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式测量仪表的构造与使用1

机械式测量仪表的构造与使用1

1、通过表四可得,此次实验实测应变值与理论计算应变值很接近,可以说明如下问题:
a、该等强度梁的刚度很好,整个实验过程,该梁处于弹性阶段;
b、实验中所测的梁的尺寸h,X,bx等这些数据很精确。
2、通过表五可知,此次实验关于等强度梁的挠度测量有一定的误差,其中第四级荷载作用下所测得的挠度值可能有一定的错误,这应该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读数或其他外部环境干扰所致。另外,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总体都有一定的差异,可能是仪器误差。
单位:mm
Hale Waihona Puke 表三、逐级加载、卸载时三点挠度应变仪测量值(f‘)
单位:mm
六、实验结果
表四、等强度梁的应变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
注:1、E=1.96×105MPa,μ=0.285,
2、
3、
4、
5、误差=理论计算-实际测量
表五、等强度梁的挠度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
注:
六、结论
通过上面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的以下结论:
3、在离梁端12cm处的截面上,放上三点挠度应变仪计,测得的结果列表记录。
四、实验原理
等强度梁的尺寸(见图)。
L―――等强度梁的总长度;
b―――等强度梁根部的宽度;
bx―――被测截面的宽度;
X―――被测截面到加载点的距离(取X=120mm);
h―――等强度梁的平均厚度;
梁片材料的弹性模量:E=1.96 105 MPa
梁片材料的泊松比:μ=0.285
等强度梁截面的应力计算:σx
3、三点挠度应变计的应变值计算:
ε
h―――梁片的平均厚度
―――三点挠度应变计的跨度( =100 mm)
―――千分表的读数差
4、等强度梁在离梁端某一距离的挠度计算:
(cm4)
五、实验数据
表一、等截面梁尺寸测量表
单位:mm
表二、逐级加载、卸载时百分表测量值(f)
实验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认识结构静载实验用的各种机械式量测仪表,了解它们的构造和性能,学习安装技术和使用方法。
2、通过实测,可进一步熟悉等强梁的理论计算以及等强梁的质量检查。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
1、等强梁加载装置一套;
2、三点挠度应变计一套(量程1mm,精度0.001mm);
七、思考题
等强度梁的质量如何鉴定?
通过实验逐级加载,测其应变及挠度,看实验结果中挠度及应变的变化率是否接近来鉴定,另外再观察其外表,看其制作是否精致。
3、百分表及磁性表架各一只(量程10mm,精度0.01mm);
4、游标卡尺(50分格)、钢皮尺各一只(精度1mm)。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用游标卡尺和钢皮尺测量等强度梁截面尺寸(L,b,bx, x,,h),记录在表1-1内,h要量5次取平均值,其余测三次取平均值。
2、用磁性表架在距梁端12cm处的截面上安装百分表。(注意,百分表要有一定的压缩,并严格垂直于梁面)分别加码9.8 N、19.6 N至49N。将得到的逐级加、卸载时测量结果列表记录。
相关主题