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送引风系统及计算
二、正压通风
在锅炉烟、风系统中只装设送风机。送 风机需克服全部烟风道的阻力。 特点:炉膛处于微正压下运行,提高了 炉膛燃烧热强度,消除了炉膛、烟道漏 风,减少了排烟热损失,提高了锅炉热 效率;但要求炉墙、炉门及烟道严密, 以防烟气外泄,污染环境,影响工作人 员的安全。 适用: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
第一节锅炉通风的作用和方式
通风的作用:将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连续不断地送入炉 膛,并将燃烧生成的烟气排出炉外,以保证燃料在炉内正 常燃烧。 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利用烟囱中热烟气和外界冷空气的密度差形 成的抽力作为推动力,来克服锅炉通风系统中空气和烟 气的流动阻力。适用于无尾部受热面的小型锅炉,如立 式烟火管锅炉等。 机械通风:借助于风机所产生的压头去克服烟、风道的 流动阻力。适用于设置尾部受热面和除尘装置的小型锅 炉,或较大容量的锅炉。机械通风方式:负压通风、正 压通风和平衡通风。
烟道阻力计算 (选择引风机)
一、计算原则
1. 烟道阻力计算根据锅炉热力计算的结果(额定负荷D、烟气流 速wy、烟气温度 y)及有关烟道有效截面几何尺寸进行的
y 在计算中一律以平均值进行计算 2. wy、
3.锅炉平衡通风时,烟道为微负压,计算时仍以大气压为 0.1MPa为计算压力 4.凡是线算图计算的烟道阻力,都应进行烟气密度、烟气压力、 气流中灰分浓度的修正 5.锅炉对流烟道中各受热面积灰修正,根据相关表进行
燃烧设备阻力
hr
• 对于层燃炉,燃烧设备阻力包括炉排与燃料层 的阻力,它取决于炉子形式和燃料层厚度等因 素,宜取制造厂的测定数据为计算依据,如无 此数据,可以参考下列炉排下的风压值来代替: 往复推动炉排炉600Pa,链条炉排800~1000Pa。 • 对沸腾炉, 是指布风板(风帽在内)阻力和 料层阻力。对煤粉炉, 是指按二次风计算的 燃烧器阻力。对燃油燃气锅炉, 是指调风器 的阻力。
送风
排 烟
送风机
引风机
第二节
风、烟管道的设计及阻力计算
• 风、烟管道是锅炉送、引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 烟管道布置是锅炉房设计的一项主要内容,因此对风、 烟管道的结构和布置,以及断面尺寸的确定,应予重 视。
• 锅炉房的送风管道是从空气吸入口到送风机入口,再 从送风机出口到炉膛的这段管道,送风管道的作用是 输送燃料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 • 锅炉房的排烟管道是从炉膛到引风机入口,再从引风 机出口到烟囱的这段管道,排烟管道的作用是输送燃 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并由烟囱排出。
zs k 2 1
气流向上时为正,可以用来克服流动阻 力,有助于气流流动 气流向下时为负,要消耗外界压头,阻 碍气流流动。
二、风、烟管道阻力计算
1.沿程阻力计算
1)气流在等截面通道内流动,包括纵向冲刷管束的阻力(除空 气预热器烟气侧外),一般为等温流动状态 l w2 hmc Pa d dl 2
钢板烟囱
(a)地下清灰方式 (b)地上清灰方式 烟囱的构造及清灰方式 1.筒身;2.空气隔热层;3.耐火内衬;4.清 灰人孔门;5.灰坑;6.烟囱基础;7.清灰井;8.防雨盖板
烟囱高度
• 烟囱高度确定的原则: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 风时,烟囱的高度都应根据排出烟气中所含有 害物质——SO2、NO2、飞灰等的扩散条件来 确定,使附近的环境处于允许的污染程度之下。 因此,烟囱高度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工业企业 设计卫生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的规定。
Z2
——烟气流方向管子排数
2)横向冲刷光滑管错列管束 ( Z 2 1) i
3)斜向冲刷光滑管 阻力系数同样按横向冲刷的公式和线图计算,流速应根据斜向 管子截面计算,当 75 时,无论顺列或错列,都先按纯横向 冲刷的计算,对其结果再乘以系数1.1。 4)方型鳍片铸铁省煤器 3.局部阻力
B——与弯头角度有关的系数 C——考虑弯头截面形状的系数
• 锅炉风道的阻力计算 • 锅炉风道的总阻力包括风道的摩擦阻力 和局部 阻力 ,燃烧设备阻力 ,空气预热器空气侧阻 力 ,即
h
f
hmf hjf hr hk k
空气预热器中空气在管束外面横向流动,烟气在管内流动。 空气预热器空气侧阻力 值及烟气侧阻力值由制造厂提供。
• 炉膛负压即炉膛出口处的真空度,它由 燃料的种类、炉子形式及所采用的燃烧 方式而定。机械通风时,一般取=20~ 40Pa;自然通风时,取=40~80Pa。炉膛 保持一定的负压可防止烟气和火焰从炉 门及缝隙处向外喷漏,但负压不能过高, 以免冷空气向炉内渗透过多,降低炉温 和影响锅炉效率。因此,当燃烧设备阻 力过大时,应采用送风机送风。
