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微写作——评论类

高三微写作——评论类

微写作——评论类1、掌握言行思想类微评论的写法。

2、掌握文学类微评论的写法。

1、了解微评论的写作特点。

2、掌握微评论的写作方法。

题型分类:微写作可分为:(1) 文学类:主要考查考生的描述、想象能力,包括写人、写景、状物、叙事等,它更侧重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同时也考查对表达技巧的把握。

(2) 论述类:这一类题目要求对某一现象、事物发表评论,如短评、读后感等。

它更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要运用论证方法,有理有据,短小精悍。

(3) 实用类:这一类题目要求对某个物品作介绍,如解说词等。

它更侧重说明的表达方式,要适当运用说明方法,条理清晰。

言行思想类微评论言行思想类微评论是对某些社会现象中人们在精神意识、态度准则、思想认识、行为举动等方面表现出的倾向、动态、问题进行分析评论,从而明辨是非,表达作者的观点主张,并进行深入分析、讲清道理。

出题人为了使论题更有针对性,通常选择那些人们普遍关心的现实热点或者人们尚未普遍关注,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却带有某种倾向、趋势的导向性材料,要求学生以一个具体的事实、现象为缘起进行议论、发挥。

言行思想类微评论写作基本思路:开头亮观点,即表明评论者对事件或现象的观点,要旗帜鲜明。

中间讲道理(两点为宜):可以从正面肯定、从反面否定或既肯定正面又否定反面。

结尾总述,或重申观点、提出建议。

文学类微评论文学类微评论以作家、作品、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作为评论对象,评论人通过评论表述自己对该作品美学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对作品的作者提出有益的批评和建议。

从出题情况看,这类考题大多要求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要求选择其中一点来写,因而读懂作品、确定选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同时,选点角度宜小不宜大。

对叙事类文学作品,评论的角度应着眼于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方面;对抒情类文学作品,评论的角度应偏重于艺术意境、感情抒发等方面。

对一篇作品,是评人物形象,还是评情节安排;是评某一细节,还是评全篇结构;是评思想意义,还是评语言风格,都需要评论者认真权衡,初学者最好选一个小的内容。

在语言上,应该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评价和分析作品,把观点渗透到富有魅力、美感的文字之中,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增加文学评论味。

但是,学生要学习文学评论的模式和写法,首先要积累一些鉴赏术语和典范的示例。

文学评论类微写作基本思路:开头梗概复述。

在对原文情节的梗概复述中,不露声色地点出要强调之处。

引出论点。

可使用一个判断句来加强语气。

选择论点的方法:从内容上,选择的论点应能满足从人物形象看主题的需要;从形式上,可以从下面几个评论方向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塑造特色(即人物性格的几个方面),故事结构特色(如曲折、巧合、误会、线索等),语言特色(如个性化、生活化等),写作技巧特色(如对比、讽刺、带有其他文体特征等)。

中间以分析法论证为主。

论据应是作品自身,可以边节录边评论。

最好分为两个以上方面。

以其他论证方法为辅,如引证法、比喻法、反证法等。

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内容主要是主题的社会意义。

形式有:人物典型的意义,艺术特点的比较和发展。

结尾重申自己的观点以照应开头,进一步明确、深化论点。

发出感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给大家提供一种基本的写作思路,随着考题的变化,答题的思路与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不同题型的不同问题理清思路,随机应变。

其实,评论类微写作与议论文写作一样,都要求做到:第一,观点要鲜明;第二,说服力要强;第三,语言要精炼;第四,条理要清楚。

当然,因为受篇幅的限制,“微写作”多限制在200字左右。

这就要求写作者只能专拣“干货”说,专挑有用和适用的说,做到微言大义。

只要做到以上这些,并且多关注生活,多进行思考,多借鉴,自然就可以写出令人耳目一新、长久回味的微评论。

1、CSM全国测量仪数据显示,2012年央视春晚直播,全球有7.7亿华人收看,收视率合计为32.75%,高于2011年的31.04%,但低于2010年的38.26%。

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加以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不少于150字。

)【答案】示例1:央视春晚仍是全球华人在除夕夜的主流选择。

首先,当下传媒发达,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央视春晚能够保持30%以上的收视率就是对于它的品牌与水平的肯定。

其次,央视春晚通过几十年来的直播,与人民大众之间已形成一种特别的感情,许多中国人对除夕夜的定义已是“全家和,看春晚,吃饺子”。

因此,央视春晚在全球华人中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探原因)示例2:春晚对全球华人有重要影响,应该办得更好一些。

从时间来看,其影响可谓持续不断;从空间来看,其影响可谓无远弗届;从人数来看,收看者单年高达7.7亿,占全球人口的1/9,其影响可谓冠绝天下。

事实上,春晚是当代全球华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办得更好一些,让更多的华人分享来自祖国大陆的过年的喜庆与欢乐。

