 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有利于农 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第一级阶梯的青 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独 具特色。
(1)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 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不利影响:①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有限;②山区交 通不便,影响各行业的发展。 3.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
(1)四大高原的特性
名称
位置和省、区范围
海拔
主要特征
青藏高原
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仑山与 喜马拉雅山之间;青海、西 藏全部、四川省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