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竞赛题库一(综合类知识)一、竞赛范围及试题类型根据以下范围命复习题,竞赛题目主要从复习题中选取,但题型不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电业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法》《甘肃省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二、试题类型1、必答题:各队选手依次轮流作答,其他选手不得提示,答对加分。
2、抢答题:各队选手按抢答器自由抢答,选手可互相补充,答对加分,答错减分。
3、速答题:各队选派一名选手主答,以规定时间答对题目数加分。
4、实践题:根据一段实景,各队将违反安全规定的项目写在题板上,以找对的违章点数目加相应分数。
5、风险题:每队选择一种不同分值题回答,答对得相应分值,答错扣相应分值。
判断题部分1. 发生工伤事故后单位立即向劳动部门报告,如单位不报告,职工成职工家属应直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V)2. 工伤保险与商业保险公司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有根本的区别。
(V)3. 如果工伤事故责任再伤者,那么它将不享受工伤保险补偿。
(X )4. 建筑工人安全帽和摩托车头盔可以通用。
(X )5. 享受因工伤残保险的的职工就算违法犯罪也不能被企业开除。
(X )6. 职工因工负伤痊愈后。
经医院检查证明确实旧伤复发,可按因工负伤处理。
( V)7. 安全帽的主要作用防止物料下落击中头部及行进中碰撞突出物而受伤。
(V)8. 使用电钻或手待电动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可以不穿绝缘鞋。
(X )9. 防护用品必须严格保证质量。
安全可靠、但可以不用舒适和方便。
(X )10. 身上沾上油污,应用有机溶剂清洗。
(V)11. 人字梯须具有坚固的铰链和限制开度的拉链。
( V)12. 避免手部皮肤接触有机溶剂,应采取佩戴胶皮手套及用防腐蚀金属容器盛装溶剂的措施。
( V)13. 常用防噪声用品有防噪声耳塞、耳罩和防噪声服。
(V)14. 为防止有毒汽体或粉尘危害人体,应采取呼吸防护和皮肤防护措施。
(V)15. 劳动保护用品是用来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安全与健康方面的专用物品。
( V)16. 建设工程由若干企业承包或者实行内、外部经营承包时,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的劳动关系所在企业负责。
( V)17. 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代替劳动防护用品。
( V)18. 同一种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吸入量越大,则尘肺病的发病率就低。
( X )19. 一般纱布口罩不能起到防尘口罩的作用。
(V)20. 用汽油擦机器、洗工件、擦地洗手和洗衣服。
( X )21. 车工可以戴手套操作。
(X )22. 机器保护罩的主要作用是使机器较为美观。
( X )23. 为了取用方便,手用工具应放置在工作台边缘。
(X )24. 发现有人被机械伤害的情况时,虽及时紧急停车,但因设备惯性作用,仍可造成伤亡。
(V)25. 发生化学事故后,首先应迅速将警戒区内无关人员集中,以免人员伤亡。
(X )26. 身体被化学危险品污染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洗患处。
(V)27.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或场所应安装避雷设施。
(V)28. 对于在易燃、易爆、易灼烧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工人,可以发放和使用化纤防护用品(X)。
29. 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具有偶然性,因此是不可预防的。
(X )30. 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 X )31.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 V)32. 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故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 V)33. 劳动保护用品能折合成现金发给个人。
(X )34. 硫化氢在空气中通常以液态存在。
( X )35. 井下沼气只会引起燃烧和爆炸,不会造成人员窒息。
( X )36. 有人说事故管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处理事故当事人。
(X )37. 气瓶在使用前,应该放在绝缘性物体如橡胶、塑料、木板上。
( X )38. 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对人的伤害主要有撞伤、压伤、轧伤、卷缠等。
( V)39. 受过一次强冲击的安全帽应及时报废,不能继续使用。
(V)40.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贯穿始终,为事故报告和和调查处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规程。
(V)41. 某企业发生事故,死亡 32人,重伤7人,该事故按级别划分为重大事故。
(X,特别重大事故)42. 根据《条例》规定,事故划分为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3 个事故等级。
( X, 4 个级别,缺特别重大事故级别 )43 . 《条例》规定, 特别重大事故应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V)44. 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也依照《条例》执行。
(X,不依照)45. 自《条例》施行之日起,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同时废止。
(V)46.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社会影响恶劣的事故,可以不依照《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X, 国务院或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认为需要调查处理的,依照《条例》执行)47. 《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发生事故后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可处上一年年收入的90%的罚款。
(X,处以年收入 40%- 80%的罚款)48. 《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发生事故后逃匿的,可处上一年年收入的 60%-100% 的罚款。
( V)49. 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火灾、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等行业或领域的事故调查处理也须依照《条例》规定执行。
(X,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50. 《条例》关于组织事故调查的责任是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V)51. 《条例》规定,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也不能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X,可以直接向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52. 某单位发生火灾,烧毁财产 100万元,没有人员伤亡,该事故不算生产安全事故。
(X—般事故)53. 《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2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X, 1小时)54.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立即向上报告。
(X,其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 )55. 《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 V)56. 《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
( V)57. 《条例》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V)58. 《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V)59. 《条例》规定,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按规定时间对事故调查报告做出批复。
( V)60.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X)61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 V)62、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X )6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V )64、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要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V)6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V)66、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可以在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或者依照有关民事法律获得赔偿两者之间任选一种。
(x )67、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时,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 V)68、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强制执行。
(x )69、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氧气。
(x)70、电气设备发生火灾不准用水扑救。
( V)71、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有电。
( V)72、生产作业场所加强通风、隔离,可降低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
(V)73、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避雨。
( V)74、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由公安部门接收。
(V)75、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都适用《安全生产法》。
(x )76、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V)77、有大型货车驾驶证的人员可以操作起重吊车。
(x )78、特别重大以下级别的生产安全事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 V)7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x )80、电焊工尘肺患者主要表现症状为胸闷、胸痛、气短、心痛等症状(x )81、长期接触甲苯、二甲苯可引发神经综合症( V)82、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运输氧的红蛋白相互结合(x )83、脱脂剂不会对眼和皮肤造成伤害 (x )83 、金属粉尘患者不会失去劳动能力 ( x )84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但不会对机体产生全身性反应( x )85、长期接触天那水可发生神经系统衰弱综合症(V)86、切割产生的烟雾不会对肺的功能造成伤害(x)87 、高频噪声不会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 ( x )88、长期从事振动较大的岗位,容易造成神经系统紊乱(x )89、有毒有害岗位体检周期为 1 年/次( V)90、甲苯、二甲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一样的(x)91、氮氧化物被人收受后,与体内的水相互作用,形成硝酸和亚硝酸(V)92、夏季高温作业人员,出汗时容易消耗体内的水分而不是盐分(x )93、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不是全身性的 (x )94、振动对人体造成的主要症状为手麻、手痛、手胀、手凉、手掌多汗,手痛大多在白天发生 (x)95、激光辐射造成的皮肤伤害主要有色素沉着、红斑和水泡等(V)96、电弧光辐射可造成患者的眼痛、羞明、流泪、眼睑起泡(x)97、中和剂有强烈的刺激性,但没有腐蚀性 (x )98、油漆中含有的职业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x )99、《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的单位包括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