(说意义)示例3:我认为央视春晚如果不采取一些改进措施,后果堪忧。

首先,电视观众在分流,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已不是当年除了春节晚会别无选择的年代了;其次,春节晚会的娱乐效果展现得越来越困难,它因负荷太大而显得力不从心;再次,晚会和观众的互动越来越少,节目质量也不算高。

综上所述,我认为春晚有可能慢慢消逝,称为留在央视的一种文化遗产。

(论后果)示例4:满足全球华人的节目品味,央视春晚仍需努力。

首先,随着文化的快速发展,每个人的品味参差不齐,要提高春晚收视率必须要面对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

其次,今年收视率略有回升,说明央视春晚节目质量有所提高与进步,但仍不太令人满意。

最后,央视春晚作为全国文化节目的高标,应更深入大众,立足于人民大众生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收视率层面上更上一层楼。

(谈做法)【解析】这道微写作题只提供给考生一则材料,内容相对简单,但考生要对其中的数字变化这一现象加以说明,属于对某一现象进行评论。

如何展开说理的角度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一是探原因,二是说意义,三是论后果,四是谈做法。

2、历时3年研制的“汉语能力测试”已于2011年10月率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试点实施。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称,开发“汉语能力测试”,旨在以考促学,推进汉语学习和应用,该考试将按照难度分为六个等级。

但对于这项新考试制度,网上质疑声不断,有网友说:“上了十几年语文课,耳濡目染二十年中文,还需多此一举吗?”对此,你有何看法?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示例1:我认为“汉语能力测试”十分必要。

首先,学校应试教育中单纯的知识性记忆使得人们缺乏对汉语学习的热情,更感受不到积淀了几千年的汉语文化;其次,社会上普遍存在“外语热,母语冷”现象,还有汉语欧化、网络语言不规范等语言现象,母语亟待“拯救”;再次,母语能力的培养在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汉语能力测试”确实是场及时雨。

(探原因)示例2:汉语能力测试,在试点之后,宜加快在全国推广,要使之成为某些行业、某些岗位录用工作人员的必过门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其文化的重要根基。

只有巩固汉语的地位并扩大汉语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中国才可能成为一个文化大国乃至文化强国。

而对国人来说,本来就应具备较为深厚的汉语素养和运用汉语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能力测试势在必行。

(说意义)示例3:“汉语能力测试”可能会造成一些负面效应,因为它有可能让学生为考试而考试、为过级而考试、为拿证书而考试,这不但损害了对汉语本身的教育、学习,而且可能让参考者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消失殆尽。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分级别的“汉语能力测试”中,在以拿到语言能力文凭和证书为目的的前提下,在拿到能力证书就会为就业增加筹码的现实前,母语的学习将被披上一层“功利”的纱幕。

(论后果)示例4:复兴母语文化不可能一考就灵,相反却很可能导致考证经济的大家族增添新成员。

国人的汉语学习、汉语能力本已深陷考试的陷阱中,试图用另外一个考试予以矫正,这本身就值得商榷。

复兴母语文化首先需要遏止国人满口洋文、淡漠汉语的现象。

所以,真正需要反思的是现行的语文教育,还有试图以考试指挥一切的依赖症,而不是重新制定一种考试方式。

(谈做法)【解析】审题时,首先要明确“对此”中的“此”的指代对象,是汉语能力测试这一新考试制度的实施。

围绕这一对象和针对它的质疑,首先要表明自己态度,明确表态自己是同意还是反对,这样才能更好地切中题意。

谈理解时,也可以从原因、意义、后果和做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1、吴起,战国军事家、政治家,与孙武齐名。

《吴子》一书含《图国》《料敌》《制兵》《论将》等六篇,反映了他的军事思想。

书中道:简募良才,以备不虞;还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又云: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

在这寥寥数语里,他指出在军事中人才的重要作用;讲求将领带军需要文武兼备、刚柔相济;强调“慎战”,反对穷兵黩武。

这些思想观点都是很宝贵的,于现代仍有思考价值。

读后,请就吴起思想观点中你最有体会的一点,写一小段文字,谈谈你的认识领悟,200字左右。

2、材料一:据俄新社报道,塔吉克斯坦近日推出了一个措施:所有中小学师生今后在学校禁用手机,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材料二:一位中学教师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我在上课时总是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不接电话也不打电话,没课时还真离不开手机;家长为学生配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

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不少于150字)1、材料一:湖北省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编排再发给学生学习。

在重新编印的经典读本中,“昔孟母,择邻处”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在宣扬读书考取功名是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材料二:山东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概述。

(不少于150字)2、“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词语概括过去一年国内或国际发生的变化、人们关注的焦点。

请从“霾、正能量、女汉子、曼德拉、喜大普奔”中,选择一个你认同的“2013年度词语”,并写出理由。

(字数不少于150字)1、认真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一篇微型文学评论,题目自拟,200字左右。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由电视节目衍生出的电影《爸爸去哪儿》票房一路走红。

有人说:与其说《爸爸去哪儿》是一部儿童电影,倒不如说是在大银幕上播放的一期综艺节目。

除了使用大银幕在电影院观看之外,它基本跟电影没有什么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