• 机械通风时,风、烟道阻力由送、引风机克服。 因此,烟囱的作用主要不是用来产生引力,而 是将烟气排放到足够高的高空,减轻飞灰和烟 气对环境的污染,使之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 每个新建锅炉房只能设一个烟囱。燃煤、燃油 (燃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要根 据环境卫生的要求确定,应符合《锅炉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的相关规 定。
w1 w gZ1 P2 2 gZ 2 hsl 2 2 2 2 ( w2 w1 ) P2 P g ( Z 2 Z1 ) hsl 0 1 2
P 1
2 ( w2 w12 )
经过适当变换,可得任意两截面间的总压降为:
H hsl 2 hsl hsd hzs ( k ) g ( Z 2 Z1 )
• 锅炉本体阻力是指烟气离开炉膛后冲刷 受热面管束所产生的阻力,其数值可由 锅炉制造厂家的锅炉计算书中查得。对 于铸铁锅炉及小型锅壳锅炉,锅炉本体 烟气阻力估算值可参考相关设计资料。 • 省煤器阻力由锅炉制造厂提供。 • 除尘器阻力与除尘器形式和结构有关, 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确定。对于旋风除 尘器,其阻力为600~800Pa;多管水膜 除尘器阻力为800~1200Pa。
1. 流动水力阻力:hsl 沿程摩擦阻力 横向冲刷阻力 局部阻力
2. 速度损失 hsd :——是由于介质速度变化而引起的阻力损 2 ( w2 w12 ) 失 hsd 2 通道截面变化 —— 局部阻力 h jb 介质温度变化 —— 忽略
3.自生通风力 hzs :——介质在竖直通道内流动时,由于密度 差所产生的抽力 h ( ) g (Z Z )
风、烟管道的截面面积
• 风、烟管道截面面积按下式计算: • V F 3600 • m2
• 式中 F——管道的截面积,m2; • V——空气量或烟气量,m3/h; • ——空气或烟气选用流速,m/s。
风、烟管道的阻力计算
一、计算原理
由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方程知,烟气或空气在烟、风道任意两截 面间有: 2 2
2)气流在等截面通道内流动,同时进行热交换的非等温状态
l w2 2 hmc ( )2 Pa d dl 2 Tb 1 T 其中: ——沿程阻力系数 K 68 0.25 0.11( ) ①一般烟风道: d dl Re K ②空预器烟气侧: 0.335( )0.17 Re0.14 d dl K ——通道的绝对粗糙度(mm)
三、平衡通风
在锅炉烟、风系统中装设送风机和引风机。送风机用 来克服风道、空气预热器(风侧)和燃烧设备的阻力; 引风机和烟囱用来克服从炉膛出口到烟囱出口的全部 烟道的阻力。 • 送风机:从风道吸入口到进入炉膛的全部风道阻力, 空预器、 燃烧设备 • 引风机:从炉膛出口到烟囱出口的全部烟道阻力,管 束、省 煤器、空预器、除尘器、烟囱等 • 特点:①炉膛和全部烟道在负压下运行,锅炉房的安 全和卫生条件好 ②与负压通风相比漏风量较小,保持较高的经济性 在供热锅炉中,大都采用平衡通风方式。
一、负压通风
在锅炉烟、风系统中只装设引风机。引风机和 烟囱用来克服烟风道阻力、燃料层和炉排阻力。 特点:整个锅炉在负压下运行,当锅炉的容量 较大时,需要的空气量和排出的烟气量也较多, 相应地气流阻力也大大增加,炉膛及烟、风道 中的负压过大,增大过量空气系数,炉墙烟道 和门孔会有很多冷空气漏入,使炉膛温度下降, 影响燃料燃烧,排烟热损失增加,降低锅炉热 效率。 适用于小容量、烟风系统阻力不太大的锅炉。
风、烟管道的结构
• 风、烟管道截面形状有圆形、正方形、矩形, 烟道截面还有圆拱顶形。在截面相等的条件下, 圆形用料最少,阻力也较小,但占用建筑空间 较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圆形风、 烟管道。 • 制作风、烟管道的材料有钢板和砖等。冷风管 道一般采用2~3mm厚钢板制作,热风管道和 烟道一般采用3~4mm厚钢板制作,砖砌风道 宜用于排烟。
• 锅炉风、烟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应使风、烟管道平直且气密性好,附件少, 阻力小。 • (2)几台锅炉共用一个烟囱或烟道时,宜使每台 锅炉的通风阻力均衡。 • (3)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 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 (4)宜采用地上烟道,并应在其适当位置设置清 扫烟道的人孔。 • (5)应考虑烟道和风道热膨胀的影响。 • (6)应设置必要的测点,并满足测试仪表及测点 的技术要求。 • 另外,对于水平布置的风、烟管道,要敷设成沿 流动方向向上的坡度,不得逆坡,对于通向烟囱的水 平总烟道可采用3%以上的坡度。 • 为了保持锅炉房内的卫生,便于清灰和减少锅炉 房面积,总烟道应布置在室外。
0.5Z 2
h jb
w2
2
动压头由图查取(根据流速和气流温度) 阻力系数由图表查取,具体由以下三种情况: 1)通道截面变化引起的局部阻力 2)转弯的阻力
k zy BC
3)三通的阻力
式中: zy ——转弯的原始阻力;
k zy BC
k
——考虑管壁粗糙度影响的系数
• 烟囱的阻力 • 1) 沿程摩擦阻力 • 式中:i——烟囱的锥 度,通常为0.02~ 0.03 w2——为出口处烟气流 速 • 2) 出口速度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